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我们在喂宝宝时犯了那么多错!

作者:新生儿护理 06-12阅读:5928次

喂孩子就是要把他喂饱喂营养了就行?相信很多妈妈都是这样想的吧。其实在孩子3岁之前的喂养,也是让宝宝学习和探索的过程,更重要的是,此时宝宝的吞咽能力、咀嚼能力、握举能力都在发育, 如果爸妈都包办了,那么孩子要如何锻炼到位呢?所以有时候上一辈稍微“放养”式的方法反而能更好地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

年轻的妈妈们除了宝宝本身的问题,妈妈们也要看一下自己是否踩进了以下几种误区。

误区1:贪多求快

有的家长对喂养孩子缺乏耐心,不管孩子是否吃饱了、是否喜欢吃,总是强行给孩子喂奶、灌食物。这样不但加重孩子的消化负担,伤害肠胃,而且可能引起孩子长大后厌食、叛逆。还有的家长只顾把自己喜欢吃的食物添加给孩子,忽视了营养和婴儿的口味,也是错误的。

辅食添加应讲究少量、多次、现做。传统思想认为把孩子喂得胖乎乎的就营养、健康,这其实是一种无知。营养讲究均衡,脂肪、糖类过多导致今后患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癌症等危险性增加。

误区2:辅食添加过早或过晚

有的婴儿在0~3个月就被喂食半固体、固体食物,这将伤害其消化系统,而且营养也难以吸收。孩子在这个时期肠胃很脆弱,只能喂给其母乳和米汤、果菜汁等液体。

婴儿4~6个月大时,应开始添加辅食作为母乳的补充,过晚则导致营养不足,影响小孩的身体发育、健康状况。

误区3:不讲卫生

有的家长经常将婴儿吃的食物存放在冰箱里,很容易滋生细菌。还有的餐具、厨具不消毒,食物不新鲜、不卫生、来源不可靠等,或者自己吃过的食物再喂给孩子吃,这都是不卫生的。

误区4:用奶嘴喂食

这是新妈们最容易踩进的误区,有的婴儿习惯通过人工奶嘴喝液体食物,甚至晚上含着它睡觉。使用人工奶嘴会造成污染,还可发生胃肠道过敏反应,更重要的是易使婴儿产生“乳头错觉”——由于人工奶嘴比妈妈的乳头更软,只需轻轻吸就能喝到食物,导致孩子以后就拒绝吸吮母乳。

正确的方法是盛入碗或杯内用勺喂食宝宝,这样能锻炼宝宝嘴和舌的协调能力、吞咽能力。

在国外一些观念先进的家庭,让孩子坐到餐桌上,想吃什么、吃多少由孩子自己来决定,并给予其合理的营养指导,而且不给吃垃圾食品。

对于1岁多、刚刚开始学习吃饭的宝宝来说,在餐桌旁与家人一起进餐是一种乐趣,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通过观察家长的饮食举动,宝宝通过不断的模仿与实践来掌握进食技巧。研究发现这部分宝宝要比独自进餐的宝宝更容易、也更快学会自己进餐。

方法1:设立专座

为1岁以上的宝宝在餐桌边设立一个专座,可以通过安放儿童安全餐椅实现。餐椅可以将宝宝约束在餐桌旁,防止他到处乱跑,也可以缩小宝宝玩饭的脏乱“战场”。这是养成良好进餐习惯的基础。

方法2:全家人一起用餐

全家人在一起吃饭,会吃得相对健康。因为,他们必须学习份量控制,每个人得到的饮食份量都是相对有限的,大家有一致的吃饭时间,个人也就不能随心所欲地决定吃饭的时间了,而且可以避免宝宝吃饭时间过长,不知不觉地吃多了,或独自在那里玩饭菜,适当控制宝宝的进食时间。

方法3: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全家人一起用餐的时候,可以让宝宝自己决定吃多少,宝宝会拿取合适的份量,家长根据宝宝平时的饭量决定是否再给宝宝添加,一般宝宝吃完就算吃饱了,如果觉得宝宝没有吃饱,也可以适量再添加些。

方法4:选购宝宝专用餐具

给宝宝购买专用餐具,要不怕摔或者下面带有吸盘的,小巧、安全、方便使用,同时最好外观还要造型别致,有漂亮的卡通图案。这样的餐具可以带给宝宝好心情,并能激发食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