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做出这3件事的话,孩子长大后大多会变得很无能!

作者:齐丽娟 04-20阅读:4381次

日本作家伊坂幸太郎说:“为人父母居然不用经过考试,就觉得真是太可怕了。”为人父母没有岗前培训,没有考试、复试,每个父母在育儿方面都是新手。睿智的父母懂得精神教育,而有些父母培养的孩子却会懦弱无能。

一、讨好型人格培养

讨好型人格在生活中真的很吃力,而这种人格都是父母在无意识之间灌输给孩子的。

“你在不好好听话,就把你送给别人了!”

“你把饭不吃完,就别想去外面玩了。”

“快睡觉,你再不睡就把你送给别人了!”

无论处于哪个年代的人,类似的话我们多多少少都听到过,这种威逼利诱的方式导致事件本身就失去了其本该存在的意义,比如吃饭会长高,睡觉能养精神等等。父母这种恐吓、利诱式的教育,容易导致孩子屈从于这种威压之下,从而学会讨好家长。

孩子如果是有讨好型人格,那么功利性将会偏重,在以后的为人处事中得不到大家的尊重,而且会因为太在意别人的看法而迷失自我。

二、无理性性格培养

我们都知道,每一个熊孩子的背后,必然有一个熊家长的存在。父母不讲道理,培养能够出来的孩子也大多蛮横无理。

霸道无理的父母会在无意识间向孩子灌输自私意识,不为他人着想、没有团队意识,从而导致孩子太过自我。有的家长可能不觉得自己是个霸道无理的人,即使自身不无理,对孩子太过放纵的话,孩子也会养成无理性性格。

经常说“TA还只是个孩子啊”的家长,最容易养成孩子傲慢无礼的性格。

三、极端性人格培养

孩子性格极端,要么整天阴沉,要么永远轻浮,都是由于父母过度表扬或者过度否定造成的后果。

有些家庭主张鼓励式育儿,却掌握不了孤立的尺度,无论什么事都会鼓励、都会表扬,从而导致孩子对自我认知出现偏差,养成浮躁的性格。另外一些家长奉行“棍棒之下出孝子”,什么事都会批评孩子。虽然这种家长本意是让孩子戒骄戒躁,可是表达方式存在问题,从而导致孩子丧失信心。

孩子具有极端性人格,主要原因就是父母的教育方式过于极端。

齐丽娟有话说:

我们在儿童教育中,凡事都要合情合理,要让孩子具有存在感,并且清楚自己存在的价值。

幼儿教育中最忌讳的是一味表扬,否则当有天孩子发现自己并不是超人的时候,将会是摔得最惨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