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龄前儿童减少接触电视时间

作者:豆豆育儿教室 07-02阅读:5252次

儿童看电视的爱好,是被培养出来的

今年春节,新版射雕英雄传首播,10岁的大熊才有机会一集不落从头到尾完整看了一部电视剧——这是他接触的第一档电视节目。5岁半的小熊跟着哥哥混到了看电视的机会,他首次接触电视的年龄比哥哥低。

射雕播完之后,家庭生活回归常态,两个孩子的日常世界里,依然没有电视的位置。对他们来说,我家的电视机就是一件摆设,天天从跟前经过,因为平时不看电视,所以缺乏看电视的欲望。

我知道,如果从小让他们每天看10分钟电视,他们一定会喜欢看电视。琅琅上口的音乐,五彩斑斓的影像,热热闹闹的欢乐氛围,曲折离奇的情节内容,小孩子一接触电视,就会爱上这个发光的魔球。

我把电视从他们的日常生活里去掉,培养他们远离电视机,主要是源自我对电视的观察,我希望培养孩子们其他习惯爱好,把看电视的时间用来做其他事情。

电视提供的是碎片化知识

调查显示,我国城乡人口看电视的主要目的在于娱乐,其次是获取资讯信息,教育排在最后。不仅是我国,世界其他国家类似调查,几十年来的结果都差不多。正因为受众有这种需求,所以,成功的电视节目都追求以娱乐为导向,信息导向和教育导向的节目,虽然口碑好,却并不能占据黄金时间段。

娱乐和放松,对于个人生活乃至社会运行而言,当然有其积极价值,电视亦有正面功能。娱乐活动的主要负面功能在于,它提供的是碎片化知识,而非整合的严肃知识。

学龄前儿童由于判断能力低,不能分辨知识的碎片化程度,一旦他们受某个片段吸引,就很难纵观全局。

5岁小熊看完了射雕,印象最深刻的角色是梅超风,大叹梅超风“真厉害,很漂亮”。后面那些比梅超风武功高强的真正高手呢?小熊没印象了。射雕讲的是英雄成长的故事,小熊根本无法理解这个主题,对他来说,看电视就是看漂亮的武功招式风景人物。

电视形成孩子的浅层次思考

为什么碎片化知识会招人反感呢?因为随之而来的是浅层次思考。

相比印刷文本,视频电视占据了我们的多种感觉器官,大脑忙于处理多渠道获取的信息,没有给深层思考留下机会,因而促进了浅层次思考。

既然我们看电视的首要目的在于娱乐放松,那么劳费精力的深层思考本来也不是娱乐型电视节目的初衷。有谁一边看着射雕,一边思考其中的历史线索是否属实?从早期郭靖到晚期韦小宝,金庸笔下侠客形象经历了什么样的变化?“鸡屁股给我”寥寥数语体现了北丐什么性格特征?这到底是看电视,还是上讨论课?

学龄前儿童看电视的时间基本集中在晚上的黄金时间段,这段时间也是儿童学习的黄金时间。我宁肯让孩子把这段时间用于读书,尝试着进行深层思考训练,也不愿意他们只是为了“好玩”而浪费时间在娱乐型电视节目上面。

电视让孩子过早成人化

儿童过早成人化,已经成为当前的社会现实。我认为,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跟儿童从小接触过多电视节目有关。这些电视节目是为成人观众而生产的,儿童过早接触它们,会促使他们模仿成人世界的运行规则,从而造成儿童“成熟老练,精于人情世故”。

以儿童的性别观念为例。儿童并非生下来就知道男性与女性的差别,后天社会教化培养了他们“何为男人,何为女人”。我国电视媒体里的性别观念非常陈旧(大概由于这一点,我自己不怎么看电视),男尊女卑,干得好不如嫁得好,女性依附于男性,热播节目里找不到50岁以上的女性面孔,一线女星都希望自己再年轻一点脸蛋再小一点……父母们是希望自己女儿成长为被人百般陷害最后蒙男人恩宠而出头的圣洁白莲花,还是成长为得不到男人爱意而黑化的女二号?无论白莲花,还是女二号,骨瘦如柴貌美如花都是必备条件。

有一些电视节目主打儿童牌,比如真人秀节目里的小演员,耍乖卖萌获得观众热捧,其实是讨成人观众的欢心。成人喜欢什么样的孩子,电视节目里的小演员就试图塑造什么样的形象,“人小鬼大”是电视节目里最常见的一种儿童形象。被贩卖的童真只要能够换来收视率和关注度,小演员就要按照导演规定的脚本来表演,偏离脚本的素材会被切掉,剪辑之后的叙事最大程度地讨好了成人观众,我们不能期望真人秀里出现一个方枪枪式的“问题儿童”。

电视导致孩子注意力不集中

电视节目每隔几分钟就会制造一次冲突和悬念,吊起观众胃口之后插入商业广告。在高度商业化的电视剧里,第7分30秒要插入120秒广告,那么主持人或者演员必须在这一秒结束自己的活动,编剧写台词时严格掐时间。在60分钟的时间之内,如果电视台要插入5次广告的话,那么每隔12分钟,电视观众可以休息一会儿。

所以,看电视时,很难期望观众可以保持长期注意力,换句话说,电视培养观众的短期注意力,不利于培养他们的长期注意力。

在电视浸泡下长大的儿童,习惯了每隔几分钟就休息一会儿转换自己的状态,难以维持长期注意力。这使得他们进入繁重的功课学习时,很容易表现出注意力不集中。而家长们都知道,所谓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注意力集中是基础中的基础。绝不应该等到孩子上小学才着手培养学习习惯,功夫提前做。

看电视等于被动式吸收知识

传统电视遵循事先设计好的时间安排来播放节目,观众只能跟随电视台的播出安排来安排自己看电视的内容,播什么看什么,不能任意选择。自己喜欢的节目,不能连着看两遍,不喜欢的节目也得忍受,唯一能做的就是换台和关电视。

面对传统电视台,观众的反应是被动式的,这使得观众习惯了“被输入/被提供”电视节目,而不是主动选择。

观众想看某方面的内容,可以给电视台写信打电话,但是电视台拥有相当大的权力,而且在某个地区往往处于垄断地位,谁都知道垄断的一方不会善待用户,所以观众对电视节目的制作和播出,并无多少话语权。

我小时候记忆中有电视大学,它突破了地理的局限,让偏远地方的学生也能收听优秀教师的授课。但是电视大学只是传统授课的电视版而已,没有师生互动,老师也不能根据学生反应而临时调整教学内容,电视大学并没有推动学生主动接收知识。

受众阅读报纸杂志时,都比看电视的时候更加主动。我们可以选择何时何地阅读报纸杂志,也可以选择跟何人分享报纸上的某则消息,但是不能突破既有电视节目内容而寻找到我们感兴趣的、电视台恰恰又不提供的讯息。能够实现这一目的的工具,恰好是互联网。(关于“互联网与儿童”,我以后会专门写。)

电视对儿童的正面效果

我不是在搞庸俗的“辩证唯物主义”,谈完负面一定要谈正面,搞平衡。学龄前儿童不接触电视,的确会有消极后果,最明显的表现,就是他们缺乏跟同龄人的谈资。

电视是儿童社会化过程里的重要媒介。我一直觉得,即使当下互联网野蛮生长,电视依然是社会流行文化最强有力的塑造者。任何流行文化,只要没有占据电视这个领地,其影响力就大为受限,电视对老少草根群体的影响力,远远超过互联网。

儿童不接触电视,就无法了解当下自己身边的流行文化。小熊从幼儿园同学那里知道了奥特曼,得到了奥特曼玩具,回家给我表演奥特曼的动作。他很羡慕同学们知道奥特曼大英雄,好在他受哥哥影响知道幼儿园小朋友不熟悉的漫威DC超级英雄,交流起来也不比别人差很多。

大熊跟同学一起玩蹦床,大家高兴了合唱“左手右手一个同心圆”,他就在一旁乐呵呵地蹦着,听不懂同学们的歌词是什么意思。

我的孩子不是那种跟什么人都能玩到一起的孩子,人缘一般。很难说这是基因决定的性格,还是家庭教养的性格,亦或是不看电视造成了他们跟同龄人难以有交流话题。

我并没有视流行文化为洪水猛兽,只是希望孩子在接触流行文化之前就已经树立了自己的价值观和判断标准,而不是被电视所塑造的流行文化牵着鼻子走。

我家只是个案

怎样才能让学龄前儿童避免接触电视?我家的做法很简单,电视机每晚开机时间是晚上9点孩子们睡觉之后。大熊刚出生我开始实验的时候,也没有想过能坚持十年,这么多年已经养成了习惯,多谢家里人的支持配合。

业内认为,每天的黄金时间段是晚上7点至10点。这个标准不适合我家,9点至11点还差不多,我经常苦恼晚上11点无电视可看,电视台也不想着我这样的观众,呵呵。

00后们使用电子产品,已经是大势所趋,近视率也居高不下。想到这一点,父母们恐怕都难以释怀,我也很无奈。其实相比电视机,手机和IPAD更毁眼睛,但是我依然选择了让孩子们早早接触IPAD而不是电视。

我努力的目标就是:孩子可以每天看很长时间的电视,但是有更重要的任务时,他转身就走,不留恋。不止是电视,其他媒介——电子游戏、社交媒体、IPAD、报纸杂志等等——都是他们获取知识资讯的渠道,渠道不能影响主动性,工具应该为主体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