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穷穷三代,这才是真正的富养

作者:富兰克林读书俱乐部 04-18阅读:4976次

父母向孩子传递的金钱观,将伴随孩子的一生。

作者:墨花(富书签约作者)

01

自小,我生活在江南水乡,父母的收入来自于手工活,家中经济水平一般,但也绝不贫穷。

我的父母继承了上一辈的传统美德,爸爸朴素节俭,妈妈精打细算。

可我从小却特别爱美,特别是读初中后,见到同学穿着时髦的裙子,多么希望妈妈也能给我买一条。

有时妈妈经不住我的央求,会带我去店里买衣服,当我兴高采烈地挑选新衣服时,妈妈总是望着价格牌,皱着眉,时不时地哀叹“太贵了”。

听到妈妈的叹气,我的激动少了一半,动作都慢下来了,觉得自己欲望太多,实在对不起辛苦的父母。

当我挑选完之后,妈妈就开始跟店家讲价,常常砍得太低以至于店家不想卖。

这时候妈妈就会使出杀手锏,拉着我就往外走。

这一招往往很有效,店家会急着拉住我们,说着“算了算了,拿去吧”。

说实话,当我拿到新衣服的那一刻,内心是复杂的,因为获得一件新衣服实在是有些艰难。

望着妈妈忧愁的脸,听着她说着“爸妈赚钱真的不容易”,除了愧疚还是愧疚。

大学毕业后,我找到了不错的工作,薪水足够自己开销。

但我却养成了这样的习惯:去超市购物,若有打折的就绝不买正价的;

逛商场看上一件令我心动的大衣,望着价格犹豫半天还是放弃了,于是花很多时间去找一件相对便宜的替代品,可心中始终是空荡荡的。

去年年底,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先生计划跟朋友们出国游一次,他邀我一起,我兴奋地答应了,还提前一个月请了年假。

可之后的日子,我变得坐立难安,担心这不会是一次愉快的旅行,因为有太多事放不下。

说到底还是因为钱,记得那天下午,我拿出纸笔,一项项地写下,旅行有可能让我损失的钱:

旅行费3万,旅途消费5千,若耽误工作影响年终奖2万,国外时差影响兼职收入1万……

算完之后,我瞬间决定“不去了”,一想到15天的旅行要拿这么多钱等价交换,我宁可放弃。

后来,先生遗憾地一人前往,我留守家中日日加班和照顾孩子,心中自然不快,忍不住找闺蜜诉苦:“我家先生满世界地玩,我在家中苦闷不已。”

闺蜜并没有安慰我,却说了这样一句话:困住你的是你的自己,是你对钱太敏感了,只不过旅行一次而已,哪能损失这么多钱。

我竟然无言以对。的确,我并不缺几万块钱,缺的花几万块钱去旅行的勇气。为什么我有能力赚钱,却无法花得开心呢?

直到有一天,我在心理学者李雪的《当我遇见一个人》这本书中看到这样一句话:

“若父母没有觉知,把匮乏感和愧疚感传递给孩子,那么孩子未来跟金钱的关系也将沉重而艰难。”

那一刻,我瞬间鼻子酸得想落泪。

儿时父母的节俭所带来的匮乏感,以及类似“爸妈赚钱不容易,都用来培养你了”这样的言语带来的愧疚感,一直伴随着我长大。

直到我工作后有能力去满足自己时,潜意识却一直停留在“我不能这么奢侈”“我不配拥有这么好的东西”这样的怪圈中。

当然,我并不怪父母,他们这样做并非绝对错误,只是他们的脑海中“赚钱真不容易,必须省着花”的念头已经根深蒂固。

02

在《当我遇见一个人》这本书中,李雪讲述了她小时候的经历,她出生于80年年代,物质条件跟身边人都差不多。

不过她爸爸却给了她富养的感觉,比如,她想要1块钱,爸爸就会给她两块,而不是八毛。

她想吃起士林巧克力,爸爸就满足她,可她咬了一口就觉得里面有一种奇怪的味道,觉得自己更喜欢德芙巧克力。

这样的经历,让她长大之后对物质一直保持着很好的品味,知道自己需要什么,不需要什么。

李雪说:“富养给予我醉心精神世界的自由。”

爸爸的富养让她感受到金钱是流动的,既要努力赚钱也可以愉悦地享受。

但她的一个朋友却有着截然不同的经历,这位朋友是个生意人,很能赚钱,但每当要顺利签合同的那一刻。

他必定坐立不安,要么忘记带材料,要么失约重要的人,总之必定要在出现危机后,努力去挽救,直到最后一刻才能顺利签约。

其实这些失误完全可以避免,但这位生意人每次都跟自己过不去。

他小时候妈妈的一句“赚钱哪有这么容易”,始终被他铭记,以至于他明明可以轻松赚到钱,却总要在无意识间把事情搞砸,才能符合妈妈的告诫——赚钱都很辛苦。

父母向孩子传递的金钱观,将伴随孩子的一生。

若父母传递的是沉重和匮乏,孩子日后会把金钱看得太重,即使赚了很多钱,却无法安心地享受金钱带来的快乐。

03

在《人民的民义》这部电视剧中,赵德汉是国家部委项目处处长,看上去非常节俭,他的晚饭是一碗炸酱面,出门骑的是电瓶车,每个月只拿出300元孝敬老母亲。

谁能想到,这样的人竟是一名贪官,虽然住在老破小的房子里,却有着一间大别墅。

别墅并没有用来享受生活,却用来存钱,冰箱里、墙里、床上,全都是一叠一叠的现金,被搜出整整2.3亿的现金,甚至烧坏了6台点钞机。

这么多的钱,赵德汉每一笔都记账,却一分钱都不敢花。

若往他曾经的经历去挖掘,一句“我们家祖祖辈辈都是农民,穷怕了”透露了他内心深处对钱的渴望。

因为小时候没有被满足,没有体验过金钱,对钱渴望至极,但真的拥有很多钱之后,却没有花钱的能力。

当查案人员搜出全部的现金之后,赵德汉蹲在地上抱头痛哭,来不及享受,却要去蹲大牢了。

“我没觉得钱哪里好,但我喜欢闻这个味,”赵德汉此刻才梦醒,却后悔不已,连他自己都不知道要这么多钱干什么。

这恐怕是“穷怕了”这种扭曲的金钱观所带来的扭曲行为——贪污腐败。

雨果说:“没有比金钱更能腐蚀人心的了。”

但如果每个人对待金钱都有一颗平常心,世界上每天都在发生的无底线的欲望、奢靡和贪污就会少很多。

04

作家莫言小时候家里很穷,常常吃了上顿担心下顿。有一次中秋节,家里难得吃一顿饺子,每个人都只能吃一碗。

当一家人开心地吃饺子时,一个老人前来乞讨。

莫言起身拿了半碗红薯干给老人,没想到老人不领情,还愤愤不平地说:“我是一个老人,你们吃饺子,却让我吃红薯干,你们的心是怎么长的?”

儿时的莫言听了后气急败坏地说:“我们一年也吃不了几次饺子,一人一小碗,连半饱都吃不了,给你红薯干就不错了,你要就要,不要就走。”

这时,他妈妈走了出来,把莫言骂了一顿,还端来自己的饺子给了这位乞讨的老人。

在最艰难的时候,还可以分享给别人,这是对人性的考验,这样的金钱观,无疑让小时候的莫言身心震撼。

虽然身处贫穷,可内心却是富有的。在往后的岁月里,妈妈对待贫穷的乐观和愿意分享的精神,被莫言铭记在心,写进小说中。

若不是有这样的母亲,或许今天世界上会少一个诺贝尔文学奖获奖者莫言,多一个爱赚钱的生意人莫言。

所谓富养,并不是父母给了孩子多少钱,给孩子买多贵的衣服,给孩子补充多少的营养,而是在于心的富养。

05

真正的富养,是培养孩子正确的金钱观。

当孩子的欲望父母能够满足时,便尽力去满足他。

因为只有被满足过,孩子才不会在看到一碗米饭后,像一个饥饿的孩子,死死抓住把自己吃到肚子撑;

他也不会不敢吃,害怕吃完就没有了,他会一口一口慢慢享用,既是享用这碗香甜的米饭,也是在享受愉悦的生活。

当孩子的欲望父母实在无法满足时,父母不必为自己不够富裕而感到抱歉,更不要对孩子说“你不该拥有这些”,而是要诚实面对孩子。

“你想要买的玩具很漂亮,但是妈妈的钱不够了,我要用来买今晚的晚餐。”

当孩子的愿望被满足,他会乐于享受生活,当孩子被父母告知因为别的原因无法满足自己的愿望。

他也不会有“我配不上好生活”的念头,反而会更加努力日后去实现自己的愿望。

所谓身穷穷一时,心穷穷三代,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若父母将内心的贫穷感传递给孩子,孩子即使有赚钱的能力,内心也是匮乏的。

而父母将内心的富有感传递给孩子,那么即使孩子在平凡普通的生活中,依旧能过上精神富有而自由的日子。

作者简介:墨花,富书签约作者,90后辣妈,白天上班,晚上码字,视读书为人生一大乐趣,喜欢专研婚姻育儿、自我成长,擅长把困惑和喜悦都写进文字,传递力量和温暖,简书@墨花。本文首发爸妈精读(ID: shenduwenhu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