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为什么我想跟你谈“死亡”?

作者:鱼心理 04-08阅读:2991次

我是鱼博士,专治育儿难题

如果养育小宝贝时遇到了困难

留言给我,来者不拒

昨天,朋友向我提出这样一个问题。

由于要在清明节前返回新加坡,朋友一家决定提前扫墓。

一家人一起前往墓地,包括3岁的女儿。

到达墓地后,一想到马上又要离开,爸爸触景生情,留泪了,女儿看到后便安慰爸爸,并问道:“为什么爷爷要躺在这里,不起来?”

朋友说,“爷爷到天堂去了,人死后都会去那里,那里没有忧愁和烦恼,是一个快乐的地方。”

听完朋友的回答,他的女儿露出一知半解的神情。

在朋友女儿的这个年纪,她会认为爷爷只是暂时躺在这里,而并不懂得死亡是什么,它真正的含义。

早期有研究表明,儿童对死亡概念的认知发展分为三个阶段:

我们的文化背景下,“死亡”是一个不宜被提起的话题。

当我们还是孩子时,问到家长有关死亡的话题,

他们多半是敷衍几句就糊弄过去了,好像死亡离孩子很遥远,所以并不认为这个话题能和孩子扯上什么关系。

但事实并非如此,在对大班儿童进行问卷调查的研究中发现,89.5%的儿童会对死亡产生恐惧感。

所以,孩子从小对死亡的概念是有感知的,但又是模糊不清的。

在小朋友玩游戏的过程中,也常常会出现有关“死亡”的主题,比如会模仿动画片中的人物装死;在枪战类的电视剧和电影中把对方打死,被打死的人还会形象的摆个Pose,逗得大家哈哈大笑等。

其实孩子在幼儿的时候就开始在亲近和理解死亡这个话题,只是由于认知发展的限制,在每个阶段理解的意义会有所不同。

面对死亡,我们该如何向孩子解释?

死亡是一个很复杂的话题,当孩子向你询问“什么是死亡”的时候,不妨试着和他探讨一下。

死亡是一个生命走向终结的自然现象,就像他也是要从婴儿,到幼儿,到青少年,再到成人和老人,最后直至衰老,不动了,生命没有了。

不会再像活着的人一样,有生命力,可以做很多事情。死亡意味着这个人永远地从生活中消失了,永远将不会回来。

如果想念他,平时可以通过看相册、扫墓,缅怀一下,孩子和老人之间的回忆是抹不去的,只是他将永远的躺在地下。

知晓死亡,珍惜生命的美好。

给孩子解释“死亡”,可以让他从小更全面的了解生命、敬畏生命、爱护生命。

当孩子逐渐懂得生命的意义之后,他会更加的珍惜生命,进而不肆意地浪费自己的生命,他们的一生才能更好的发展,直至自我实现。

就像斯坦福大学教授亚隆在《直视骄阳》中说道:你越不曾真正活过,对死亡的恐惧就越强烈;你越不能充分体验生活,也就越害怕死亡。

当孩子真正的了解死亡之后,他更能学会主动地去把握生活,体验成长的奇妙。

这是对孩子进行的一场真正的生命教育,会逐渐地渗透、蔓延进孩子的心里。

孩子如果还很小,可以通过一起栽种植物开始,悉心栽培,等待植物从种子到发芽,再茁壮成长。在四季的变化中,体会开花、结果、凋零,熬过寒冬,走向春天。

让孩子享受生命带来的奇妙与启示。

年龄稍大一点的孩子,可以通过绘本来进行探讨和教育。如《再见了,艾玛奶奶》、《爷爷变成了幽灵》、《也有没有穿西装》、《外公》、《汤姆的外公去世了》、《一片叶子落下来了》等。

孩子的成长,是一次次的懂得与冒险,让孩子提早了解死亡教育,将会对生命做到最大的尊重,进而珍惜生命,善待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