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特辑 | 世界越来越需要“健康”妈妈

作者:鱼心理 03-08阅读:1759次

我是鱼博士,专治育儿难题

如果养育小宝贝时遇到了困难

留言给我,来者不拒

妈妈的健康一般分两种: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

大多数情况下,我们可以一眼辨认出生理是否健康,却无法清楚地了解心理是否健康。

而如果出现心理不健康,不仅会对孩子的成长造成危害,还会影响自己的生活状态。

邋遢妈妈什么样?

一个人的精神健康状态,首先体现在外貌仪表上。

如果外表邋遢、不整洁,那么,这个人的状态看起来就不好。

而外表干净整洁,神清气爽,看了就会让人想接近。

所以,一个人的仪表,就是这个人的“门面”。无论男女,“门面”都很重要。

很多女人在生孩子之前是职场上游刃有余的“白骨精”,生完孩子后顺势沦为了街头大妈。在面临工作、家庭和孩子等多重压力下,难以取得平衡,比以前忙碌了许多。如果有人帮衬还好,要不然一天到头筋疲力尽,更别谈有精力照顾自己的形象。

但是,很多妈妈不知道,其实每个孩子,都希望看到自己的妈妈漂亮,并能引以为傲。只是他们不会表达,却从小以自己的眼光打量着妈妈。

家长作为孩子审美能力的启蒙者,妈妈对于生活和美的追求会耳濡目染地影响小朋友。

无论怎样,在精力允许的范围内,不用每天浓妆艳抹,但至少要让自己看起来干净利索,再加上赋予生活一些小情调、仪式感,这是给予孩子最好的精神食粮。

与外表相比,妈妈的内在很难看出来是否健康,但现实是,正是这个地方,像一只无形手,在无尽地蚕食着孩子。

而好的妈妈,一定是内外兼修,都做到健康。

在父母与子女的关系中,我们常常关注孩子对妈妈的依赖,却忽视了妈妈对孩子的依赖。

在婴儿刚诞生的时候,他认为自己和妈妈是一体的,属于“共生”,主要表现是一旦母亲不在身边,就感到恐慌;之后几个月中,通过和妈妈,以及周围环境的接触,知道即使妈妈不在身边,自己也是安全的;再接下来,他就开始有了自我概念,有了独立的意识。

孩子从依赖到探索,是他的天性使然。

这个转变可能是循序渐进的,也可能是突然的,但妈妈往往难以接受:

明明昨天还粘着我的孩子,为什么今天就不要我抱了?为什么他开始对别人更感兴趣?嗯,他嘴里的小a是谁?

不行,这孩子叛逆了,心野了,我得管管了。

于是,妈妈对他说:“你哭闹不听话的时候,真是太让我伤心了。”这时的孩子需要为妈妈的情绪负责,妈妈也需要为孩子的行为承担责任。他们直接的情绪是相互粘连的,妈妈不允许孩子做出她不认可的行为,孩子又因为妈妈的行为而生气愤怒。最后,往往问题的关键得不到解决。

无论是全职妈妈,还是身在职场的妈妈,首先是作为独立的人,就需要有独立的思想,不依附于他人。

当孩子在三岁之前,由于和母亲的“共生”关系,所以可以把多的关注放到孩子身上,

但等到孩子三岁之后,母亲便要把更多的注意力转回到自己身上,无论是学习知识还是技能,需要有可以充实的过每一天的能力。

这样,不会因为自己的无所事事,而把注意力放到孩子身上,进而无限制地控制孩子。

最好的表现是,让孩子看到一个努力且积极向上的妈妈。

妈妈是照顾孩子比较多的人,小到生活习惯,大到人生格局、世界观,孩子都会受到妈妈的影响。

如果妈妈喜欢运动,孩子从小就会练就健康的体魄;

如果妈妈喜欢旅游,孩子就会拥有丰富的生活经历;

如果妈妈性情豁达,孩子就会收获一个好的性格。

所以,如果能拥有一个“健康”的妈妈,孩子无疑是很幸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