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宝的下巴磕破了,妈妈是这样和他谈话的

作者:互联网 11-28阅读:3885次

小宝的下巴磕破了,妈妈是这样和他谈话的

吃晚饭的时候,小涛指了指自己的下巴,妈妈看到弄破了一块,就问:“这是怎么弄的呀?”

小涛说:“同学给弄破的。”

妈妈说:“同学可能不是故意的,你们是不是玩的时候不小心碰到了?一点儿小伤,没关系。”

“他就是故意的!”小涛不高兴地瞅了妈妈一眼。

妈妈忽然意识到自己没有共情。于是对儿子说:“是不是有点儿疼啊?妈妈刚才那样说,你是不是觉得委屈了?”

小涛点点头:“嗯。”

妈妈说:“这个事情是怎么发生的?”

小涛说:“我们几个在玩,那个同学一下子冲过来,就碰到我下巴了。”

妈妈说:“那你觉得他是故意的吗?”

小涛想了想:“可能他是想过来跟我们玩,不小心碰到我了,不是故意的。”

妈妈说:“同学们一起玩,偶然碰到也是常事儿,男子汉,没关系,下次小心保护自己就行。”

小涛点头同意,又跟妈妈开心地聊别的事情了。

小宝的下巴磕破了,妈妈是这样和他谈话的

当小涛指着自己的下巴给妈妈看的时候,我们可以想象,一个孩子给妈妈看自己受伤的地方,内心是渴望妈妈关注、心疼一下,想跟妈妈撒撒娇,说说心里的委屈。而妈妈直接问“这是怎么弄的”,这是在追问责任,而不是在关心孩子。一听到妈妈要自己解释事情的经过和责任,孩子下意识地把责任推给别人,是“同学给弄破的”。在妈妈看来,这是小事一桩,没必要大惊小怪,也没必要因此而影响同学关系,于是下意识去“合理化解释”,以图小事化了。

然而“同学可能不是故意的”这句话,听在孩子心里就变了味道。现在下巴都磕破了,如果不是同学的责任,那不就是我的责任了?所以妈妈对同学的袒护,引发了小涛的反抗,小涛生气地对妈妈说:“他就是故意的!”

小涛的妈妈是智慧的,她迅速察觉了小涛的情绪变化—小涛原本是想说说下巴被磕破的事情,现在却忽然带着赌气的语气责备同学是故意的。妈妈马上意识到这是由于自己的言语引发的,因为自己没有关心孩子,没有理解孩子,而是只想着小事化了。于是妈妈马上调整了自己的说话方式和态度:“是不是有点儿疼啊?妈妈刚才那样说,你是不是觉得委屈了?”妈妈这句话,既表达了对孩子的关心,又传达给孩子:妈妈理解你此时此刻的感受。当孩子感受到被理解时,就愿意一五一十地去描述真实的过程。认真倾听了孩子的话之后,妈妈再启发孩子思考“那你觉得他是故意的吗?”这个时候的小涛就能够客观地评价他人了,他觉得同学好像也不是故意的,这件事没有多么严重,自己也不是特别的委屈。

很多时候,我们都急于让孩子认同我们的想法,甚至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孩子。但是我们越是强迫,孩子越是不愿意接纳,甚至为了反对我们的想法而找更多的理由和借口;而当我们跟孩子共情的时候,他感受到自己被理解,情绪也得到了疏导,这时候他就能够客观地评价是与非、对与错。甚至自己明明受了委屈,也能够选择原谅与和解。所谓“通情达理”,只有先“通情”,才能“达理”。我们要传递我们的思想和观点给孩子,首先就要接纳和理解自己的孩子,孩子只有感受到自己被父母认同,才会去认同父母。

节选自《做个好妈妈,是你一生最大的成就》,安淑芳、修涛著,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本文获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授权刊发。

做个好妈妈,是你一生最大的成就 ¥26.1 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