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 | “伪富养”,毁了多少亲子关系

作者:小怪兽早教 04-08阅读:3669次

"

能力大,不等于可以脾气大;


能力大,要肩负起更多的社会责任。


尊重他人,让孩子并不孤立地看向“我”,让孩子能感受身边人的存在。

育儿 | “伪富养”,毁了多少亲子关系

作者 | 壹妈

来源 | 童娱情报局


前几天,湖北荆州人何昊因一条微博火了。

育儿 | “伪富养”,毁了多少亲子关系

由于当官的父亲的运作,他竟然在严防死守的湖北,从天门坐车进了荆州。进入荆州收费站时,他还不忘拍照发微博留念。


有网友评论:你爹恐怕要大意失荆州了。


果不其然,这条微博很快火了,“荆州”这个热词在微博热搜榜上挂了一天一夜。何昊的经历也被网友们拔出。


重点中学毕业,多次国外打卡,全年支出200多万的账单……何昊成长的环境早已超出大部分小康家庭,但是,他似乎对于金钱和特权有超乎常人的渴望。父亲也许很低调,儿子实在爱炫耀。

育儿 | “伪富养”,毁了多少亲子关系

何昊似乎从小就过上了很多人“理想中的生活”,可这样的家庭环境,为什么没有培养出他健全的人格呢?


他可能被“精神穷养”了——只关注物质上的需求,而精神方面,似乎从未受到关注。


“穷养儿、富养女”是否该变变了?


古训有云:“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人们认为困难能磨砺男孩的品质。


在大多数人们“吃不上饭”的古代,这样的教育方法,的确能让孩子更容易在残酷社会中生存;但当今社会,多数人早已不用为活下来担心。教育思维仍停留在物质层面上的“穷和富”,而忽略了精神层面,似乎有些得不偿失。


生活上的穷,还可以通过努力而改变;精神上的穷,会给孩子造成终其一生的匮乏感


光线传媒刘同童年时,就是被“精神穷养”。很长一段时间,他都有着深深的负罪感,甚至不敢向家里人提任何要求。直到成年后,一次爆发,他的母亲才意识到自己早年对刘同的教育方法,给他带来如此大的困扰。

育儿 | “伪富养”,毁了多少亲子关系

有时候,家长本意上的磨砺,对孩子来说,其实是苛责。


刘同是幸运的,自那次爆发之后,他终于渐渐地能和少年时那个拧巴的自己握手言和。


但是,很多人终其一生无法和解。


即使有足够多的薪金,他们的匮乏感仍然不会消失;即使他们看上去足够优秀了,可他们潜意识里仍然自卑;即使他们早已不必为物质生活忧愁了,他们也不会转头看看自己的内心。


年少时的“精神穷养”,成为他们成年后最大的绊脚石。

育儿 | “伪富养”,毁了多少亲子关系

你应该给孩子“精神富养”


1

尊重他人,让孩子有颗悲悯之心


新冠疫情爆发,一封日本小学校给家长的信刷爆网络。

育儿 | “伪富养”,毁了多少亲子关系

学校提醒家长,在家中谈及疫情时,要避免对中国及武汉地区相关人员有差别和歧视的言论,培养孩子正确的人权意识。


疫情发生以来,地域歧视、患者歧视就像是噪音,夹杂在抗病毒的旋律里。恐惧、厌恶、歧视,把一个个活生生的人物化成数字,甚至污名化成麻烦。人们像是按照地域,困在无形的罩子里,可这不能解决问题,反而制造更多麻烦。


日本小学用一封信告诉我们,他们是实实在在的人。


尊重他人,让孩子并不孤立地看向“我”,也能感受身边人的存在


2

向远看,培养孩子社会责任感


美国材料科学家程毅博士,在参加学校“巡回”家长会后,他感叹:


“越是好的学校,越看重课堂以外的东西。”

育儿 | “伪富养”,毁了多少亲子关系

朋友Ann的儿子在美国私立学校上小学。有一次,学校号召给无家可归者捐款,刚上小学的儿子,要拿出自己的全部零用钱捐款。


“用不用捐那么多?”她问孩子。


“妈妈,我把我的零用钱都捐了,我会不会吃不上饭?”


“不会。”Ann摇摇头。


“可是,那些无家可归者,没有这些钱,就会吃不上饭。”孩子看着她说,“老师说了,既然我们有能力,就要多帮助别人。”


Ann惊叹,社会责任感已经成为美国私立学校的底层教育。


能力大,不等于可以脾气大;

能力大,要肩负起更多的社会责任。


3

接纳挫折,帮孩子提升心理弹性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当今社会,中国家庭的容错率又有多少呢?


孩子在学校淘气打闹,被请了家长,老父怒;孩子在学校没拿100分,老母叫;就连写个作业,孩子得两股战站,生怕写错个字,算错个数,就又引发一次家庭风暴。


很多家庭,父母不允许孩子犯错。


美国社会学家霍顿·库利曾提出“镜中我”理论,指的是:人是通过其他人对自己的评价,而形成自我认识的。他人的评价,就像镜子一样,映衬出一个人的自我形象。

育儿 | “伪富养”,毁了多少亲子关系

在孩子成长初期,父母的评价,就是孩子形成自我认识的重要途径。有些父母们就像行走的差评师一样,放大孩子一丝一毫的缺点,抓住一点,就痛批。孩子就像是在照哈哈镜一样,从父母的评价中,映衬出一个自卑的自我。


父母的低容错率,消耗着他们的心理弹性。


心理弹性是指人们从灾难或是挫折中复原的能力,很多人经历挫折后会崩溃,或者一蹶不振,而心理弹性是让人们恢复原貌,甚至在困难中成长的心理力量。


接纳孩子的失败,积极帮助他们调节失败后的情绪,帮他们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为挫折赋予意义。


孩子终将长大,父母不能追随孩子的一生,但对孩子的影响,会如影随形。让孩子在充满爱意的环境中成长吧!


帮孩子塑造健康的人格,才是一个家最好的传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