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应对和保护孩子的好奇心, 不怕问倒, 懂得“示弱”, 学会“求助”

作者:心理FM 07-02阅读:2245次

随着老大年龄的增长,他的提问越来越“高级”,尤其是自然科学方面的很多问题都不是我这个当妈妈的能予以准确回答的,一方面深感自己这方面知识的“家底”太浅薄,另一方面也为孩子能有这样的好奇心感到高兴。同时我也深知,考验自己“综合能力”的时候到了,“见招拆招”吧!

坦言“不知道”并不丢脸

我经常会被大儿子自然、地理、天文方面的问题问倒,有时还会“当众撂倒”。我不会觉得自己身为妈妈直言“不知道”“不清楚”是一件丢面子的事情,相反,我会出对孩子的提问、其所知道的知识表示羡慕甚至还会夸张地表达一下崇拜之情,让他多给自己这个小白科普一下。

并非为自己知识的欠缺“辩护”,但真心觉得有时候家长的“示弱”是有益于孩子的,不管这种“示弱”是知识上、体力还是能力上,也不管它是有意为之还是自然而然,“示弱”有时候就是一种激励,激发孩子自己解决问题的动力,同时也给予了孩子自我展示的机会。

向图书网络求助

当自己被孩子的有些问题“拍在沙滩上”以后,就要想办法解决啦,通常情况下,比较简单的问题会建议他去网上找答案,想系统了解的知识则向书求助。每当他去寻找答案的的时候我都会饶有兴趣地说“查清楚了给我讲讲分享一下哈”,事后,有机会时我也真的会就此向孩子请教“。但事实上,并非自己求知欲强、好学,更多是希望这种方式给他以动力,如果真能时候分享,则有助于他对知识的记忆的加深。

网络本应是服务于人们健康的生活、学习地,但国内的鱼龙混杂网络对孩子来说有时候真是个害人的“深坑”,各种乌七八糟的“垃圾”不时弹入视线,让人避之而不及。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孩儿爸对家里电脑的网络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技术过滤处理,让进入孩子眼里的东西尽可能“绿色健康”。(哎,说到这一点忍不住吐槽,这一点和国外影视剧、网络的分级管理真是美的比!)

几年前曾在针对孩子民营书房办过一张年卡,那会儿年龄小,感兴趣的多是绘本、故事;后来随着年龄的增长,阅读兴趣和结构随之变化,便在国图、首图、社区图书馆都办了借阅卡;加上家里自己买的、朋友送的各类图书,应对他的问题富富有余。而我的一个深切感受是,现在不是没书可读,是太多的图书、选择,容易“迷人眼”。

从博物馆长大的孩子

说到这里,要特别感谢孩子的爷爷,一方面是出于对孩子的陪伴引导考虑,一方面也是老人自己兴趣爱好所致,这几年来,带着孩子利用闲暇时间逛了北京大大小小许多博物馆,还和孩子一起在一张地图上把这些他们走过的博物馆一一标注了下来。

每一所博物馆就是一座专题宝藏,里面珍藏的知识、奥秘真的太多了,在这里,孩子的所有好奇、疑问都可以找到答案。今年开始,通过朋友意外的了解了“忆空间”创始阅读体验馆创始人、青少年博物馆公共教育推广人“朋朋哥哥”,先后带着孩子参加了几次由专业老师引领的活动,孩子兴趣很浓,收获很大。

我想,一个从博物馆里长大、走出来的孩子一定会具备很多善良的特点,比如懂礼仪,爱分享,有求知欲,幽默风趣、知识渊博……

自己动手,既是探索也是记忆

有一段时间,孩子对电很感兴趣,于是给他买了一套启蒙科学电路积木玩具,从简单的风扇、点灯,到生日歌录制器、调频电台等,在玩的过程中对电、声、光、磁等物理知识和原理有了一些感官的认识。后来又给他买了一套可以做简单化学实验的益智玩具,在烧杯、试管、酒精灯等构成的世界里,奇妙的化学世界在孩子眼前徐徐呈现出来。

好奇是孩子的天性,玩同样是孩子的天性,把提问和游戏结合起来,让孩子的疑问在游戏中得到解答,或者在游戏中激发孩子的好奇心,可谓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呢?

“不问结果,不辞辛苦,时光自会尊重你的坚持”,兴趣、事业是这样,养儿育女也是这样。养育孩子涉及方方面面,对孩子提问、好奇心的善待、呵护便是其中重要的一项内容,希望孩子如今的种种疑惑、提问会推进他探索、研究的步伐,继而在他的内心绽放出一朵朵兴趣之花,丰饶他成长过程中内在世界的花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