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多久,我才能吃上家里面那一碗饺子、汤圆?

作者:蒲蒲兰绘本馆 03-15阅读:4039次

如今是个嗜吃之人就自称“吃货”,然而要成为真正的“吃货”还需具备点“吃货的自我修养”,提高修养的捷径之一自然是读“吃书”。如果是给“小吃货们”看的“吃书”最好还要有一定的“可吃性”,《饺子和汤圆》正是这样一本“可吃性”颇佳的绘本“吃书”。

这本书的“可吃性”主要来自于内容的色香味形俱全。这里有对两种中华传统食品的质感的描述(黏黏的/滑滑的),有对外皮厚度差异的形象表现,有对造型压花的幽默调侃,也有两种馅料典型不同的对比。除了两种食物的形态表现外,作者还将主要的食用方法和食用节令也逐一趣味性地暗示出来。在画家的笔下,国人最为熟悉的两种食品立体、动态、谐趣地呈现在儿童面前,其色香味形无不毕肖、触手可及。“小吃货们”怎能不“对书大嚼”呢?

生动的图像和口语化、儿童化的清浅文字结合,相得益彰,在朗朗上口的阅读中,读图的印象将大大加深。为了突出主题,加强阅读印象,以及弥补本书叙事较弱的不足,作者还有意设计了对比的手法,在比较中凸显出两种食品的差异,而在叙事的后半部又用逗趣的方式(泡澡)来暗示同为馅料类面食的两种食品的相似性,中部还插入面条的出场充当“小丑”,在插科打诨中丰富作品的趣味性。可以说作者在同异转换、叙事节奏和趣味性设计上颇费心思,目的都是在于保证本书的“可吃性”。

更重要的是这本书的“可吃性”有温度,它立足于中国人的味觉记忆,将两种普通而又最普及的食物化身为可爱的人设。书中柔和、温情、欢快的氛围正是我们儿时在灶间焦急等待、逢年过节时才能痛快大吃一碗的渴盼,是家庭团圆的幸福和乐以及自家饺子汤圆口味的独特与鲜美。在中国,地不问南北,味无涉浓淡,每个地方都有一碗属于自己的饺子、汤圆,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舌尖记忆。书中的花瓷碗蒸腾着缕缕热气,勾起了永恒的乡愁。

不过,虽然是这么一本“可吃性”颇佳的图画书,但是读者们未必舍得吃掉书中的两个小家伙,因为画家把它们设计得实在太萌了。幼儿作品图像中的角色多数都具备柔和圆滑的线条,造成稚拙可爱的特点。画家更是利用了饺子和汤圆天然的形态上的优势,将现实的棱角隐去,人物更加柔化。胖乎乎、圆滚滚、萌萌哒的两个小家伙让人根本无法下箸。

再加上拟人化的设定使这两个小家伙活脱就是两个顽皮的孩子,心理学上人们对于越接近人的形象的事物越容易引为同类、激起同情,也是这部作品变成“不忍吃的吃书”的内在动因。饺子和汤圆泡澡后从封底离开的尾声设计,说明连作者也是不忍下口吧,于是“私自”放走了小家伙们。吃还是不吃呢?这个问题还是交给翻阅这本绘本的同样可爱的“小吃货们”去决定吧。

苏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教师、儿童文学研究者 周明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