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老师的“减负”需要幼儿园与家长支持和配合!

作者:幼儿教育网 06-10阅读:4324次

“刘老师,黑眼圈怎么这么重啊?”

“别提了,昨天晚上做教案,写完之后才发现还没写反思,等到全搞完,又12点了。”

“哎你也真是,那么较真,那就今天再写呗。”

“今天不是还要搞园本课程吗?哎,不说了,一会儿还要带早操呢!”

显然,这是一段发生在校园里再普通不过的对话。但若不稍作解释,相信很多不明真相的吃瓜群众都不会把它跟幼儿园联系起来。

“幼儿园还要做教案、写反思?”

这大概是很多人的第一反应,随后接踵而来的便是:“园本课程又是什么东西?”“老师不就是带着孩子玩么,搞什么学术研究?”

家长们往往更能抓住重点一些:“现在的幼儿园搞这么多花花肠子,老师的心思都用在别的地方了,哪还有时间管孩子啊!”

诚然,不仅是路人和家长,即便是幼儿教师自己,在忙的不可开交的时候也想过这个问题:我什么都做什么都忙,到底做了些什么?

2

还记得初心吗

认识一个刚毕业没多久的幼师姑娘,开朗活泼,每天都朝气蓬勃的,带着孩子们一起玩时声音就像只雀跃的百灵鸟。她在实习的时候就热衷于手工和环创,工作之初更是雄心壮志:宣布要将自己班级装扮的最漂亮最实用,孩子家长见了都说好。小姑娘说这话的时候眼里亮晶晶的,让人觉得好像什么事情她都能做到。

但隔了半年再见到她,亮晶晶的眼睛没有了,只剩下了她眼睛下面厚重的黑眼圈。

“真正带起了班真的好累,”女孩子瘦小的肩膀塌了下来,“我原来以为照顾好孩子就好了,但实际上一线教师还要去做更多的东西,学写教案学做总结,隔三差五还有抽查和例会,例会完了还要写反思报告……”她叹口气从包里推出本书来,是《幼儿常见心理行为》,“看,我也不是儿童心理研究的专家,现在却要抱着这些书学习如何观察孩子,然后给他们制定不同的教育方案。”

问她你还在动手做环创吗?女孩笑笑说做啊,幼儿园的任务怎么能不做,中午孩子睡觉的时候赶赶工,总是会做完的。

她也不再说自己有多么多么喜欢做这个,也不再说要让所有的孩子和家长都喜欢她的作品了。

3

只想做一名快乐的幼师

但事情还是要做。

在幼儿园改革的自主权无法真正回到幼儿园手中之前,教师有一段相当长的时间都会在文案工作和课堂工作之间穿梭。新的教育理论依旧需要她们去实践,科研的档案资料也依旧需要她们去保存,这是现代幼教环境所无法避免的。

难道就这么累着教师吗?

当然不!

当我们无法左右“教师做什么”时,不妨换个思路问一问:幼儿园能做什么?

只有幼儿教师是快乐的,她们才能把快乐带给孩子,而一群疲惫不堪的教师只会让幼儿园变得阴气沉沉,失去了它原来的意义。既然如此,幼儿园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何不给教师减减负?

● 当教师能够把幼儿看成有不同发展潜能的人,她们就能注意到不同幼儿拥有不同的心理,能够自发的去关怀幼儿,而非通过书面报告来记录他们的不同。

● 当教师能够创造性的运用已有的教育资源进行“园本化”时,她们能将这些资源改编成适合本园幼儿使用的素材,而不需要花时间去自行编写课程。

● 当教师的研究目的是能够实际改进自己教学工作的内容时,她们将会自发的进行讨论和实践,节省了那些研究不着边际的课题的时间。

● 当教师的观察、记录和反思是源自于提高自身知识水平的时候,她们的文案工作才能进行的行云流水且有意义,如果不能给予教师自由的空间,她们是没有余力去做这些事情的。

● 当教师的一切教育教学行为都有自己的节奏时,不要为了跟风而打破她们自己的思考。幼儿的快乐是教育活动的价值,可行性是教育实践的基础,如果不能达到教师的共同认可,那么不如不做。

幼儿园教师“减负”需要幼儿园的支持和配合,让她们能把精力都放在课堂上、放在孩子的身上,像小编辑之前说过的那样——轻松做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