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都存在孤独与煎熬,愿父母常说:孩子,你慢慢来。

作者:芝士视频 04-07阅读:5538次

作者 | 夏惠娟

正文 | 1933 字 预计阅读时间 | 5 分钟

文中图片来源 | 网络

01

曾经在我们眼前哭泣着、微笑着、一天一天慢慢长大的孩子,他们将来的世界究竟会是什么样的面貌?

有一段时间我很羡慕龙应台的儿子华安,因为在他成长的岁月里,没有遇到过湍流,只有缓缓的水向着远方流淌。

龙应台无论是在《孩子,你慢慢来》里面描述华安会说话时的惊喜,还是《目送》里描述母子分离时的黯然神伤,或者在《亲爱的安德烈》娓娓道来两人之间的深情对话,不管是哪一种感情都能触摸到她的细腻,和心底的柔软,记录着一个母亲经历的喜悦和惆怅。

《孩子,你慢慢来》

她去买玫瑰花,老妇把花递给小孙子。小孙子惊喜又慎重地接过花,然而花枝太多,草绳又长,他的手又太小,小小的人儿又偏偏想打个蝴蝶结,手指绕来绕去,这个结还是打不起来。

小孙子的笨拙惹急了老妇,被骂了憨慢。而她接过话说让他慢慢来。

多好的一句慢慢来。

每次看到这一段都觉得华安一定是一个温暖阳光的男生,他的童年大概少有哭泣和被催促。

当我们还是个孩子的时候,我们也是慢慢地一步步走到现在,成长起来的。我们看见孩子吃饭慢了会着急,走路晚了我们也会着急,表达不清楚自己我们同样会着急。

我们习惯了成人世界里的步履匆匆,忘记了蹲下来从孩子的视角看世界。孩子的内心没有繁华绚烂,还不懂凋零枯败。他的目光所及之处全是都美好和新奇。

02

上个月闺蜜发微信说,跟老公因为工作的事情发生了点儿不愉快。原因是陪领导应酬,老公不喜欢。

我回复她,不如尝试换一份能融洽夫妻关系的工作,减少一些矛盾。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我建议她重拾自己的兴趣爱好,培养特长作为兼职谋生的手段。

每一个孩子都曾是一个花骨朵,他们总是需要经历足够的阳光和雨露,积攒了足够的能量才会骄傲的盛开在我们的视线里。

而我们看惯了娇艳的鲜花,只期待它盛开那一时的芬芳,总在忽略它汲取养分那段生长期孤独的煎熬。

03

前段时间去都江堰游玩,胖先森背着土豆,我们一边跟随讲解走走停停,一边感慨古人在建筑学上的智慧。因为一路临江,我倆就一路轮流抱着土豆。一直等我们走过夫妻桥,到了二王庙,觉得安全一些,才把土豆放下来。

那个时候土豆刚学会爬台阶,一看见台阶就无比兴奋。尽管我们已经走过台阶好远,他还是掉头跑回去数着台阶一个个爬上去。

眼看离中午集合的时间越来越近,我们担心如果让他就这么爬下去,我们一定无法按时到达集合地点。于是,我抱起他准备加速前行。

不料,他挣扎着想要下去。我便用力将他搂在怀里,告诉他我们要赶路了。他却哇哇大哭。

胖先森接过他,快走几步。然而,土豆却哭的更加厉害。父子俩都堵着气,孩子哭了一路。可是我们要赶路又无法满足他爬台阶的小愿望。

孩子回头看我时,委屈的小眼神里似乎在告诉我,妈妈,能不能跟爸爸一起等等我?

最后,土豆倔强的还是在我怀里睡着了,梦里似乎对爸妈依旧不满,还在不时的抽泣。

这件事对我的触动特别大。毕竟孩子不存在过错,他只是想练习自己刚习得的新技能,他不知道自己这样为何激怒了父母,无法得到父母的认同?

我们做父母,希望孩子能认同我们的观点,跟随我们的节奏,我们总是觉得他还是个孩子,理应服从我们的意识。

我们破坏了儿童意识里的自由和坚持,想让他们遵从成人世界里的规矩。我们总是焦急的工作焦急的生活,忽略了孩子是要慢慢成长的,他终究还是个孩子,踏不上我们的快节奏。

焦躁似乎成了我们的标签,我们始终匆匆前行,忘记了身后还有一双小脚丫,他拼命的追赶我们的脚步,连摔倒哭泣的节拍都加了速。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滴水石穿非一日之功。无论我们行走在哪里,记得蹲下来,弯下身子,等等孩子。

花开总有时,

静待花开。

- END -

作者简介:夏惠娟,土豆の麻麻,80后全职妈妈。爱美食,用爱俘获宝宝的心,喜旅行,不给宝宝童年留白;与胖先森一起,全心全意参与土豆的成长。微信公众号:超惠娃娃(chaohui-ba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