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爸爸”们: 谁制造了丧偶式育儿?

作者:捣糨糊的江湖人 06-21阅读:1827次

现在媒体上对育儿中”爸爸的缺位”有很多指责。以前有篇文章叫做《丧偶式育儿》,好像给人感觉怨气特别的大。

电视剧、影视作品里,包括一些真人秀节目,普遍较少出现特别到位的爸爸。

大家好像有着一种“爸爸天然就会缺席”的刻板印象。

这种社会舆论氛围,对于很多想要真正参与育儿的爸爸来说,是非常消极的。

实际上,很多时候我在咨询室里看到的,是一个家庭中,爸爸是怎么被无意识地一步一步越推越远的。

我想从一个临床工作者的角度,分享一些我的观察和分析。

和大家一起思考,这种缺位的育儿到底是怎么造成的,以及如何让爸爸更好地参与到育儿中。

本文内容由心理咨询师小K口述,小糖团队整理。

真相:大多数父亲,是愿意参与育儿的

其实每一个爸爸,他们都有一些和妈妈非常不同的特质,而这些特质对于一个孩子的成长非常地重要。

但是很多时候,也许因为社会文化的原因,或者别的原因,这些特质好像就被埋没了,以至于大家感觉好像真的只有妈妈一个人在养育孩子,爸爸的声音是听不见的。

很多父亲看似游离在家庭之外,但是如果你能给他一个口子,邀请他进来,他会是一个发挥出很多力量的父亲。

我平时和婴幼儿家庭、包括青少年家庭一起工作。写邮件来预约咨询的,一般都是妈妈。

妈妈会写邮件说,我家有这样那样的状况,我能不能带孩子来见你。

我一定会跟她说,第一次咨询,我需要见你们夫妻双方,就是爸爸和妈妈两个人必须共同前来。

有时你会感觉到妈妈很犹豫,她可能会说,“我老公很忙,他要出差来不了”,或者说“其实爸爸平时育儿参与很少”,甚至有时可能他们已经离婚了。

但我觉得对于孩子来说,爸爸妈妈对他而言是一个完整的存在。很多时候,孩子一些症状、或一些行为,恰恰是爸爸妈妈没有能够提供这种完整性。即使在离异家庭中,孩子的生命依旧是由爸爸与妈妈组成的。

所以我会非常坚持,一定要把爸爸一起带来,除非爸爸已经去世、常年在异地或者明确拒绝前来。

虽然我知道这样可能会带给妈妈一些压力,但是换一个角度来说,我也是推了她一把,让她看到爸爸在这个家庭当中的存在

可能当妈妈看到我的坚持时,就已经开始思考怎么样让爸爸参与到这个过程当中来,包括他们会去讨论、沟通、协调时间,在我看来,这个时候一个”工作联盟“就已经形成了:

——这种爸爸妈妈站在一起,去面对现状的这种态度,对于孩子来说非常地重要。

因为很多孩子的问题,和爸爸长期的缺位、缺乏沟通,甚至夫妻关系紧张有非常大的关联。

中国家庭的爸爸

你到底为什么”缺席“?

爸爸的缺席分两种情况,一种叫做“生理缺席”,一种叫“心理缺席”

生理缺席,是指爸爸人都看不见的那种。

心理缺席,是指人好像一直在那,看上去很关心,但是他其实完全没有走入到孩子或家庭的内心世界。

“被遗忘型”爸爸

这种爸爸可能一开始是在看手机的。在询问过妈妈的意见后,我会邀请爸爸,询问他的想法。

这种爸爸通常被长期隔离于家庭之外,被问到意见时可能会很惊讶。

那种神情好像在说“是真的轮到我了吗?你真的想知道我是怎么想的吗?”

但是呢,真的,如果我给到他一些支持和邀请,他会很快的加入到讨论当中,而且越来越有自信,去表达自己的很多想法。

虽然在这过程当中,他是会被妈妈打压的,但是我会尽可能保护爸爸。

在孩子出生之后,这种爸爸就是被排除在家庭之外的。

可能因为爸爸不能喂奶,从生存的角度看,妈妈在孩子的初期的确非常重要。久而久之大家就遗忘了爸爸的存在,而当爸爸被一个咨询师惦记起来时,他会突然意识到其实自己也有想法,有自己感受。

而在爸爸说出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后,妈妈通常会很惊讶,这个惊讶通常是褒义的。

妈妈会第一次发现,原来爸爸对于孩子一些行为问题有很深刻的观察和认识,但是可能在来咨询室前,他们从来没有好好交流过。

还有的情况是,爸爸隔离是因为他自己小时候可能是被忽略的。

他面对孩子时,会激活他很多无意识当中,对“童年被忽略”的这样一种记忆,这种糟糕的感觉会让他选择远离这样一个孩子。就像是为了隔离那部分情感一样。

有些时候这种隔离是逃避,有些时候这种隔离也是为了保护孩子,因为他会很害怕自己内心对忽略的愤怒会发泄到孩子头上,所以这个都是完全要看个体,每一个爸爸都非常不一样。

“严肃型”爸爸

还有一种爸爸,在咨询室里会一直保持一种非常权威、严肃的态度。

比如,他会用一种非常绝对的口吻说,孩子必须要怎么样,孩子应该要怎么样。

这样一种爸爸,看上去对孩子非常严格、管的挺多,其实也是心理缺席的一个状况。

他看不见孩子内心完整的一个的图景,他只能看到课业这一块。他看不到孩子身为一个完整的人,除了成绩以外有很多其他的东西。

对于这样的爸爸,我会非常努力地去和他聊他自己的成长过程

通常我会发现,这种爸爸有一个很不容易的成长过程,他的奋斗打拼史是非常不容易的。他可能经历了很多艰辛,才有了今天的成功。

他非常害怕孩子,因为得不到这些好的资源,将来又过上自己小时候的苦日子。

很多时候,当他在坚持对孩子课业的一些要求时,他是在防御自己内心对于过去那种匮乏感的恐惧。

我能感觉他不能认识到现在孩子所处的世界,和自己过去所处的世界,是两个完全不同的社会。

比如说有的爸爸会讲,你不可以看电视,你不可以玩手机,因为我小时候也不看电视啊,暑假就每天看书。

然后我会跟他开个玩笑,我说对啊,因为你小时候没有电视可以看,所以你那个时候觉得看书、听录音机都很合适。但是在现在这个时代,一个孩子完全不接触电子媒体几乎不现实,某种程度上也是脱离于时代的状态。

所以我会和他去探讨,他的童年和孩子的童年究竟有怎样的一种差异。当这些爸爸可以看到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世界,经历的是完全不同的人际关系,他也会开始去重新思考自己对于孩子是不是太过于刻板、严肃。

“不好玩型”爸爸

还有一种爸爸也是很常见的,他不知道怎样与孩子沟通,他不太会和孩子玩,孩子也不太喜欢跟他玩。

这种爸爸算“不好玩型爸爸”,就是他好像在孩子面前不好玩或者没意思。

这一种爸爸有时候跟妈妈的关系还不错,但是妈妈会抱怨,我老公好像不知道怎么跟孩子去沟通,他不太会和孩子玩,孩子不太喜欢跟他玩,就类似于这样的一种抱怨,我把这个叫做不好玩型爸爸,就是他好像在孩子面前不好玩的状态。

不好玩型的爸爸,也属于心理缺席的范畴。

通常太太可能是这样抱怨爸爸,说:“整个周末爸爸都在,但是小孩们也不太和他玩。只要我在家里面,小孩只要跟我玩,不要跟爸爸玩。”

你可以想象这种状态,就是爸爸可能“身在曹营心不知道在哪里”。

这种爸爸,他自己跟自己都是没有建立内心的连接,他也没有很多机会去反思自己的一个成长过程,所以他不知道怎么面对一个孩子,甚至有些孩子会激活他自己的童年创伤。

我曾经接待过一个家庭,这个家庭在过去几年中,因为工作的关系一直在变换不同的城市居住。相对来说,孩子经历了一些情感上的压力,从而出现一些行为问题,而爸爸对孩子的态度一直是比较疏离的。

在跟他们工作时,我请爸爸跟我说说他的童年,然后爸爸和我说完后发现,其实他和自己的孩子一样

——在一个7、8岁的年龄里,经历过很多很多的迁徙。

所以当爸爸回到自己内心的小孩时,他突然发现自己是可以理解孩子的,甚至于这种理解可能比妈妈来的还要更深厚一些。

我发现当他在叙说这样故事时,孩子也会很认真地听爸爸在讲,这种状态在这个家是前所未有的。

这是一个家庭恢复联结的过程。对于一个父亲,对于一个家庭,对于孩子的发展来说,都非常重要的一个时刻。在那一刻孩子和父亲都觉得自己不再是家里面很孤单那一个人,自己内心要独自承受和消化情绪,这些都是可以被另一个人所看到的。

这也是我观察到“不好玩型父亲”,如何帮助他们去建立家庭联结的过程。

我觉得基本上能走到咨询室来的家庭,其实都是属于非常有意愿去改变自己,非常有勇气去面对现状的家庭。

只要这个爸爸他最终是来到咨询室的,我都会努力鼓励他,我说你工作那么忙,能够来到这里是非常不容易。

当爸爸出现在咨询室时,他就已经不是那个缺位的人。即使他显得很隔离,显得很抵触,但是他只要在那,就说明他是在乎的,他是在乎这个家,在乎这个孩子的。

而妈妈需要看到这一点。很多时候,我会试图和爸爸妈妈沟通:“你们可能是两个非常不一样的人,但是你们有共同在乎的东西,这也是为什么你们此时此刻会共同出现在咨询室。”

从这样一个出发点出发的时候,他们才看见原来是彼此的战友。

中国式妈妈,你为什么这么焦虑?

妈妈为什么会特别焦虑,这也是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每个家庭都不一样,焦虑的原因也有很多。

艰难的养育,造就妈妈的焦虑

有的爸妈要孩子要的很困难,经历了很多年,甚至做了试管婴儿,才好不容易有了一个孩子。

这种情况下,妈妈可能经历过流产,这个家庭有很多和生育有关的创伤和感觉。这样一个家庭里,一个孩子他长大过程中,妈妈势必是会非常非常焦虑的。

相对来说爸爸因为没有经历过这样一种身体上反复的折磨与创伤,焦虑指数会低一点。但妈妈可能觉得爸爸不理解自己:你根本不知道为什么我这么担心。

我并不会去非常武断地说,妈妈你焦虑是不对的,你不需要焦虑。我在跟他们交谈的过程中,会让他们彼此更理解彼此的状态。

我觉得重要的是要他们看见,这种情绪背后究竟是什么,而往往这些情绪背后的东西,恰恰是把他们两个人连在一起的东西。

社会背景下的“母职惩罚”

现在有很流行的词叫做:母职惩罚

整个社会的舆论,包括周围人的反应都让你觉得,育儿是妈妈的事情,妈妈是天经地义要承担养孩子所有的事情。

很多女性在成长过程当中,潜移默化地接受了这种思想。她觉得“孩子好不好都是我的责任”。

我们以前一直说“女性顶起半边天”,其实现在育儿当中更要鼓励的是男性要顶起“半边天。”

很多妈妈无意识地认同了这种“全能母亲”的设定,觉得育儿就是跟爸爸没关系。

比如说有的职场妈妈,她自己白天要上班,晚上回家要带娃,她会觉得我自己白天有这么多事陪不了娃,感到很内疚。内疚之后又会有各种各样的焦虑产生。

所以每一个家庭看到妈妈的焦虑状态,背后的原因可能都不一样。

但是我能体验到的是,男性不用经历“母职惩罚”文化的压力,不用经受这种生育过程当中身体的压力,他们的这种焦虑感相对会低一些。

为什么要让爸爸参与”育儿“?

完整的家庭,让孩子成为更完整的人

爸爸是家庭关系的缓冲垫

在咨询中,一般在听完妈妈叙述后,我会很快问爸爸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

通常需要爸爸和妈妈描述的状况结合在一起看,才能拼凑事情原貌。

我会发现,几乎所有来做咨询的爸爸,他观察的立场和视角,都和自己的太太是不一样的。

这没有对错之分,他们都是家庭很重要的组成部分。我需要把他们提供的信息拼在一起,才能构建出一个家庭完整的图景。

我们可以想象,如果缺少爸爸这一环,只有妈妈单一的焦虑立场和心态去面对孩子,有些时候对孩子来说可能压力很大。

尤其当妈妈过于焦虑时,爸爸的一些立场和观点有时是很好的缓冲。

有的爸爸会说“我觉得这件事其实没那么严重”或者可能会说,“我觉得妈妈有些时候要求太高了一点”。这样的一些表述,在这个咨询过程当中经常被听到。

现在整个育儿文化是非常非常焦虑的,我们可以看到一些对爸爸批评的文章里面,总是把爸爸塑造成一种非常无能的,或者甩手掌柜的这种状态。

但其实给孩子留有余地和空间,对于孩子发展反而是有好处的。

如果爸爸他的这种相对低焦虑的特质,可以和妈妈那种很焦虑的特质综合一下,我觉得对孩子来说会是很好的一件事情。

让孩子抗挫能力更强、情商更高

还我觉得爸爸能帮助孩子形成更好的抗挫折的能力,包括更完整的情商。

因为,爸爸可以和孩子一起玩很多解压,释放攻击性的游戏。

比如, 枕头大战,比如,把孩子这么扔来扔去,妈妈很少会和孩子玩这么“野蛮”的游戏,但其实有些时候这种稍微“野蛮”一点的游戏,对于孩子心智成长又是很重要的。

帮助孩子性别学习,让Ta成为更完整的人

无论男孩还是女孩,爸爸都是他们性别学习当中非常重要的存在。

理论层面上无论是从俄狄浦斯期角度,还是近年谈论比较多的心智化发展,这都是绕不开的一个话题。

虽然说现在已经进入到一个性别定义趋向多元化的一个社会,但是爸爸无疑还是孩子生命中第一个亲密接触的男性,无论男孩还是女孩,爸爸的存在都有着非比寻常的意义。

孩子需要一个“理想化的父亲”

对很多孩子来说,爸爸是一个非常理想化的存在

你可以设想一下,任何人在自己童年的时候,都会幻想有一个非常有力,能保护自己的父亲。在自己遇到困难、遇到难过的事情可以靠一靠的父亲。

这个“靠一靠”并不一定是指这个爸爸多有钱,或者说他的权利有多大,而是指在这一个精神情感上能够给你非常有力量的支持。

像成长的烦恼里面那个爸爸,简直就是一个梦想中爸爸的状态。

这种东西,虽然说妈妈也可以提供,但爸爸和妈妈所提供的支持是不一样的。

对一个孩子来说,从家庭当中体验到不同层面的支持和关怀,会让他成为一个更完整的人。即使是在离异家庭中,孩子和爸爸妈妈在不同时空中的接触也会让他们体验到这些部分。

让爸爸回归“育儿”

我们可以做些什么?

让爸爸一些支持,让他成为一个“爸爸”

再家庭咨询的临床观察里,我发现,爸爸刚来时,可能还很排斥家庭咨询。

但当你去认可他的观察和想法时,你会发现爸爸提出了很多非常好的建议,包括可以怎样去帮助孩子面对现状等等。

很多时候,爸爸可能只是生理上知道自己已经是一个爸爸,但心理上没有人支持他成为一个足够好的爸爸。

对这样的一个爸爸来说,他需要一个足够好的环境,或者说足够好的一种包容度和支持度,让他感觉可以自如地去做一个爸爸。

这种足够好的支持,我觉得一方面是来源于太太,另一方面也来源于家庭其他的照料者,比如说在隔代养育的家庭中老人的支持。

给爸爸一个小时,看到他的存在

怎样给父亲一个支持?我觉得从夫妻的角度来说,孩子满月之后,夫妻双方一周至少要花一小时单独相处,哪怕只是单独吃顿饭,或者下楼散个步。

这一小时,你们可以谈和育儿有关的东西,也可以谈无关的东西。

最重要的是要看到彼此的存在。很多时候在一些家庭里,妈妈真的会忽视掉爸爸的存在。

爸爸也觉得很委屈,“我其实很想做些什么,但你根本就看不见我。”。

爸爸妈妈之间保持单独的约会,去了解对方的想法,这样一个契机是很重要的。

同时,我觉得不管是爸爸对妈妈,还是妈妈对爸爸,互相表达欣赏和认可,还是非常重要的。

就比如说一些仪式感,父亲节、母亲节,结婚纪念日,让对方看到我知道你在付出这样一个总是非常地重要。

唤起内心的小孩,解决育儿的困扰

同时,在面对孩子的行为问题、或困惑行为时,爸爸妈妈可以关起门来一对一的去回忆一下自己小时候的故事。

比如有的老师会投诉孩子,说他跟其他小朋友互动很少,不太愿意交朋友。

可能爸爸妈妈一开始很困惑,但是你真的和他们区聊,你会发现其实他们对于这方面的问题,是有很深刻的认识。因为他们可能小时候也是这样的,他们自己也知道怎么样摸索出一种方式既能做自己,又能被这个社会所包容。

这样的一个反思过程,在家庭内部是完全可以建立起来,而不一定非要走到咨询室里面才可以。

我觉得跟这个配偶互相聊聊小时候的故事,是一种很好的恢复和自己内心那个小孩,也恢复和眼前这个孩子联结的一种方式。

社会舆论与“父亲”的角色定位

从大的社会支持角度上来讲,一方面是各种舆论。

无论是这种媒体、杂志、公众号等等,在涉及育儿话题时,也可以适当的纳入一些男性的视角。不要单单把育儿做成拍给女性看的东西。

因为有很多父亲,他非常想参与其中,而不知道怎么做。

这种荧幕形象上的心理暗示等,都是需要用很长的时间去改变的。

有本男性杂志叫GQ,在欧美版本里面经常会有很多爸爸的育儿故事。讲很多非常有形那种事业成功的男子,是怎么和孩子相处的。但是在国内的GQ简直就没有孩子的存在,你可以看到在每一种舆论下,父亲的形象都是不一样的。

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还是非常大的。

这与我们的文化也有一定的渊源,中国历史上男尊女卑的文化存在过很长的时间,要从那样一个文化语境下,慢慢成长到一个更现代的语境,的确不会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

但我觉得重要的是要对此有一定的觉察。

很多时候人觉得痛苦,是因为觉得我不得不去做一些必须得做的事情,就好像很多妈妈不得不去接受爸爸缺位的这件事情。

但是事实上如果你跳脱这样一个传统语境,站在现代文明这个角度来看的话,我们其实有更多选择。

所以我觉得重要的是,帮助父母去进行这种独立思考,并且去看到更多的选择。

还有一方面是社会制度,像在美国,现在很多妈妈在争取一个权利,就是产假是男女同休。

比如说我家里面诞生一个孩子,有三个月产假,这三个月是爸爸休还妈妈休,是由这个家庭来决定的。

这看起来是一个非常小的变化,但其实是一个非常深远的社会影响。

因为,这会部分改变职场上男女不平等的现象,现在大部分公司都非常谨慎招募员工,尤其是育龄的女员工,但是这样一个政策变化就给了父亲参与到育儿的机会,至少是在意识形态层面的支持。

当然,不管是社会制度,还是荧幕形象上、心理暗示等等都需要很长的时间去改变。

最后,我想对爸爸们说的是,成为一个爸爸不容易,成为一个足够好的爸爸并不意味着你要成为一个跟妈妈相同的角色,每个爸爸带给孩子的东西都是不一样的。

对一个家庭而言,有一个足够好的爸爸就和足够好的妈妈一样,是影响几代人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