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育一个终生幸福的孩子

作者:青豆书坊 03-09阅读:3095次

关注我们

许多人有过这么一种体验,当面临失意、悲痛,甚至是心灰意冷想放弃的时候,内心往往有一丝觉醒而坚定的信念牵引着自己回到正轨。这种力量似乎是日积月累地慢慢潜藏在无意识间,在某个瞬间触发心灵震动,使我们眼前一亮,醍醐灌顶,甚至以更高远的目光看待自己的处境,有种超越自我的感受。这种力量从何而来?它们来自于别人鼓励、肩负的责任、“生的本能”驱使,还是更高层次的精神性?

20世纪90年代,马丁·塞利格曼等心理学家提出“积极心理学”的概念,当心理学的进程从研究少部分异常人类开始走向大部分正常人类,关注如何能让人类更好地发展、更幸福地生活时,一部分科学家尝试把“天人合一”“超越感”或其他一些过往难以定义和研究“高级的人类情感”,放到科学的“显微镜”下,让它变得客观而可衡量。

哥伦比亚大学临床心理学主任丽莎·米勒博士是专门研究人类幸福特质的其中一位科学家。她在参考学者米尔娜·韦斯曼关于抑郁症家族三代的跟踪调查时发现了一个问题:为什么面临高代际遗传风险(比正常人高2-3倍)时,这些人群的实际发病率和复发率并不比其他抑郁症患者高呢?是什么原因降低了抑郁症的代际遗传?这里面是否有某不容小觑的积极因素在起作用?

还有另一些例子:遭遇家庭变故的孩子,例如父母失业、家人去世或者留守儿童, 在传统的心理学家眼里,是抑郁、焦虑爆发的高危人群。但米勒博士和她的团队发现,这些孩子不但拥有与正常孩子相同的心理健康水平,反而有着强大的自愈能力和适应能力。

她的两位研究生张迪衡和雅科夫·巴顿与南京大学的团队合作,曾经在江西等地农村调查留守儿童的心理状况。基于西方传统的依恋理论,这些孩子会被认为因缺少依恋对象而导致心理健康状况变差,但研究结果表明,这些孩子与对照组的心理健康并不存在显著差异。

另外,她从众多的访谈中收集数据,发现很多孩子在面对亲人去世时,对死亡的理解有着独特的视角,他们会认为逝者灵魂会守护着家人,更容易将消极情绪升华,比成人容易走出悲伤的情绪。

无论是抑郁症的代际遗传,还是生活变故,传统的心理学理论不一定能很好地解释和预测这些孩子的发展。究竟是什么让这些看起来处境不太好的孩子“逆袭”,摆脱基因或环境所带来的风险呢?

米勒博士用超过15年的时间,带领研究团队,对儿童、青少年以及他们的家庭进行多项科学研究,她和其他不同领域的实验室发现,最根本的原因,是灵性(spirituality)帮助了这些家庭和孩子。

尤其在对抑郁症遗传的研究中,米勒看到了灵性对心理的疗愈潜力,坚定了她对灵性的研究。在一次偶然中,她乘坐地铁时遇见了这样一对祖孙 :她们面对车厢中一位精神失常的流浪汉时并没有像周遭的人一样退避三舍,反而默契地相视、点头,坐到流浪汉身边。尽管被流浪汉一遍一遍地追问:“要不要吃我的午餐?”,她们还是冷静而优雅地回答了他:“不,谢谢!”。当流浪汉被坚定地回应时,他不再疯癫地咆哮,反而安静地坐了下来。这一幕启发了米勒,她隐约觉得,祖孙二人之间的默契包含了治愈的能量,分享了彼此在爱的关系中的指引和价值观,也许还可以解答为什么抑郁症家族不会遗传下去。

她回到实验室后,开始着手分析抑郁症患者代际遗传的数据,随后她发现了一个令人惊讶的结果:尽管母亲患有抑郁症,但拥有相同信仰的母亲和孩子,孩子得抑郁症的风险减少了80%;而母亲或孩子单方有宗教信仰或者进行其他灵性活动,则效果不明显。她把这种精神的互相传递称作“灵性互通”。这种“互通的力量”恰恰就是地铁上那对祖孙所展现出来的精神上的默契,以及爱与引导。这些数据同时也意味着,灵性可以通过外显的行为被科学地观察和研究。

偏见致使很多人认为,灵性似乎是虚幻而带有宗教意味的词汇,与科学无缘。自古以来,心理学家们试图解释灵性以及灵性的作用,但当科学心理学建立以后,这种难于施以实证研究的心灵感受往往被认为带有神秘色彩而遭到忽视。米勒博士在研究之初,也经常遭受“宗教的”“非科学的”质疑。

然而不可否认的是,灵性是每个人都拥有的一种能力。相信很多人在面对“伟大”或“宏大”的事物时有过起鸡皮疙瘩、头皮发麻,甚至被感动到热泪盈眶的体验,比如在观看异常壮美的自然景观——身处巨大瀑布的脚下或者在森林深处被参天大树环绕时、在目睹伟大的运动员超越人类界限打破世界记录的那一刻、在庄严的仪式中与所有人共享一个信念时所伴随的生理反应和心灵的升华之感,它夹杂敬畏、爱慕、提升、超脱和美的感受,有时还带有些许恐慌感。有些人甚至会觉得,这样的感受会让人从自我中心的位置上退下,仿佛被消融或者嵌入宏大事物中。

作为一位临床心理学家,米勒博士认为既然人们能体验到这种感受,并因此获益,那么科学便不能忽视它。她联系美国各地的实验室,建立研究灵性和心理健康的新学科,力求运用科学严谨的方法去证实灵性的客观存在。通过多种手段的调查研究,她发现:经常体验到灵性的人,可以大大降低抑郁的风险,拥有更快乐的人生;对于青少年而言,滥用酒精或药物的可能性减少40%,发生危险行为(包括无保护的性行为)的可能性减少80%,以及有更好的学业成绩。这些数据表明,灵性对促进和修复人类身心健康是一种珍贵却尚未开发的资源。

在世界各地,不同的科学团队也进行着灵性研究。弗吉尼亚联邦大学的科学家肯尼斯·肯德勒通过双生子研究来调查人的内在灵性。他发现,超然的灵性感受有着相对应的生理基础 ,可以遗传,是人类气质的一部分。他把这种专注于超然体验的精神部分称为“个人虔敬”。个人虔敬水平与乐观情绪呈正相关;如果一个人的虔敬水平高,那么他患上抑郁症的概率会降低20%。

孩子比成人更容易产生这种“虔敬”的感受。近代重要的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儿童泛有泛灵的观念,4岁左右的儿童会经历“泛灵”的阶段,在这一阶段,孩子认为万物有灵。成人常常发现孩子们与花鸟鱼虫、星空太阳对话,与一草一木有着感情交流,而这些并不是成人教育的结果。皮亚杰认为这是儿童认知未分化造成的,如今,新的观点认为这是孩子天生与自然连接的灵性,这种泛灵的观念是天生并且有意义的,它与生理和认知的发展阶段相吻合,可以帮助孩子体验爱与连接。特别是当家庭缺陷或成人缺位时,这种与其他事物产生联系的体验支持着孩子战胜孤单苦闷,度过难关,也扩展了他生命中爱的场域。

提出人类道德直觉的心理学家乔纳森·海特团队通过母亲观看不同影像后的泌乳量的对照实验发现,当人们体验灵性的提升感时,体内会自然产生催产素,这种激素帮助人们产生平静、爱与连结的感受,这时人们更愿意作出利他行为,更有道德感,也就是说,更善良。宗教心理学者威廉·詹姆斯这样描述灵性这种精神力量,称它能帮助人们“推到内心的石墙,融化冷硬的内心”,从而将“过失与道德上的沉滞堕落”一扫而空。

一直被心理学界忽视的灵性在众多心理学家的努力下有了更加科学和翔实的数据。现在普遍认为,儿童天生就有灵性,它的产生与宗教无关。宗教是人类灵性的其中一种表现,而灵性可以有不同的表现。灵性就像地心引力,“我们无法看到地心引力,却能看到苹果掉在地上一样”,米勒说。

既然灵性可以帮助孩子抵御风险,帮助青少年安全地度过青春期,让人们更加高尚、幸福感更强,那么,父母如何培养孩子的灵性?

自己没有宗教信仰,也没有什么灵性,是不是就意味着不能帮助孩子获得更多灵性?答案当然是否定的。父母不但可以支持孩子的灵性发展,还可以从中得益,与孩子一同提升自己的灵性水平。

米勒博士在她关于灵性养育的著作《灵性孩子》中提到了一些关键点:

首先,对孩子给予无条件的爱,建立起家庭爱的场域,甚至可以把这种爱的氛围扩展至家庭以外。例如相同价值观的朋友、社区等,让孩子从更多的人中得到爱的支持。接纳孩子对自然和宇宙的好奇,鼓励他们与大自然中一切生物的交流和对话。允许孩子对不同宗教产生好奇,鼓励他们探索。这种探索,其实是让孩子获取通向世界文化的护照,将来在不同文明间通行无阻的有效方式。

其次,青春期的孩子,喜欢诘问生命、宇宙、存在的意义等,尤其是女生会迸发出充沛的情感与同理心,切勿将这种情感的流露和提问视为做作。倾听、支持他们,多跟他们一同分享这方面的话题。如果他们得到足够的支持,会大大减少空虚感,降低青少年常见的抑郁症状以及酗酒、无安全措施性行为等风险。

第三,当家庭或者父母遭受到困难时,不妨将这些困难视作契机。对待挫折和处理重大挑战时,去感谢或发掘积极的一面,接受生命的启发。这将有助于面对困难,有助于提升个人的灵性,拓展家庭对生活不一样的理解。

在书中,米勒博士还给出了许多具体的操作,并且毫无保留地将她十多年来对灵性研究的故事、案例,还有众多科学家的发现告诉所有人。她对青少年抑郁症有着不一样的理解,并且提出了更加积极的观点。

当科学心理学发展到今天,灵性的研究终于被积极心理学家囊括进来。当年,马斯洛在晚年将灵性的探索列入需求层次的最高一层里,并且收集了许多关于“巅峰体验”的报告。然而,他仍然被科学挡在了门外,以至于他忿忿地指出:“科学确实让这个世界去神圣化,但科学的目的旨在求真……”,他希望将科学与众人的真实价值追寻结合起来。如今,因为有米勒这样的科学家,这一切正在开始发生。

积极心理学创始人之一,马丁·塞利格曼说:“丽莎·米勒是业界出类拔萃的心理专家,带领我们体验宗教信仰与灵性教育结合所产生的种种益处。“生命意义何在?”是她抛出的问题,同时呈现给我们的更有以事实证据为依托的答案。”

也许,我们可以从丽莎·米勒的这本《灵性孩子》中找到自己的答案。

书 名:《灵性孩子》

作 者:[美] 丽莎•米勒

译 者: 王欧娅

出 版 社: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青豆社科馆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