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孩子索求, 买 OR 不买?

作者:九点育儿 05-09阅读:5817次

前几天去接孩子,在幼儿园门口等开大门的空儿,几个家长站一起聊天,说到这个问题,引发一大波讨论:面对孩子对物质的索求,做家长的,到底是买呢买呢还是不买呢不买呢?

买,还是不买?这绝对不是一个有着标准答案的简单问题!

“妈妈,我要……”

当孩子说出这句话的时候,大人们的注意力通常都是在孩子们要的物品上。所以,这句话通常便成为了一个标准的情绪按钮,

玩具?家里已经买了一大堆了。看你玩过多少?

零食?不符合卫生健康标准。再说了,吃了这个,你更不吃饭,我才不给你买呢。

……

家长只顾自己感受和情绪,却忽略了孩子的感受和情绪,再往下发展,冲突开始升级,情绪越来越糟糕。如果把这个场景比喻成一场战争,那么双输就是它的结果。不管买还是不买,双方心里都已经被不良情绪占据了。亲子关系也受到严重挫伤。

而孩子在说这句话的时候,他们的注意力更多时候是在这个“要”字上面,年龄小的孩子尤其明显。我只是想“要”,用“要”来满足我对“内心需求”的需求,来形成我的自我。自我意识的产生不是生而有之,而是在后天的影响中形成的。对于孩子来说,最早的社会环境就是家庭。尤其孩子两三岁时正处于自我意识的敏感期,家庭环境对自我形成便起到了一个关键性的作用。我曾经看到这样一个研究结果:早在1967年,便有心理学家发现,城市中学生的自我意识均高于农村学生。后来我国学者钱秋玲杨善堂也都发现,高社会阶层孩子的自我意识高于低社会阶层的孩子。当然,确切地说,家庭环境其实是物质生活条件、社会地位、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等等很多因素的一个综合环境,但是我们不能不承认,物质的满足感对孩子的自我形成有很大影响。

在孩子小的时候,他的需求不过是一点零食,几个玩具,这些都在我们的经济承受能力之内的。我们做家长的若能及时满足他的需求,他被满足的过程,便是一个获得力量感和控制感的过程。这一个小小的满足,会让孩子产生“我想要的我就可以得到”这样的感受,他在未来追求梦想、实现目标时才更有勇气和信心。如果做父母的没有及时满足孩子,孩子在年龄大些时,这种需求便成了欲望,无论买什么都不会得到“满足感”。因为他的内心是匮乏的。甚至成人之后,也会这样。为什么有些成人在足够大、足够有能力时,仍然不敢追求梦想,不相信能通过努力实现心中的愿望?就是因为从小积累的潜意识告诉他“我的愿望不能达成”、“我不行”。

对于年幼的孩子,在他们非黑即白的理解能力中有一个特别简单的评价标准:“你给我买,你就是爱我的。不给我买,你就是不爱我的。”所以,在自己能承受的能力范围内,尽量满足孩子吧。就像一个买巧克力的故事中说:孩子要一块巧克力,妈妈买了十块给她。除了她要的那一块,其余那九块巧克力都在向孩子说“我爱你”。

很多家长用各种方法来应付孩子的要求,比如集够五颗星星才给买(本人也曾经用过)、做够多少家务才给买、考到多少分才给买……或者就是没完没了的讲道理。按孩子心理发展规律,十岁以下孩子讲道理都是不好使的,不管我们使用什么样的方法不管我们讲出多大的道理,对学龄前的孩子来说,他只会有两个观点,第一观点是“你给我买了,我很高兴。而且我知道你是爱我的。”孩子不但对父母的爱有安全感,同时还提升了自己的幸福感。第二个观点是“我得不到我喜欢的东西,我感到非常难过。”如果家长再使用了批评指责,孩子的感受会更差,自我价值感会更低。“他们对我这么不好,我在父母心里一点都不重要”。孩子的心理,就是这么简单。

我们在买不买这件事情上的态度,其实折射了我们整个对待孩子的态度。所以,与其纠结于要不要给孩子买,不如把这作为一个开始,重新审视我们与孩子相处的方方面面。对于孩子来说,每看到一个喜欢的东西都跟妈妈说“想要”是特别自然的。如果买,那就高高兴兴地买,如果不买,也要和善委婉地拒绝,千万不能跟孩子说“太贵”“没钱”……更不能指责呵斥,因为,在所有的教育里,亲子关系才是最重要的。最后一句话,不管买还是不买,都让孩子知道是你爱他的,这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