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乍暖还寒,万物复苏的同时,细菌、病毒也随之活跃起来,而孩子的抵抗力较弱,一些疾病便容易在这个时节来袭和肆虐。
当孩子生病时,发烧的症状常常让家长们谈虎色变,发烧真有这么可怕吗?今天,小编带你一起来了解孩子发烧背后的真相。
发热的类型
临床上根据体温的高低可以将发热分为4种类型:低热<38℃;中热38~39℃;高热39~41℃;极热>41℃。不过,温度的高低并不能直接说明病情的严重程度,因为孩子的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很小的刺激也会引起高热,这种高热并不代表病情严重,而且只有机体反应能力好的孩子才会出现高热。
发烧带给孩子的四大好处
发烧是机体对外来病原的有效免疫反应,是对孩子身体的一种自我保护反应。在可控范围内,孩子发烧还可能带来以下四个好处:
增强孩子的抵抗力
发烧时,孩子体内的免疫细胞和免疫因子的活性提高了,尤其体温在37。5~38。5摄氏度时,机体免疫活动最为活跃,在某种程度上增强了身体的免疫力。
抑制部分病原体
大多数人感染的病原体,适宜的存活温度是37℃左右,而当孩子受感染后身体产生一系列反应,体温升高可破坏病原体适宜的温度,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抑制部分病原体。
改善血液循环
发烧时孩子血液循环加速,可以为感染灶提供更多的血液,而血液中所含的免疫细胞和免疫因子可以直接到局部吞噬和抑制病原体,对清除感染有一定的帮助。
发热有时可以控制疾病
临床上经常遇到哮喘的孩子在发热时不喘,而强行退热后又出现喘。有的孩子在经历过几次发热后,哮喘发作及生病次数会明显减少。所以,发热有时可以用来控制疾病的发展。
关于发烧的五大误区
误区一
一发烧就立刻想办法退烧
很多家长见孩子发烧了,第一反应就是赶紧想办法给孩子降温,而且总习惯性把物理降温当做首选,认为这才是最安全有效的做法。其实,在给孩子进行降温前,这几点常识最好先了解一下。
● 如果孩子只是低热,而且精神很好,并不需要急于想办法退热。
● 如果孩子体温超过了38。5℃,而且出现明显不适感,应该首选药物降温。
● 酒精擦浴、冰袋冷敷的降温方法不建议采用。
● 鼓励孩子多喝温水,最好是少量多次的喝,不爱喝白开水的孩子也可以喝稀释后的果汁等液体。
● 给孩子进行擦浴或洗浴建议用29。4℃-32。2℃的温水(最好不要高于37℃),过高的温度可能会导致体温升高。
● 中暑容易与发烧混淆,中暑是因为周围环境过热导致的,降温时应该采取冷水擦拭的方法。
误区二
孩子发烧肯定是感冒了
除了感冒,还有很多种疾病都有可能会引起人体发热,比如肺炎、中耳炎、手足口病、急性喉炎、皮疹、流行性腮腺炎、泌尿系统感染、急性胃肠炎、脑膜炎等。另外,孩子出牙时或注射疫苗后也有可能出现发热的症状。
误区三
体温超过38。5℃要吃退热药
一般来说,国内医生们一般都建议腋温超过38。5℃时使用退热药物,美国专家的建议则是39°C以上。
● 是否吃退热药最好综合参考孩子的精神状态和症状表现。如果他体温39℃,但能吃能喝能玩,而且精神和往常一样,这种情况并不需要着急用药。
● 3个月以内的孩子只要体温超过38℃,应该立即就医;3个月以上的孩子出现发热,一般建议服用乙酰氨基酚退热;6个月以上的孩子需要药物降温的话,建议服用布洛芬。
误区四
发烧会烧坏脑子
“小孩子发烧得赶紧降温,不然会烧坏脑子的”,这样的说法常听老辈人说起。实际上,没有证据表明发烧能烧坏脑子。一般来说,41℃以下的发烧并不会对脑神经组织直接造成伤害。有孩子发高烧后出了问题,这种情况很有可能是孩子患有其它疾病,如脑膜炎等,造成的脑损伤。
误区五
输液退烧快
有很多年轻家长早已走出这个误区了,但是仍旧有不少人,尤其是老人坚信输液是退烧速度最快的方式。实际上,是否要输液并不是根据体温高低或发热持续时间长短来决定的,而是依据引起发热的病因来判断的。一般来说,只有严重细菌感染或者脱水等情况下才需要输液治疗。
参考资料:《西尔斯健康育儿百科》
《海蒂育儿大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