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岁男孩公交车上被打事件,孩子的养成教育应从3岁开始

作者:二胎全职妈妈亲子 05-06阅读:2296次

从视频中看出,小男孩踢了小伙子三下,虽说没有攻击性,但小孩子这动作不友好,很令人反感。被激怒了的小伙子,接下来一系列武打动作,直接一个背摔,然后猛踹小孩子头部。

一个小孩子,乱踢人,尤其是挑衅一个比他强大很多的成年人,毫无惧怕的一而再再而三做出令人反感的动作。这个孩子表现熊的一面,体现了家庭教育的不到位或者缺乏。父母家长对孩子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应该是非常不到位的。古话说“3岁看大,7岁看老”,从3岁开始,对孩子进行养成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

“养成教育”就是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既包括正确行为的指导也包括良好习惯的训练,还包括语言习惯、思维习惯的培养。于人的一生而言,任何知识都可以日后通过继续教育、终身教育去弥补,唯有人格的养成是从小培养并且基本定型的。幼儿期是形成性格的最关键时期,习惯、语言、技能、思想、态度、情绪都要在此时期打下坚实的基础。幼儿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学会做人的道理,再加上以后学到的课本知识,将以社会公认的道德规范和礼仪规范接触社会,健全的人格便已自然而然的形成。

养成教育的主要内容有:

1)良好的道德习惯――道德习惯是指在道德意识支配下出现的较为稳定、持久的道德行为。现如今,很多家长过多满足幼儿的物质需求,而忽视孩子品德的养成教育:溺爱、娇惯、纵容,使之形成“以我为中心”意识,养成任性、执拗、自私的个性。 多读三字经、弟子规等国学,是培养孩子良好道德习惯的很好方法。

2)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习惯是指在学习过程中由于多次重复和练习而巩固下来并变成内心需要的行为方式。 培养幼儿喜欢阅读、勤于思考,善于观察、喜欢提问,乐于动手、积极动脑的习惯,使幼儿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3)良好的生活习惯――生活习惯是幼儿每天日常生活中表现出来的有关饮食、起居、卫生、消费等习惯。 这些良好习惯的养成是孩子生存发展的需要。

4)良好的劳动习惯――劳动习惯是指幼儿在日常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热爱劳动,积极参加劳动,并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的行为习惯。


5)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幼儿的文明行为,文明语言、文明衣着、文明的人际交往习惯以及安全意识和安全自护能力。从小注重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能更好地为幼儿全面健康发展打下良好的素质基础。

著名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曾经指出:“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希望父母重视孩子的养成教育,言传身教,从我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