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昼夜颠倒? 5招轻松解决你烦恼!

作者:新生儿护理 06-12阅读:5297次

你家是不是也有个磨人的娃?白天呼呼大睡,夜里却睁着圆溜溜的眼睛折腾,伸手踢腿那叫一个不安分。爸爸妈妈轮番上阵也不行,眼睁睁看着自己变成了“熊猫”~

这是宝宝昼夜颠倒!不过,爸爸妈妈们不用担心,给大家支招~

为何宝宝会昼夜颠倒?

昼夜颠倒的现象特别容易发生在3个月内的小宝宝身上,这是有原因的:

首先,还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胎宝宝整天处在一个“黑乎乎”的环境里,除了偶尔练习踢踢腿和伸伸手,其余时间都在呼呼大睡,自然是没有昼夜的概念。若是胎宝宝本身是个“夜猫子”,运动时间喜欢安排在晚上进行,出生后就很容易延续这种习惯啦。

同时,若是宝宝在白天里的睡眠时间过长,或早晨醒得太晚,也容易出现昼夜颠倒、夜晚入睡困难、睡眠浅或隔一会儿就起来玩耍的现象~

宝宝昼夜颠倒是否一定要纠正呢?

良好的作息有助于宝宝健康成长,尤其是深度睡眠更是对宝宝的智力、身高发育等都有正面的促进作用。若是宝宝一直处在白天睡觉夜里清醒的情况,睡眠时间少质量差,很大可能会影响宝宝的身心发育,对日后的成长更是不利呢。

同时,对于照顾者而言,长期的作息紊乱易导致心力交瘁,爸爸妈妈若是太过劳累就很难把积极的情绪带给宝宝。所以,越早帮助宝宝养成良好的的睡眠习惯,越能受益良多~

如何给宝宝建立良好作息呢?

要想让宝宝改掉昼夜颠倒的睡觉习惯,你可以尝试下面这五点~

1

了解宝宝的睡眠周期

处在不同的年龄段和不同的环境中,每个宝宝的睡眠时长都不一样。一般而言,新生儿每日睡14-17小时,4-11个月的婴儿每天睡12-15小时,1-2岁的幼童每天睡11-14小时为佳。

宝宝的睡眠时间在1天中被分成很多段,由浅睡和深睡状态交替进行,通常要入睡1小时左右才进入熟睡状态。而生长激素在人深睡时才会大量分泌,对于有着“夜猫子”属性的小宝宝,爸爸妈妈们在晚上早点引导他们睡觉就很有必要咯。

2

帮助宝宝区分白天和夜晚

昼夜概念的建立是规律作息的第一步。待宝宝2周以后,爸爸妈妈就可以着手协助宝宝区分白天和夜晚。

白天拉开窗帘,保持自然光照,爸爸妈妈在室内正常活动,不用放低音量,做事情时也无需刻意避开宝宝,因为周围的声音也能给宝宝的听力发育带来良性刺激。

晚上则可以拉上窗帘,只开一盏床头小灯,让宝宝睡在背光的一面。尽量保持环境安静,爸爸妈妈也早点入睡,通过榜样的力量能更快帮宝宝建立起夜晚睡觉的认知哦。

3

保证白天的活动量

对有的宝宝而言,白天玩累一点,夜里自然好眠。

在宝宝清醒的时间里,爸爸妈妈可以陪他说说话,用玩具吸引宝宝做运动,或者带他出门看看世界,都可以调动宝宝的注意力,让他们开动大脑,保持兴奋。随着宝宝慢慢长大,白天清醒的时间也会逐渐增加,对于周围世界的好奇也会越来越浓厚。

当然,不可一味追求让宝宝夜里睡觉,而不让宝宝在白天休息,这样的“疲劳战术”也会让宝宝吃不消,影响发育。只要一次睡眠时间不超过4小时,傍晚5点以后尽量不让宝宝睡觉以免夜间哄睡变成持久战,其他情况下,日间的小睡就根据宝宝的需求来进行吧~

4

建立睡前规律程序

为避免宝宝作息混乱,建立一套睡前程序大有裨益。

可先把室内灯光调暗,给宝宝洗个热水澡,随后适当做做抚触,给宝宝喂奶和换上干净尿不湿,再把宝宝放在床上,放点轻音乐或者摇篮曲,让宝宝在放松的气氛中逐渐入睡。

对于小月龄的宝宝,睡觉裹襁褓,有助于增加安全感。对于大月龄的宝宝,睡前也可以增加讲故事的环节。只要每天坚持同一套程序,慢慢就能给宝宝形成暗示:是时候睡觉啦。

5

营造一个舒适的睡眠环境

有时候,宝宝夜醒频繁也不一定是为了玩耍,也可能是饿了尿了或是身体感到不舒服,渴望爸爸妈妈的关心与呵护,故而醒来呼唤帮忙的。

爸爸妈妈要及时回应宝宝的需求,最好是慢慢摸准宝宝的规律,在他迷糊之际就快快递上口粮或换好尿不湿,再是温柔拍拍宝贝,引导他自然进入梦乡,如此可避免宝宝彻底清醒了,得哄好长时间才继续入睡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