2017年阅读(15): 东野圭吾《放学后》

作者:新浪育儿 06-09阅读:2477次

如何与高中时期的孩子相处的深思

文:翔妈

这本书是在蒙妈的读后感中初接触到的,一直很庆幸与坚持长期阅读与记录的蒙妈、天航妈、迪妈等最优秀的妈妈相识相知,她们的坚持与学习中形成的素养成了我学习的榜样与动力。

前几天,儿子把东野圭吾所有出版过的小说集下载到了电子阅读器上,因为看了蒙妈的读后感,于是迫不及待地先选择《放学后》开看。

《放学后》是东野圭吾早期创作的推理小说,是他的成名作。1985年,《放学后》以绝对优势摘得日本推理小说界最重要的新人奖--江户川乱步奖。正是《放学后》的成功,使他决心走上专职写作的道路。这本书,我比儿子先行阅读完,儿子随后读完与我说:“东野圭吾所有我看过的作品中,这本是最像侦探推理小说的。看他其它的小说,都会把他对社会问题的思索融合进去,看了使人引发深思,面对他写的一些非常丑陋社会问题,有时不免会产生非常难受的情绪。”

儿子的话代表的是他的读后感,而我呢,看完后仍旧引发了我的深思,深思的是:走入高中后孩子的生理、心理特点,以及我们大人应该要如何更好地

与这时期的孩子相处。

高中三年,是孩子长大成人的关键时期,是孩子走向社会的过渡期,这时期的孩子仍正处于青春期阶段,夹杂在幼稚与成熟之间的孩子们有着自己的烦恼:有面对自身成长和学习环境等双重压力时的无助;有既想改变自我,又无法摆脱一贯习惯影响的深深纠结;有面对未知的未来的担忧与焦虑……更有一个明显的心理特点就是具有较强的逆反心理。也正是由于这些心理特点的出现,使得孩子开始产生一种“成人感”,容易与成人尤其是父母形成对立。如果在这时期大人对孩子的生理与心理特点不了解,为什么会出现逆反心理的状况不了解,掌握不了教育的分寸,很容易给孩子的成长带来负面的影响。

这从《放学后》这本书里充分地描绘体现出来。书的故事发生在一所女子高中学校,主人公前岛老师为了生存,在女子高中教书,但他本人对教书无一点兴趣,私下被学生称作'机器',他先后三次在放学后遭人暗算,内心十分紧张,在村桥老师被杀害后,他想通过自己的力量去找寻凶手,找寻想要谋杀他的原因。于是与他接触多的女学生的生活与内心世界一一向我们展现出来:他的学生高原阳子,因为家庭破碎、缺乏关怀而把她人生的温暖寄托在他身上,然而他终究是个“机器”,面对她露骨的暗示选择了逃避,这也促成了她后来的堕落;学生北条雅美,她是这所高中学校的学霸,但她渴望长大,想不断通过鼓动学生活动动摇学校的制度,从而来改善学生们的学习生活环境,希望能改变学校的现状;而高一学生宫坂惠美(他指导下的射箭队学生)因为在弓箭集训自慰被两个巡夜的男老师偷窥,羞愧到自杀,后来被高三的弓箭社社长杉田惠子救下,了解真相后的杉田惠子与宫坂惠美一起动起了杀机,于是开始设计杀人,最终把偷窥的两个男老师都杀死了。

小说虽说是青春校园推理小说,但也通过这些学生向我们展现出高中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对于这时期的孩子来说,最重要的应该是美丽、纯粹、真实的东西,比如友情、爱情,也可能是自己的身体或容貌,很多时候,更抽象的回忆或梦想对她们来说也很重要。反过来说,她们最憎恨企图破坏或者从她们手中夺走这些重要东西的人,这会让他们觉得伤自尊、丢面子,于是就会产生激烈的反抗,这种反抗有时候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与前途。

假如高原阳子向老师寻求温暖与寄托时,老师能够正确地相待,高原阳子会堕落吗?假如宫坂惠美与杉田惠子遇到事情时,有一个成年人帮她们解惑,帮助她们正确地处理,她们还会去杀人吗?

这几年,不管是身边还是网络上,我遇到太多因为大人没有理解与尊重这时期的孩子,在孩子遇到事情时没有采取正确的举措,从而让孩子离家出走,辍学等后果的事例了。对此,我感到深深的叹惜与惋惜,这也是为什么我看了《放学后》这书后,会引发我如此深思的原因。我多希望我们大人在面对这时期的孩子,能够多学习,多了解他们的生理、心理特点,能够多站在孩子的立场与角度去想问题、处理问题,如果能够这样,那么将会少了多少的问题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