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逼着孩子你怎么不读书? 做不好父母别出来丢脸

作者:小八有话说 06-23阅读:591次

德国阅读专家认为,如果一个人到了13岁或最晚15岁,还没有养成阅读习惯和对书的感情,那么他今后的一生中很难再从阅读中找到乐趣,阅读的窗户会对他永远关闭。你的孩子对阅读感兴趣吗?算看书多的吗?日前,市社会科学院、黑龙江大学社会调查中心、黑龙江省图书馆共同发布了关于哈市儿童阅读状况的调查报告。

此次调查对象锁定为6岁至14岁的小学生群体。课题组把哈市小学分为一般小学和重点小学,分别随机抽取10所小学,共20所小学作为调研对象,发放了1000份问卷。

优秀儿童绘本推荐

《恐龙大陆》

《在森林里》

《轱辘轱辘转》

《壁橱里的冒险》

《野兽出没的地方》

《猜猜我有多爱你》

《千万别去当海盗》

《你认识这些车吗?》

《你看起来好像很好吃》

《爱德华——世界上最恐怖的男孩》

我国目前有独立建制的少儿图书馆90个左右,我省只有一个双鸭山市少儿图书馆,哈市目前还没有独立建制的少儿图书馆。

专家建议每个城区应建立一个少儿馆,并设置分级阅读。图书馆的设计结构应该符合孩子的审美观念,硬件配套设施也应以舒服、方便、随意为主,孩子在图书馆既能玩耍,又能读书,还可以做游戏。

每天朗读让阅读成为你每天必做之事,因为孩子会注意到每天在同样的时间,以同样的方式发生的事。你可以在吃完早餐洗完盘碟后看书,在下班回家后看书,睡觉前看书。与孩子共度美好时光读书的乐趣之一便是为你与孩子清静而又亲密地相处创造了良机。选一处舒适的位置坐下来,聚精会神地读书。读一些高质量的书市场上的儿童读物有成千上万种,但书的质量参差不齐。研究显示,孩子们最喜欢的是图文并茂的读物。有生动形象的图片,里面画有容易描述的事物,又有琅琅上口、简练易懂的文字,角色和题材应该是他们生活中常见的。

读些不同的内容给孩子听孩子喜欢在固定的时间听故事。家长可以确定一个与孩子入睡时间相协调的讲故事时间。如果有选择的余地,找一些能将动作、唱歌与讲故事结合在一起,进行听、讲、表演的练习。这样一来,无论是已听过多次的最喜爱的故事,还是从未听过的故事,孩子都会觉得津津有味。给孩子一个发挥想象力的舞台当孩子熟悉一个故事后,发挥想象的表演能使孩子更加喜欢阅读,所以让孩子假扮故事中的角色,并且提供简单道具和几块硬纸板,上面写几个词语,向孩子解释这些词语,不仅让他的想象和表演纵情驰骋,也让他在无意识中识记、运用了这些词语。

以你为例,以此为乐通过自己的实际行为,告诉孩子阅读对你而言很重要。让他看见你读报、看杂志或一本好书,即使你只能看一小会儿。孩子喜欢模仿成人,所以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办法,向孩子表明阅读对于人们的日常生活有多么重要。持续为孩子念故事书很多父母在孩子能够自行阅读后,就不再和孩子共读了。事实上,虽然孩子已经能自己读一些简单的书了,但父母还是应该继续读给孩子听,特别是在孩子睡觉之前。在念书给孩子听的时候,父母可以多加入一些声音的表情和抑扬顿挫,这样除了可以让阅读变得更有趣之外,也帮助让孩子了解标点符号的意义、句子的结构、以及故事的高潮叠起。

鼓励孩子读给你听父母可以跟孩子以轮读的方式来阅读,也就是父母念一段或一整页,接着让孩子来读一段或一页。对于大一点的孩子,也可以是父母先念一本比较困难的书给孩子听,再让还孩子读他最喜欢、最熟习的那本书给父母听。别忘了事后给孩子掌声和赞美,当孩子在学习一项新技巧时,最需要的是父母的回馈和鼓励。与孩子讨论书的内容亲子共读时,通过讨论可以让阅读更加生动,例如:在开始读一本书之前,可以先问孩子:“你觉得这本书在讲什么呢?”,在阅读的过程当中也可以问他:“你猜接下来会怎么样呢?”、“你觉得小主角应该怎么做呢?”。只是,与孩子的讨论应该是很自由的,不需要事先设定好问题,也没有一定的答案。这么做只是要帮助孩子更能理解故事内容,也给孩子机会练习表达自己的想法。其实,只要每天花半小时的时间,将自己的心情回归到纯真的幼儿时代,就能和孩子一起享受这一天中最快乐的时光,就能让孩子在阅读中体会汉语的优美,体会学习的乐趣,体会创造的愉悦。让我们的社会成为“书香社会”,让我们的孩子成为“书香宝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