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忙的时候,可以陪孩子的时间不多,总觉得对孩子亏欠点什么,因此喜欢在周五晚上或者节日,买一些礼物带给孩子,看朋友圈也有很多出差回来的爸爸妈妈,分享孩子充满期待的翻礼物的场景。这一刻,孩子从期待到兴奋,从好奇到满足。我们总觉得,因为这个礼物,弥补了前段时间的陪伴不足、照顾不周、言语不合、耐心不够,让我们能够坦然的继续这样下去。
从拿到礼物那一刻,孩子是开心的,这个好心情视礼物的多寡会持续一段时间,但很快问题来了,一种情况是我们的礼物是靠自己的判断或者导购平台的建议购买的,孩子拿到后并不能理解它的玩法,到了全拆开拿出来挨个把玩后,兴奋指数就走下坡路了,这一点其实成人也有,我们购买非必需品的冲动,从下单到期待快递到拆开,再往后可能兴致大减,如果不巧和心理预期差距太大或者遇到无良商家、暴力快递,心情反而会变差,相信这一点上,孩子和我们是类似的。还有一种情况,固定的礼物习惯给孩子一个收到礼物的预期,如果恰巧某次忘记了,失落的心情绝对是我们不想看到的,这反倒给了父母一个负担,为了维持这个期待,而不得不坚持做下去,对孩子来讲,探索礼物的兴奋已经转到期待礼物的兴奋,至于对礼物深度的把玩,已经变得不重要了。
有时候我在想,应该如何给孩子送礼物呢,还有我们希望礼物寄托着什么呢?倒过来看这个问题,也许能找到一些答案。
我们看看孩子都送我们什么礼物呢?自己画的一幅画,画面很抽象,需要他(她)本人描述才可以理解画面的含义,但这样让我们很兴奋,除了发在朋友圈里,还要珍藏着,甚至于放在镜框里挂在墙上。这幅画没有金钱价值,寄托了孩子对世界的理解和探索,当然更多的还有模仿,但我们仿佛从这幅画瞄到了孩子的世界,很神奇很惊讶很开心,这的确是最好的礼物。除了画,一件手工作品,拼好的玩具模型,发现的一株植物、一片叶子、一个果实、一只虫子,一片云,一则对话,都可能是孩子送我们的礼物,这个礼物经过孩子语言和肢体的加工,变得独一无二,变得妙不可言。
有人会这么理解,孩子没有挣钱能力,成人不能像孩子一样来定义这个礼物呀!而且很多孩子大了有点零钱,也会想着给父母买礼物送花的。
记得有次户外艺术活动,一个小男孩流连在玩具体验摊位前,对拼装类玩具表示了极大的兴趣,我邀请他动手试一下,并给他了一些指点,这是个很有想法的孩子,第一件作品很快就出来了,比其他的孩子多了很多自己的创意,后来他妈妈给他买了一套玩具,准备带到帐篷营地里玩,这是个非常开心的体验,孩子、妈妈、商家都各取所需。可没想到下午刚吃过饭,他又来了,表达了一个人玩是多么的无聊,他像老朋友似的找到我,继续开始他的创意,其间也拒绝了冰激淋的诱惑,还帮助我们做一些事情,他妈妈不得不带他走的时候,他抱着我的腿不舍得离开,这不是我的儿子,但我给了他自信,他很满足和不舍,从这一刻我好像明白了一个孩子究竟需要的是什么,从始至终没看到他爸爸出现,不知是不是忙没来还是躲在帐篷里。
孩子的确需要一件礼物来增加幸福感,这件礼物可以是买来的,但这只是一个开始而非一段经历的总结,我们需要花一些时间在孩子和礼物上,陪伴很重要,陪伴的过程是沟通的过程,是互赠礼物的过程,是呼吸的过程,这才是最完美的礼物。花更多的时间,来陪孩子一起享受礼物,把他们最美好的回忆从得到礼物转移到分享体验礼物的过程,帮助他们找到自信自由探索,这才是件更快乐的事情。
当你在选下一件礼物的时候,记得先规划下自己的时间,一定要留出一些来陪孩子而不是只用礼物来陪伴他(她)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