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原因:
3岁以内小儿为纯阳之体,精力和火力一般比大人要旺盛,尤其是男宝宝。
家长可以伸手摸一下宝宝的后背,这个地方的体温最能代表宝宝的真实体温。如果有汗,就是给宝宝盖的太多了。为防止蹬被,一年四季都可以穿肚兜,盖少一点。
一般入春之后,阳气回升,孩子春季生长发育也十分旺盛。
孩子缺钙也会造成踢被子。可以适当给孩子补一些钙。
宝宝晚上憋尿,也极有可能踢被子。
宝宝晚上翻来覆去的折腾,但过一会儿又会安静下来,极有可能是因为小家伙憋尿呢。如果是这样,等他尿完就会相对安稳。
心理原因:
宝宝白天是否有受到惊吓?
比如从高处摔下来过?看见什么害怕的东西?或见到陌生的人哭闹等与平时不一样的反应?那么晚上就极有可能睡觉不老实、踢被子。这时家长最好握着宝宝的小手,或是摸着宝宝的小腿或身体的某一个部位,让宝宝感到安全,从而可以放轻松入睡。
病理原因:
1、胃不和,则卧不安。
当孩子吃的胃不舒服,消化不好或者当日晚上吃的过多时,一般会有夜里翻腾的现象,会蹬被子。但是被子蹬开后,还是会不停的翻,或者喜欢趴着睡。这时要控制饮食,尤其是晚饭不要吃太多。推拿可以用顺时针揉揉肚子,或按按足三里。
2、若配合手脚心热的情况,考虑孩子是积热耗阴了。
注意滋阴,穴位除了健脾与化积以外,另加二马、涌泉,太溪以滋阴。
注意排除孩子其他突发性疾病。
- 误区1:让宝宝穿着衣服睡
“就算宝宝踢光被子,也还有衣服保护着,就不怕他着凉了。”大多数妈妈都有这样的想法。但事实上,越是让孩子穿衣睡,孩子越要踢被子,那是因为:
穿衣服睡觉非常不舒服,孩子会睡不安稳,不信的话,妈妈自己穿上睡一晚试试。
穿厚衣、紧身衣、不合体的衣服睡觉,会影响血液循环,身体也得不到充分的休息,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宝宝的发育。
容易使皮肤的抵抗力减弱,增加感染皮肤病和感冒的机会。
即使穿睡衣,也应该戳桌轻薄宽松,款式简单的睡衣。
误区2:给宝宝盖得太多
怕宝宝着凉,妈妈总想着宁可给孩子盖厚一点、盖暖一点。而实际上很多时候恰恰是因为被子又热又重,宝宝才踢被子的。
防踢被的小妙招
天气冷暖无常,孩子的被子不可能总是薄厚适宜的。可试试以下这些招数---总会让你找到最适合孩子的办法。
最好的办法是给爱踢被子的宝宝用睡袋或睡袍。夏天可以穿棉纱制的,冬天穿个夹棉的睡袋。但领口一定要注意处理,别划伤宝宝。
春夏盖被子可以把小脚露在外面透透气,只在肚子上搭个被角,但冬天可不能这么做哦。
切记不要盖太厚,绝大多数都是怕孩子着凉而导致的踢被子。
看看我们老一辈的智慧——民间土法
1、把宝宝的一床小被子找来,在被里上(算算正好能系住腰的位置)缝了一根大约拇指宽的秋裤料子的70cm长的带儿(只缝中间一小段,两边散开,这样好揽过小孩子的腰系上), 晚上宝宝睡觉时肚子上围个小棉围围,然后把带子系在宝宝的腰上。这样无论宝宝怎样翻滚和乱蹬,被子始终服贴在她身上,被子再也不会被蹬开啦。
2、在被子的两个角上分别缝上一根绳子,睡觉的时候把绳子绑在和宝宝胸部平行的床的栏杆上,这样被子就不会被宝宝蹬开了。
3、取一米长的橡皮筋(或松紧带),缝在棉被上端的两侧,缝制宽度与枕头相同,橡皮筋的两端固定在床头螺丝扣上。这样小孩睡着后,翻身依旧自如。即使将被子踢开,由于橡皮筋的弹性作用,棉被马上又回复原位,重新盖在小孩身上。
4、可在被头一端的两侧约占被头长度1/15处各缝上一条长约50厘米的布带子,再在枕头下面缝上两个用布带做成的套子,两个套子相距约25厘米。宝宝躺下盖好被子以后,将两条布带分别系在枕头下的两个套子上,把被子同枕头连在一起,起到睡袋的作用,被子就不容易被踢掉了。
5、长方形被子对折,在被子接头处,一边封死约长24厘米,另一边缝几根带子,被子边缘装上一条拉链或缝上带子,做成自制睡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