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孩子没孝心, 还不如没文化, 说的太好了!

作者:名校家长 06-12阅读:669次

“爱父母,才是孩子一生的事业”

现在大家都说,养一个孩子又贵又累,小时候要给他们买进口的奶粉,送他们去上最好的学校,有些为了孩子放弃工作,专门陪读,只为孩子能把精力花在学习上;等孩子毕业了还要四处托关系给他们找份好工作……

父母可能都是这样吧,我们把最好的爱都给了孩子,可是却让了告诉他们应该要爱父母。

1

前几天有家长在后台跟菠菜老师说:孩子都15岁了,吃完饭把碗筷一推就去看电视了,看着我们在旁边刷碗打扫卫生,不闻不问的,甚至还嫌弃我们扫地的时候挡了他视线。都这么大了,怎么还不懂得爱父母呢?

爱父母,孝顺父母,不光光是传统美德,更是每个爸妈辛苦养育孩子应得的回报,如果孩子对父母都没有感恩的心,就别指望他以后能关心他人了。可是在责怪孩子之前,我们首先应该反思一下自己,爸爸妈妈们这些话,你是否常挂在嘴边:

“孩子,家里好吃的东西都是你的”

“妈妈就爱吃鱼头,你多吃点鱼肚子上的肉”

“你就负责好好学习吧,其他事情交给爸爸妈妈来做”

……

这些话本来都是出于爱的目的,第一次做孩子会感觉到父母的爱,第二次孩子也会充满感激,可是三次、四次……更多次以后,孩子就会把这个当成理所应当,在经济学中,这叫做“边际效益”,就是说做同一件事,孩子的满足感会越来越低。

养一个孝顺的孩子,跟父母的一言一行有直接的关系,稍有不慎就会一步一步地摧毁孩子爱父母的心,一个真正优秀的孩子,首先得孝顺长辈,懂得爱父母!

2

就像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孝敬父母也是需要长期培养的,只有从小培养孩子“孝行”观念,长大后他才能关心同学,帮助同事。要想成为一个真正善良、富有爱心的人,父母应该要坚持做下面这4件事。

「明确长幼有序观念」

这里倒不是说像以前封建社会那样,有严格的等级制度,有明显的阶级性,而是说父母要尊重孩子的人格,比如孩子想去学画画,如果他能坚持下来,那爸妈应该尊重他的想法;同时,孩子也要学会尊重长辈,能听父母的话,尤其在叛逆期,不要随意顶撞父母。

现在很多孩子都是独生子,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爸爸妈妈,爷爷奶奶都围着他转,爱是孩子成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可是比这更重要的是让他明白,爱是双向的,你得到多少爱,就要付出多少爱。切不可长幼颠倒,乱了次序。

「让孩子做点家务」

很多家长以为什么都不让孩子做,让他们休息就是给孩子最好的关心,可是总有从小让孩子做点家里,才能让他们懂得感恩,才能知道生活原来不那么容易,现在感受到的舒服,都是家长替你扛下来很多事。明白这个道理的孩子,才能心怀感恩,更能体谅父母,主动分担责任。

晚饭后,让孩子收拾收拾碗筷,擦擦桌子,他才知道家务是这么琐碎的;平日里,让孩子帮忙摘摘菜,洗洗菜,他才会知道原来吃的每口饭都这么来之不易;周末了,让孩子打扫一次厕所,刷刷马桶,他才会知道家务活不止是累,还有脏。

生活中的苦是每个人都要经历的,或早或晚,或多或少,我不想因为现在的溺爱,让孩子以后吃更多的苦。

「用故事感染孩子」

菠菜老师曾多次提到孩子最喜欢听故事了,所以这就是教育孩子最好的办法。反正每晚都要给孩子讲故事,偶尔可以涉及一些亲情方面的。

比如说孟母为了孩子能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不惜多次搬家,来回折腾,除了父母,世上没有人会愿意这么做的;

再比如汶川地震的时候,一位妈妈她双膝跪地,身子前倾,双手着地支撑身体,身体被压的变形,只为保护身下的孩子,爸妈爱孩子就像一种本能。

这些故事耳濡目染,孩子会更加明白父母的爱有多么深刻,会让他们忽然明白父母很多的苦衷。

「孝顺你的父母」

伊索克拉底有句话我很喜欢:你希望子女怎样对待你,你就怎样对待你的父母。是啊,孩子对待父母的态度,直接受父母对待长辈态度的影响。

有时候,我们成家立业以后,容易把关心放在自己的小家庭上,而忘记了从小照顾我们长大的老人。

如果因为生计不得不离开家乡,跟父母相隔两地,放假的时候也不要忘记常回家看看,帮老人做做家务,陪他们唠唠家常,孩子在一旁看在眼里,也会记在心里,你们的言行就是教孩子孝敬长辈最好的教科书。

中国有句古话叫:百善孝为先。既然你已经为孩子付出了那么多,想方设法地让孩子变得更加优秀,所以千万不要忘记要教孩子懂得孝顺。

个从小能做到孝顺父母的孩子,他的运气一定不会差,未来一定会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