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方舟:饶了乖孩子吧,讨好的人生不会快乐

作者:萌芽研究所BUD 04-03阅读:4439次

又一个“别人家的孩子”出了故障。

前一阵子,青年作家蒋方舟在《奇葩大会》上说:自己这20多年来一直在「讨好」别人。

89年出生的她,7岁开始写作,9岁开始出书,23岁当上新周刊副主编,从小在学校当班长,高考被清华大学破格降60分录取,这样一个别人家的孩子,本应该自信满满,光环耀眼。

<<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

但是,她却在去年和朋友的一次聊天中,发现隐藏在自己身上20多年的“讨好型人格”

朋友问她,从小到大,你有和身边任何一个人产生过真实的关系吗?

什么是真实的关系呢?

就是你可以和这个人大声争吵,不顾形象,把自己最不堪的一面暴露出来。

蒋方舟愣了一下,她发现自己从来没有和任何一个人产生过这种真实的关系。

她说,印象最深的一次是和男朋友吵架,对方在电话里一直大声责骂她,但她却一直给对方道歉,说对不起说了整整两个多小时。

但是这样的道歉太过轻易,反而让对方感到很敷衍,挂了电话又一直打电话来。

她看到不断冒出的来电显示,吓得浑身发抖,就是不敢接电话,不敢跟对方说一句:你这样做,我很生气!不要再打了!

“即使在两性关系这样亲密的关系中,都不会表达自己真实的情绪,这很可怕。

当接触到讨好型人格这个词,并和自己对上号的时候,我觉得自己的人生观整个崩塌了,甚至怀疑自己前20多年活得是否正确。”

她这样形容自己当时的感受。

所以讨好型人格的人是什么样的呢?

非常害怕与别人起冲突

非常害怕让别人不高兴

非常在意别人对自己的负面评价

不懂得重视自己的感受

不懂得如何合理地表达自己的需求

不是因为他们情商高或者包容懂事,而是习惯性地牺牲自己的感受和诉求,去迎合他人,即使心里已经很不高兴了,也不懂得表现出来。

这样的人在生活中比比皆是,甚至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一点这样的时刻:

和朋友一起出去玩,吃什么玩什么,嘴里总是挂着“随便”;

穿了新衣服出门,总会战战兢兢的,别人一句调侃的话就觉得很窘迫;

一件工作总是要打磨得很完美才交付,因为不想得到上司的负面评价,却常常忽略了该重视的是用户怎么想;

为了得到父母、老师的喜爱,变得懂事又礼貌,所有考试都拼足了劲努力……

就像蒋方舟说,她自己也会把讨好型人格带到工作和日常生活中。

大学当电视台主持人、毕业后做记者的时候,她经常碰到这样的状况:

感觉一些老师、嘉宾说的是胡说八道的话,但她也会恭恭敬敬地说“您说得太对了,再给我们来一段呗。”

即使积累了很多不满和想要反驳的话,依然不会去表露自己真实的想法。

讨好型人格的人真的活得憋屈得要死。

从小到大,你都教我

讨好别人,压抑自己

我们传统成长的环境,都在教我们抑制自己的感受,甚至是不准察觉真实的自我,我们习惯了把“讨好”的行为合理化。

“别总是上姐姐那玩,会给别人添麻烦的。”

“你要乖,这样子才不会给别人看笑话呢。”

“不管发生什么事情都不能接受别人的帮忙,没志气。”

更早更早,隐藏在我们身体里的,是来自家人无意或有意的灌输。

父母可能潜意识里自我价值感也很低,不自觉地引导孩子去对比和看到别人的评价,而另一方面,父母又总是希望孩子懂事听话,只有乖孩子,才会被爱,被喜欢。

左手讨好,右手控制,但父母并没有意识到,这其实就是在教会孩子,放弃自己的感受,去听从别人的想法,因为“讨好别人是多么正常而合理的一件事情”……

知乎网友 @海明 分享自己的经历:

我小的时候,奶奶带我出去玩。

路过路边的糖果摊,奶奶指着说:“想要吗?”

我摇摇头说,“不想要。”

奶奶满意了,说:“这孩子最乖。从来不乱要东西。”

从心底来讲,小小的我,其实是想吃那色彩缤纷、酸甜可口的糖果的。

只是,“懂事”和“乖”,是那个年代对小孩子的最高赞誉。

我从心里模模糊糊知道,我“乖”就会让大人高兴。

于是,敏感的我把自己真正的感受压抑到了一边,努力做出那个“乖”的模样让自己讨人喜欢。

蒋方舟也在《圆桌派》讲起过自己的成长经历,小时候为了讨好妈妈,在妈妈面前表现“我是一个节约的好孩子”,她省下自己买早饭的钱,肚子饿了就去捡别人吃剩的东西。

你看,我们从小就学会了讨好别人,只是这个别人是自己的父母。

然而,这些乖孩子并不是真正的快乐啊,他们在自我慢慢丧失的过程中,压抑着自己真实的情绪,也许爆发,也许灭亡。

读者@简里里说:

我从小算是半个“别人家的孩子”。

我6岁读小学四年级的时候,我见到的每一个人都问我:

"你好聪明吖"“你学习累不累啊”“你妈妈教育你好好啊”。

你每次想张口说:

我觉得数学老师好讨厌,

我觉得同桌的裙子好漂亮,

我不喜欢吃咸菜。

大家都会说:哦……

“你好聪明吖”“你学习累不累啊”“你妈妈教育你好好啊”。

你忽然发现,这个世界跟你没有对话。

他们眼睛里面的你是个符号,是个刻板印象;

而你以为的、更复杂的,那个会伤心、会偷懒、会撒娇、会使坏的你自己,却消失不见了。

在“万众瞩目”之下,你惊奇地发现,自己变成了一个单薄的反光板。

你前面有刺眼的光芒,你自己却陷入阴影之下,在众目睽睽之下凭空消失了。

那个“保持自然状态的小孩”,会大笑、会伤心、会偷懒、会撒娇、会使坏,一旦消失,就很难再回来了。

父母未曾发现到,孩子是由于不安而选择服从,还洋洋得意地认为,自己教出了乖小孩。

而这些乖孩子长大后,不过是变成没有自信的大人罢了。

长大以后,我只感觉

生而为人,我很抱歉

我很喜欢的日本社会学家加藤谛三曾提出过一个观点,有的父母和孩子之间存在着一种“共生关系”,这种关系不是成立于爱对方,而是出现某个对象让自己的心理有所依赖。

比如,对于以自我为中心的父母,唯有孩子的表现值得骄傲,他们才会感到开心。

孩子从小就懂得生存的技巧,当他们发现,必须以“我很乖,我有用”才能得到父母的关爱时,他们就会这样选择这样的生存方式。

说出来的每一句话都是父母爱听的,每一个举止态度都是父母所中意的。

孩子学会戴着镣铐跳舞,而这个镣铐竟然只是父母的期待。

可怕的是,当他长大成人,周边的人事环境都改变了,他们也会以为要得到他人欢喜,只要自己及帮上忙就可以了,结果一头热地为对方奉献牺牲。

记得电影《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里,松子就是一个讨好型人格到极端的人,小时候因为家中妹妹长期生病,得到了爸爸全部的关注,她为了得到爸爸的注意,想尽办法逗爸爸开心。

松子和爸爸就是这种共生关系。

可是无论她做什么,爸爸都从来不会对她笑一下。

直到有一天,她对爸爸做了一个鬼脸,爸爸才笑了。从那以后,松子就学会了讨好爸爸的方式。

这个鬼脸直到成年后,她还在做,好像已经成为面部神经反应的一种了,随时随地都可以做,显得异常怪异。

长大以后,松子除了爸爸,也开始讨好其他人,在学校当音乐老师,被诬陷偷了钱,即使会被辞退,她也替别人顶了下来。

遇到喜欢的人,也是一次次地处于弱势的地位,为了维持关系,不停地讨好对方,又一次次地被抛弃……

最后,她一个人住在河边,望着回不去的家,不出门、不工作、不社交……把唯一一点希望寄托在电视里的偶像身上,直到垃圾塞满房间,被附近的熊孩子不小心打死。

她写在信纸上的,只有一句:生而在世,我很抱歉。

电影最后,松子唱起了这首歌“伸出双臂,踮起脚尖,就能够够到蓝色的天空…大伙们,再见了,明天再见吧…肚子饿了快回家吧…”

到生命的最后一秒,松子都在渴望童年的自己能得到爸爸的爱。

如果可以,我希望能

解开镣铐,自由跳跃

这些乖孩子的故事,让我一次次地反思,父母对孩子的爱到底是什么样的呢?

我们爱孩子,只是为了让孩子服从自己吗?

为什么有时候我们以爱的名义,却养成了一个伤痕累累的孩子?

等他们他们需要在长大后的时间里,往往要消耗多倍的力气,去修补自己。

蒋方舟发现自己的讨好型人格后,一个人前往东京待了一整年,不工作、不学日语,把自己放逐到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因为她没有任何社会关系,所以不必在意别人的评价。

后来回国后,她依然在克服自己的讨好型人格,在一次饭局上,她不满一个老师对她倚老卖老地说教,当下把那个老师骂了一通,然后摔门而去。

出了门以后,她马上打电话给朋友说:“我骂人了,骂人了,终于骂人了!”那一刻,她觉得自己释怀了一些。

可是,有多少人从来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讨好型人格?又有多少孩子困在这个牢笼里走不出来呢?

他们打心底里认为,自己不值得被爱,事事都逢迎投合。

陷于自己的纠结的孩子,内心永远无法成长,做任何事情都会捆手捆脚。

父母没能给予孩子心理成长所需要的绝对的保护,让孩子对生命、对周遭的世界抱持着根本的不信任感。

这种原生的不信任感,让孩子对今后的人生满怀恐惧。

养育两个孩子长大的过程中,我始终认可的一句话是,爱孩子也是一种能力。

在原生信任感里长大的孩子,父母传达出的往往是:无论你变成什么样,我都不会对你感到失望。

还记得伊索寓言中,北风与太阳的故事吗?

北风和太阳说,谁可以让旅人脱掉斗篷,谁就更有本事。

于是,北风就拼命呼啦啦地吹。可是他吹得越厉害,旅人的斗篷就裹得越紧。

后来北风不得不放弃。等太阳出来晒了一下,旅人就立刻把斗篷脱掉了。

有的父母是北风,有的父母则是太阳。

每个孩子的年幼时期,都需要得到父母紧密相连的爱,需要父母理解自己的心情,倾听自己的心声,如果父母让孩子感受到“照顾你让我心情愉悦”,加上举手投足间的温情传达,这些细微的举动,都会让孩子拥有坚定的安全感。

比起孩子长大后在社会上取得的功成名就,父母的笑容更能让孩子拥抱自信。

有安全感的孩子长大后不需要伪装自己来获得认同,他们会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

我很喜欢蒋方舟在奇葩大会上总结的那段话:

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价值,在实现这个独特价值的时候,他有可能是张牙舞爪的,有可能是笨拙的,但是如果放弃了去追寻自己独特的价值,去建造一个被人喜欢的人设,那他一定冒了非常大的风险。

因为,真的欣赏你的人一定欣赏的是你骄傲的样子,而不是你故作谦卑,故作讨喜的样子。

所以,当我们要求孩子做一个听话的乖孩子时,我们到底在要求什么?

希望我们都能按下暂停键,好好地想一想。

萌芽的话

改变“讨好型人格”,最终需要做的,是摆脱对他人赞赏和认可的依赖,并且自主去确认自我的价值和需求。

当孩子伤心的时候,你下意识脱口而出的话,是“哭什么哭,有什么好哭的”,还是“孩子你的伤心,我都在听”;

当孩子参加比赛落选的时候,你下意识脱口而出的话,是“你怎么又失败了,上次的教训没吸收吗”,还是“你经过努力的练习,已经取到很大的进步了”……

其实很多时候,影响孩子的更多的是亲子之间的沟通,以及父母和孩子的共振频率。

做了那么多年家庭支援,我一直都知道,当一个家庭出现问题之后再来调整再来改,里面要面对的困难和挑战,得成几倍长。

正因为如此,当我想做教育的时候,我真心渴望可以从最初的源头、起点,在可以预防的早期、在不至于无可挽回之前,能扎扎实实地陪伴大家走好孩子最初的那六年。

这也是我做“小芽启萌·优陪计划”的初心。这段时间陆陆续续发出关于优陪计划的进展,随着封测群的收尾,收到了很多朋友对这个产品的反馈,我也对这个产品越来越有信心。

陪伴看似简单,其实不易,为什么起名叫“优陪”,就是优质的陪伴,我希望“小芽启萌·优陪计划”能让每个家庭的陪伴更有意义,让每个孩子都能成长为Ta应该有的模样。

今天的文章,有没有触动到你的地方,把你的感受和想法在留言区里写给我吧。

留言我会选3位送礼物哦,4月9日(周一)文末公布获奖名单。

本文版权归萌芽研究所BUD所有

欢迎转发分享

转载合作请回复关键词 转载获取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