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孩子有“初二现象”吗?

作者:教育帮 06-14阅读:4482次

你和孩子关系疏远了吗?

“本来很听话的孩子,突然就难管起来,跟他交待事情得到的回应都是沉默,根本没法沟通,父子之间好像一下子陌生了起来。”张先生无奈地说,儿子原本是个乖小孩,到了初二却变得“油盐不进”,这让他有些难以接受。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调查数据显示,与小学相比,家长感觉亲子关系“变化不大”的比例在初二阶段明显下降。18.50%的家长感到亲子关系“越来越疏远”(初一12.52%,初二18.50%,初三17.36%),6.33%的家长感到亲子关系“越来越紧张”(初一5.32%,初二6.33%,初三6.19%)。

步入初二后,有些学生开始反驳、顶撞老师、家长,越不让做的事越要对着干;有些学生还会有不同程度的叛逆、对抗情绪,甚至有闹事等行为,自然影响到青春期的亲子关系。

18.5%的家长感到亲子关系“越来越疏远”

6.33%的家长感觉亲子关系“越来越紧张”

小编说:“初一不分上下,初二两极分化,初三天上地下”,在中学阶段,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初二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一道重要的“坎”,孩子的变化要求初二家长既不能沿用小学时的教育方式,也不能完全照搬初一时的教育方法,而应该做出改变了哦。

你的孩子还愿意和你谈心吗?

初二学生更倾向于和同学朋友倾诉

小张是一名北京的初二学生,她在同级学生中是一位佼佼者,学习成绩名列年级前茅,积极参加学校的各种演讲比赛、征文活动和体育比赛。小学时的小张与父母无话不谈,也会主动给父母看自己的日记。进入青春期的小张觉得自己跟原来不一样了,当有了心事后,小张说:“首先当然是跟好朋友聊。和父母聊一些话题,比如明星、电视剧,家长不仅不了解,而且还会批评我不务正业。如果不方便说出口的,就自己写完锁进日记本里。”

逐渐进入青春期的孩子,渐渐将同学、朋友作为倾诉心事的首选对象。据调查,初中生向父亲或母亲倾诉心事的比例均在15.50%以下,跟朋友、同学交流心事的比例在48.07%以上。其中初二的数据明显高于初一。

初中生向家长倾诉心事的比例均在15.5%以下

跟朋友、同学交流心事的比例在48.07%以上

孩子学校家里两个样,家长很苦恼

孩子不爱与家长交流,家长也十分苦恼。不少家长抱怨:“孩子在学校里与同学、老师有说有笑,可一回到家里就变了样,许多事情也不跟家长说,经常把父母说的话当耳旁风。想知道他们的真实想法,就只能多方探听。”孙女士的儿子进入青春期之后特别抗拒父母的关心,孙女士就采取了“特殊”的措施:“我经常查看孩子的日记和手机短信,我不认为这是侵犯孩子隐私,我是孩子的监护人,我有权了解自己的孩子,可他们又不会跟我们说,我只能通过这种不怎么光明正大的手段来了解。”

小编说:当孩子进入青春期后,家长应该成为孩子成长的陪伴者,给孩子一定的空间,让他们去想、去做自己的事情,在孩子的青春期阶段给予有的放矢的关心,切不可通过偷看日记等方式了解孩子;家长可以尝试着不去唠叨孩子,在孩子不求助时静观其变,当孩子求助时适时引导;想了解孩子,一个不错的办法是了解孩子喜欢的音乐、书籍、电影等。

你更关注孩子的心理,还是学习?

家长太重视孩子的学习

正在读初二的小刘介绍,自己的辅导书有老师推荐买的,有家长自行购买的,还有学校发的,“感觉有做不完的题,一点个人时间都没有!”小刘抱怨道。也有学生表示,自己的学习任务已经很重了,根本没有精力再去做家长购买的教辅书,但家长还是热衷于买各种练习题,上个年度的教辅书“有的连看都没看就被当做垃圾卖掉了。”

初二阶段是典型的学业成绩分化的时期。课程门类逐渐增加,各学科的综合性逐渐增强,难度逐渐加大,有的学生出现安于现状或懈怠的学习态度。很多初二学生将学习问题归因于客观性因素,如学习难度加大,但家长多倾向归因于子女的主观性因素,二者对学习问题的归因明显不同。这种对学习问题的认知不一,自然容易引发诸多亲子矛盾。而家长在选择如何辅导孩子学习时,更加偏向于“给他买学习资料,报辅导班”和“搞好‘后勤’服务”。

59.45%和61.63%的家长认为子女学习问题

是由“学习方法不当”和“学习不用功”所致

孩子更希望得到精神支持

但在调查中,学生表示更希望家长给予自己支持和鼓励,而初中生家长最关心子女的成长方面依次为“日常学习”“习惯养成”“健康安全”,而“情绪情感”的比例则排在倒数第二位。说明家长对子女成长的认识和精力投入仍然停留在小学阶段,未能清楚认识并及时满足子女教育需求的变化,错过了教育指导的机会。

当问及学生最希望和爸妈一起做哪些事时

小编说:家长不要只将注意力放在孩子的学业上,也不要对孩子过分苛责。应更多地给予孩子支持和赞赏,注重情感上的交流。孩子在任何方面取得成绩,都是他付出努力的结果,是孩子引以为自豪的成就,也是他希望父母认可并和他分享的。这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情感需要。

你的孩子经常顶撞你吗?

孩子越来越不听家长的话

刘女士因为穿衣服的事,经常和上初二的女儿僵持不下,“这几天气温不断下降,我想让她多穿件衣服,可她偏不穿,每天早晨就是一场拉锯战。”刘女士的女儿小星却反驳道,“有一种冷叫你妈觉得你冷。我不觉得冷,而且穿太多体育锻炼反而不方便,根本迈不开腿。”刘女士无奈地说:“我怕她着凉,这是为她好啊,她怎么突然就这么倔了!”

伴随着初二学生生理上的急剧变化,他们的心理也出现了飞跃式的发展。他们敢于质疑家长的权威,对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对简单、粗暴的说教方式不盲从,甚至拒绝接受。同时,学生的个性也处在一个“暴风骤雨”式的发展时期,自我意识迅速发展,成人感增强,要求别人尊重自己,渴望获得和成人一样的标准和评价。

初二学生更喜欢反抗父母

在此次调查中发现,当面对父母的压力时,初二学生选择“向父母反抗”的比例最高。当亲子之间对某件事情持有不同观点时,47.22%的初二学生选择“努力争辩,说服父母”;而当子女不赞同家长的想法时,半数以上家长都会“和孩子一起探讨”,30%左右的家长还会“想各种办法说服他”。这既与初二学生“自我调节”的希望相悖,也易与初二学生“努力争辩,说服父母”的方式产生冲突。

出现矛盾时,47.22%的学生选择“与父母争辩”

小编说:家长要注意尊重孩子的个性和想法,积极引导。教育的目的不只是指出孩子的错误,更重要的是帮助孩子学会应对、健康成长。在这个过程中,家长可以适度表达自己对于孩子的关心和关注,尊重孩子的想法和个性,接纳孩子的现状,让孩子理解和接受家长的期待和希望,必要时,家长可以进行心理预演,模拟和孩子的沟通过程,选择合适的教育时机和方式。使孩子更多地从家长处得到帮助和关怀,减少对网络的依赖性。

总之,家长要正确认识初二现象,心态平和。要注意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到学习和成长中,激励他们培养本领、锻炼能力,规划自己未来的美好人生。家长对于学生的问题要保持冷静,接纳他们的不成熟和不完美,帮助他们树立榜样范式,正确认识真善美,培养积极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