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学霸大牛身边都是这样的朋友

作者:小石头侃升学 06-21阅读:3541次

开车戳我

来自小石头侃升学

升学之路上总有一些“绊脚石”,你采访采访家长,你就明白,这些“绊脚石”基本上都是如下几个类别:

没道德的老师、没良心的机构、孩子的坏朋友。

今天咱们来聊聊孩子的社交,为啥你的娃就喜欢跟那些“坏蛋”交朋友,就不跟好学生在一起呢?

一、这些诉求你熟悉不?

“你没事多跟xxx在一起学学,你看看人家,你看看你。”

“你就不能跟成绩好的孩子一起玩么,人家一天天知道看书,你看看你,恨不得钻手机里。”

“Xxx有什么好的,一个整天就知道吃喝玩乐打游戏的孩子,你跟他一样过一辈子吗?”

“你能不能不跟xxx总在一起玩,这孩子家长不管他是个野孩子,你也要野是嘛!”

“老师可以给我孩子安排xxx作为同桌吗,我想让他带带我家娃。”

“老师,麻烦您别让xxx和我家娃同桌了,他太影响我孩子了,俩人在一起控制不住就说话。”

我们先不急着说这些诉求的问题,表面上看,这些要求没问题,这都是父母的良苦用心,希望孩子更阳光,更有正事儿,更积极学习生活,但这样的手段,有用吗?

二、不论成人还是孩子,社交的根本不变

一个成绩特好和一个成绩特差的孩子,靠什么成为朋友?

一个只爱学习和一个除了学习什么都爱的孩子,靠什么成为朋友?

一个整天泡吧奢靡的年轻人和一个积极努力工作的人,靠什么成为朋友?

一个包容的人和一个思想极其狭隘排斥异己的人,靠什么成为朋友?

所以你看,孩子和成人的社交逻辑其实都是一样的,两个孩子成为朋友的必备条件就是共同的兴趣点,社交初期就是依靠共同兴趣点的挖掘持续下去的,而且这个兴趣点不光是社交的契机,更是未来关系维持的关键。

李笑来在人脉的深层逻辑方面曾有过这样的观点:

他说从幼儿园开始,每个人就都已经有一些选择朋友的原则—尽管并不自知。事实上,资源分布的不均匀,必然造成人与人之间的某种依附关系。观察一下,就可以看到事实:幼儿园里玩具多的孩子更容易被其他孩子当作朋友。

那么,玩具最多的孩子朋友最多么?

答案并非肯定。

如果你像我一样有机会、也恰好愿意多花一点心思与那个玩具最多的孩子交谈的话,你也很快就会发现,在他的心目中,与所有成年人一样,朋友被划分为“真正的朋友”和“一般的朋友”。以下我们姑且把那个玩具最多的孩子叫做“小强”。

当时我很好奇。耐心等待小强告诉我谁是他“真正的朋友”。最终,他告诉我,真正的朋友只有两个。其中一个是男孩,另外一个是女孩。那我就问他,“为什么你认为那男孩是你真正的朋友?”小强一秒钟都没犹豫,告诉我说,“他从来都不抢我的玩具,他跟我换。”我又问他,“那,为什么你认为那女孩是你真正的朋友?”这次小强犹豫了好一阵子,在确定我会给他保密之后,磕磕巴巴地说,“她好看。我把新玩具全都先给她……”我笑。过一会儿又问他,“她觉得你好看么?小强愣了一下,满眼的无辜,“不知道……”我又问,“那她现在手里的玩具是谁的?”小强突然显得很紧张,“不是我的。”我决定不去问那小女孩什么问题了。基于种种原因,生活中总是只有少数人是大多数人想要结交的朋友。但是同样基于种种原因,大多数人并不知道那些少数的人是如何理解他们大多数人的行为的。刚才小强说他那个“真正的朋友”从来都不“抢”他的玩具,而是“换”。注意这两个词。

我们不去讨论那些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城府很深的人,对于一般的大众,对于孩子们的社交而言,真诚是主旋律,这么来看这个幼儿园的小孩子的话,我们会发现,“公平交换”往往意味着社交的达成,你孩子的朋友,一定是在某些兴趣和爱好上,可以跟他达成“公平交换”。

我们设想一个情景:你的孩子最近疯狂的爱上了王者荣耀,爱到不能自拔,这时候他们班级有一个成绩很好的王者荣耀大神,不需要你去鼓励,你的孩子肯定想跟他成为朋友,但如果这个王者荣耀大神是个不学无术的孩子呢?那么你的孩子也很可能跟他成为朋友,根本上的问题是,他们的兴趣点在王者荣耀。

因此,社交的结果,并不是我们想怎么样就能怎么样的,不会因为我们想跟比我们强的人社交,他们就愿意的,你是不是那个能制造“公平交换”的人,决定了你的社交对象。

三、作为家长该怎么引导孩子社交

前两天小石头写的关于王者荣耀的文章也算是小火了一把,其中一个孩子的留言非常引人深思:

这条留言非常真实的展现了一个场景,其实人这一生“朋友”非常多,但比较好的朋友比较少,不成为格格不入的那个人可以去跟大家一起玩一玩。但根本上,孩子知道自己的喜好,知道自己在其他维度的兴趣点,他也会因为这些兴趣点有自己的真正的社交圈子,相信那些热衷王者荣耀,沉迷游戏的所谓“坏孩子”,也不会喜欢这种不经常打的小伙伴儿吧。

因此,“别没事跟坏孩子玩,多跟好孩子玩玩。”这句话究竟该说给谁?

说给孩子没用,你应该说给自己。孩子的兴趣喜好往往跟家庭氛围有很大的关系,尤其跟父母的爱好也有着一些关系,一个父母都很爱阅读的家庭,孩子往往也都爱阅读;一个父母整天捧着手机玩的家庭,孩子往往也都觉得手机最有趣。

你把孩子的性格塑造成的样子,就基本上决定了他的社交圈子,你希望你的孩子跟“好学生”一起玩,要么让你的孩子也是个努力的孩子,可以跟别人互相帮助,要么在其他兴趣上找到跟别人的共同点。

不要责怪你的孩子跟所谓“坏孩子”一起玩,那是因为他们有高度的共性,所以他们才是最好的朋友。

而那些共性,就是在你的教育下达成的。

教育孩子其实并没有那么难,教育孩子的本质其实是教育自己,难的事情根本不是教育孩子,而是你自己不愿意改变。

你羡慕别的孩子英语顶呱呱,你学人家妈妈每天跟孩子一起学英语,可是人家妈妈是跟着孩子一起学,自己也学会了很多,你是把任务甩给孩子,还抱怨孩子不配合。

这其中的差异,你真的看到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