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食物可致性早熟,千万不要给你孩子吃了!

作者:互联网 08-23阅读:5060次

相信很多人都能觉察到,现在的孩子一代比一代“熟”得早。

做婆婆、奶奶那一辈的,想当年,要到上中学或出外打工时,才来初潮。

当下,小学四五年级的女孩,胸部已悄悄鼓胀起来,兴致勃勃地和小闺蜜讨论“男朋友”。乍一看,还以为她们是十六七岁的姑娘。

这些食物可致性早熟,千万不要给你孩子吃了!

孩子早熟,似乎是趋势,那么,到底能否避免呢?

“何为性早熟?“女八男九”

虽然生活条件好了,孩子早发育也不见得是一件坏事。但是,也不是越早发育越好,早到一定程度,就是病。

对“性早熟”,普通人的理解,往往就等同于早发育。但在医学上,有公认的判定标准——女八男九。

女孩在8岁前出现第二性征,如乳房发育、长出阴毛,或在10岁前月经来潮,属于性早熟;男孩在9岁前出现性发育征象,如睾丸增大、阴茎增粗,长出胡须、阴毛、喉结,夜间遗精,属于性早熟。

在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中医科,常常有家长拿着“某国儿科指南”,问该科主任俞建教授:按书上的说法,我家孩子似乎还不算性早熟,但身高不高,到底要不要治疗?

随着发育年龄的普遍提前,对性早熟的标准,医学界确有争议。

不同民族、人种,青春发育有先后,各个国家的性早熟标准,确实也有不同。

这些食物可致性早熟,千万不要给你孩子吃了!

临床上,判断一个孩子是否性早熟、是否要干预治疗,并非机械地按“女八男九”的标准一刀切,而是要综合评估多种因素

一些女孩,虽然8~9岁才发育,但父母都比较矮,或乳房大得非常快,预计不到一两年月经就会来,而且骨龄超前明显,预测成年身高受损,建议还是要积极治疗。有些女孩,10岁左右月经初潮,骨龄超前不多,身高也有一米五多,预测身高不矮,可以与家长商量是否干预。

哪些是真正的“催熟食品”

在妈妈网论坛,很多母亲都在交流一份“黑名单”,说是会催熟孩子的食品。寻常的牛奶、鸡翅、反季节蔬菜,贵重一点的雪蛤、鹿茸、人参,都上了“黑榜”。

到底,哪些是真正需要提防的呢?

动物的性腺、胚胎,小孩不要吃

真相——动物的性腺、胚胎,小孩不要吃

马华梅指出:“动物的性腺即卵巢、睾丸,还有胚胎,性激素含量都比较高,小孩最好不要吃。”

具体指哪些食物?“比如,膏蟹里的膏,是雌蟹的卵巢;雪蛤,是蛙类的输卵管和卵巢;广东人吃的‘鸡子’‘鸡春’,是鸡的睾丸;毛鸡蛋,是鸡的胚胎等等。”

“鱼子、鸡蛋,我认为引起性早熟的可能性不大。它们多数只是动物的卵子,雌激素含量很低。”马华梅说。

这些食物可致性早熟,千万不要给你孩子吃了!

各类补品,增高口服液

真相——多含有性激素

大部分补品,或含有性激素、促性腺激素样物质,或可以通过调节雌激素受体、提高受体成分基因表达等方式,发挥雌激素效应。

比如,蜂蜜、蜂王浆、花粉、海马、紫河车、鹿茸等,还有部分用于增高、抗疲劳的口服液。

俞建补充道,从中医的角度讲,人参、鹿茸、紫河车以及多数补肾尤其是补肾阳的中药,容易引起肾阴虚、相火旺,从而导致性早熟

这些食物可致性早熟,千万不要给你孩子吃了!

膨化食品、饮料、甜食、快餐

真相——过量食用引起的肥胖,才该警惕

这些食品大多不含性激素,不会直接使孩子性早熟。但它们含大量的糖分、油脂,热量高。孩子吃多了,容易肥胖。

“良好的营养状态,会促使青春发育年龄提前。而体重,是标志一个人营养状态的重要指标。”马华梅说,当孩子过度肥胖,他体内的脂肪组织可能会向生殖系统发出特殊的代谢信号,激发青春发育

这些食物可致性早熟,千万不要给你孩子吃了!

牛奶、牛初乳

真相——雌激素含量比母乳低

马华梅分析说:“牛奶里的激素,有两个来源,一是奶牛所分泌的雌激素、孕激素;二是饲养过程中给奶牛注射的激素。前者的含量微乎其微,完全不可能致病。至于后者,若按规范注射的,激素含量也可以忽略不计,小作坊就难说了。”

这些食物可致性早熟,千万不要给你孩子吃了!

2010年,原卫生部发布《儿童性早熟与牛奶雌激素相关问答》。文中指出,市售牛奶中的雌激素、孕酮含量,总体低于母乳,可见对儿童没有危害。

那牛初乳呢?原卫生部指出,“0~2天的牛初乳,雌激素含量为一般乳粉的10倍以上,第7天的牛初乳,雌激素含量 则为乳粉的5倍左右。”但即便如此,少量、非长期食用,也达不到致病的程度。

豆浆,反季节蔬菜

真相——豆制品,别天天吃

豆浆、豆腐等豆制品,都含有“大豆异黄酮”。在人体内,它可起到类似雌激素的作用,也被称为“植物雌激素”。

不过,跟人体雌激素相比,大豆异黄酮的作用较小,而且,豆类里的大豆异黄酮含量相当有限。“小孩没必要戒掉豆制品,不要天天吃就行了。”马华梅说。

这些食物可致性早熟,千万不要给你孩子吃了!

而反季节蔬菜,畸形膨大的瓜果,催熟的香蕉、芒果,顶花带刺的黄瓜,无根豆芽……种种“反常”的蔬果,在种植或保存的过程中,往往使用了植物生长调节剂,也称植物激素。

但事实上,马华梅指出,动植物的生长发育机制完全不相同,植物生长调节剂通常并不含性激素,不会使儿童性早熟

这些食物可致性早熟,千万不要给你孩子吃了!

塑料奶瓶、玩具、文具,都是激素“窝点”?

除了食物可以导致性早熟,近年来,频频在食品、塑料制品中露面的“塑化剂”,也是催熟孩子的黑手。

塑化剂,属于“环境雌激素”的一种。

俞建解释道:“环境雌激素,也称‘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它具有拟雌激素和抗雄激素的双重效应,长期接触,有可能引起性发育紊乱,使女孩性发育提前、男孩生殖系统异常。现在,女孩性早熟发病率高于男孩,这可能也是一个原因。”

这些食物可致性早熟,千万不要给你孩子吃了!

难道说,塑料制品都不能让孩子碰?

这很难做到。而且,离开剂量谈毒性,纯属无稽之恐。目前,我国禁止在脂肪性食品、婴幼儿食品的包装材料中使用塑化剂。尽量少喝塑料瓶装的酸性饮料,尽量使用有质量保障的大品牌产品,还是安全的。

还有比塑料制品更令人防不胜防的。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蔡德培教授指出:“环境污染,特别是由洗涤剂、农药及塑料工业等向环境排放的物质及其降解产物,能够产生一系列环境内分泌干扰物。”而这些物质,正遍布在江河湖海和土壤中。

医学教授曾对较大样本儿童的血清进行监测,发现正常儿童也普遍受到环境雌激素的污染,性早熟患儿受污染的程度更严重。

“诱发性早熟的习惯,你的孩子有吗 ?

1、晚睡,开着小夜灯睡

大脑松果体的活动,受光照的影响很大。晚上关灯入睡后,孩子的松果体才开始工作,分泌褪黑激素。

这些食物可致性早熟,千万不要给你孩子吃了!

这种激素能够抑制腺垂体促性腺激素的释放,避免孩子过早发育。天亮时,褪黑色素停止分泌。

“现在的孩子都睡得晚,睡觉时,还要开着小夜灯。持续长时间的光照,使褪黑激素的分泌大大减少,腺垂体促性腺激素大量释放,易造成发育提前。”

2、爱看谈情说爱的戏

时下的电视、杂志里,不乏拥抱、亲吻的画面;上网“百度一下”,各种艳照随手可得。孩子时时接触这些视觉刺激,思想早熟,可能会使大脑高级神经中枢发生改变,进而影响下丘脑。“下丘脑是性发育启动的关键部位,也许可刺激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使性腺提早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