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孩子打碎花瓶后会做这些事?

作者:智象儿童阅读 03-29阅读:1964次

有这么一类孩子,他们对什么事情都无所谓,不怕妈妈的惩罚也不怕老师的批评。

小刚是一个特别调皮的男孩,他不管在哪里都非常活泼,喜欢到处摸一摸、看一看。

有一次,他在幼儿园里碰倒了别的小朋友刚刚搭好的积木,小朋友哭了,引来了老师,老师让小刚小心一点,还好碰倒的是积木,不是人。小刚笑嘻嘻的,完全没有把老师的话放在心上,一溜烟地就跑了。

小刚回到家后,碰巧妈妈新买的花瓶放在茶几上,小刚觉得花瓶很漂亮,想抱起来玩,结果没走几步路就打碎了,小刚还是乐呵呵地站在一边说,妈妈这个花瓶好重啊。

妈妈看着地上破碎的花瓶和小刚笑嘻嘻的脸,努力压住心里的怒火,把地上的玻璃渣打扫干净,并告诉小刚他今晚的零食没有了。

小刚还是无所谓的样子,反正有晚饭吃就行了。

后来小刚还是走进房间里和妈妈道歉,并且承诺自己以后都会小心,不会弄坏家里的东西了,但是到了下一次,小刚就忘了自己保证过的话。

很多家长都非常疑惑,为什么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就变成了一个“厚脸皮”,不管犯了什么错都是一副不要紧的样子,即使是惩罚也满不在乎。

孩子为什么变成厚脸皮

1、害怕受到批评

孩子再小也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有自己的自尊心,尤其是孩子上学以后,自我意识增强,也更爱面子了。他之所以表现得满不在乎、无所谓,就是担心受到妈妈的批评。

在面对攻击,人的心理防御系统会自动做出反应,不同个性的孩子面对批评,防御系统会做出不同的反应。

内心比较强大的孩子,会用攻击的方式作出防御,比如顶嘴;内心较脆弱的孩子就会把攻击挡在外面,显得自己不在乎。

比如妈妈威胁小刚不可以吃零食了,小刚就觉得,如果我根本就不在想吃零食,那不可以吃零食就不是一种惩罚了。当然,孩子自己并没有这么清晰地意识到自己的想法,这只是他下意识的反应。

2、妈妈容易心软

虽然小刚闯祸后妈妈很严厉的告诉他不能吃零食了,但是在小刚向妈妈道歉后,妈妈还是忍不住给了小刚一个小面包。

平时小刚耍赖不想写作业或者不想自己穿衣服的时候,妈妈都会有一些对应的惩罚,但是每次都是不了了之,因为妈妈抵抗不了小刚撒娇或是哭闹。

久而久之,小刚就对妈妈的惩罚无所谓了,因为他知道,妈妈到最后还是会心软。

3、批评太严厉或太轻

即使是温柔的批评和指责,在孩子看中,这表达出来的意思就是:我错了。

当家长对犯了错误的孩子进行严厉的批评时,孩子觉得家长站在了他的对立面,他就会像一只小刺猬一样竖起身上的刺来保护自己,拒绝听父母的批评,所以他就会觉得父母的批评无所谓。

如果家长的批评只是不痛不痒地一句“下次不可以了”之类的,不告诉孩子错在哪里,孩子意识不到自己的错误,不觉得自己犯了错,也会不在乎父母的批评。

遇到这种情况时,大多数家长都会被气得跳脚,觉得孩子犯了错还不承认,表现得那么无所谓。

我们该怎么做

首先,我们要用心去倾听,带着包容和理解去感受孩子的想法。

孩子在犯错以后,他们心里其实是知道自己闯祸了的,所以他会害怕受到批评。这时家长不要急于指责孩子,应该先安抚孩子的内心,让孩子知道妈妈不会责怪他,然后再告诉他怎么做才不会闯祸。

我们要相信孩子,孩子的内心世界就像一面镜子,我们从正面积极的角度去看,会看到积极正面的结果;相反,我们从消极反向的态度去对待他们,也会收到负面的结果。

然后要控制自己的情绪,把握好分寸。

当孩子闯祸后,不要立刻进行指责,可以给他自己一点空间,让孩子自己去思考自己的错误,等孩子想通了,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也会主动向父母道歉。

很多家长在孩子已经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以后,还是喋喋不休地数落孩子,甚至有的家长还会拿出孩子以前闯的祸来一起说。

我们都知道过犹不及的道理,当孩子已经意识到错误后家长只需要点到为止就好了,这样喋喋不休地指责孩子,只会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

再和孩子一起解决问题。

孩子闯祸后,家长还要尽力去弥补问题,免得造成更大的问题或者是损失。当然,像打碎花瓶这种事情就是没办法弥补了,但是打扫是一种避免问题变大的处理方式,如果没有及时打扫,人在走动的时候会带走玻璃碎片,然后造成一个小小的安全隐患。

最后,帮助孩子平复心情。

孩子在闯祸后心里也是很害怕的,所以家长可以站在孩子的角度和孩子进行交流,试着感受孩子的心情,用“我认为”、“我感到”等描述表达自己对这件事情的看法和感受,无形中帮助孩子换位思考,这样他就不会一直在自己的角度做出防御。

比如孩子打碎花瓶后,妈妈首先做的是打扫干净卫生,这一点是没错的,但是打扫完之后不应该丢下一句惩罚就走了,应该抱一抱孩子,告诉他妈妈知道他不是故意的,他只是觉得花瓶好看。如果孩子下次在遇到好看的东西,可以放在茶几上玩,也可以叫妈妈帮他拿,但是不要自己去拿了,这样很危险。

顶嘴和满不在乎就像孩子的一张面具,如果我们站在孩子的对立面,我们就永远没有办法看到面具后的孩子最真实的感受。

如果家长主动走到面具的背后,和孩子站在一起,告诉他,我能理解你,我也会帮助你。这样在孩子的心中,你们就是一起的,你们在共同解决问题,而不是孩子作为问题在被家长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