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必须要教给孩子的这4个字,你做到了吗?

作者:变身妈妈 05-08阅读:3809次

文/鱼说

1

五一假期,网友“上帝之鹰_5zn”在微博上发布的一段视频引起网友热议。视频中,在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前,一群大大小小的儿童不停把地上的鹅卵石投入水池中打水漂玩耍,身后一位母亲兀自站立,无动于衷。

很多网友都说孩子没错,纷纷把矛头指向这当妈的。更有网友揭示馆内那些鹅卵石代表的是遇难者的森森白骨,扔鹅卵石对亡者大不敬!

然而,也有网友为这当妈的找托词,认为她意识不到在纪念馆玩耍有何不妥。但是,纪念馆门口那“遇难”二字终归是看得懂的,自己所处什么地方也终归是知道的。

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是什么地方?是让人们铭记日军侵华造成30万国人罹难的地方,它的代名词是伤痛、惨厉和警示。在这样一个充满公祭仪式感的地方,且不说家国情怀,就说面对遇难同胞的安息地,嬉戏玩闹是对生命的极不尊重。

说到底,这位妈妈缺乏对生命的敬畏。

2

孩子的天性都是纯良的,但这份纯良仍需要妈妈悉心引导。

我家大宝一岁多的时候,对地上的小昆虫很感兴趣,但末了往往一脚踩上去,把虫子干掉。这个时候奶奶就拍手称快,说孩子厉害。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没有道德观念,也缺乏同理心,最需要家长的正确引导。所以,我没有批评他,而是说:“虫子也会痛的,踩死了,它就不能回家找妈妈了。”

大宝立刻就懂了,再看见小昆虫的时候便不复伤害,还对它说:“回家,找妈妈。”

大宝长到三岁多,从来没有过撵猫斗狗的行为,看到别的小朋友欺负小动物还会上去制止。

一次,我带他在小公园里玩,一群小孩在玩一只鸭子,先是故意把它绊倒取乐,然后扭它的脖子和脚,小鸭子痛得嘎嘎直叫,小孩们却乐得哈哈笑,动作幅度还越来越大。大宝看到后马上冲过去,指着他们大叫:“你们这样是不对的!”

那几个小孩看大宝比他们小,站起来推攘大宝,大宝也不怕,还是坚称:“不能欺负小鸭子!你们是不对的!”

眼看就要发生打架,不远处的两位妈妈才招呼两声不要打架。

小孩们狠狠瞪大宝一下,变本加厉折磨小鸭子。

教育自家孩子是妈妈的事,我去与那两位妈妈交涉,让她们制止这种虐待生命的行为,她们却不以为然:“小孩子玩玩而已,大惊小怪。”

最终,妈妈们把孩子们领走,把小鸭子弃在地上。大宝把小鸭子抱回家养护,第二天它却还是死了。大宝既伤心又愤怒,“他们太坏了,要警察叔叔把他们抓走!把他们打死!”

我耐心劝导:“他们害死小鸭子是不对,但是把他们打死也不对。他们也是生命啊。”

大宝疑惑地问:“人是生命,小鸭子也是生命。他们害死小鸭子,不应该受到惩罚吗?”

这个问题我暂时无法与他探讨,但他能够把生命视为平等,已经足够我欣慰。

那些对生命缺乏敬畏之心的家长和小孩,不正是把自己当成世界的霸主了吗?伤害一只弱小的动物可能构不上违法,但绝对不只是没有爱心。他们为什么不敢打大狼狗?说白了还不是恃强凌弱、歁软怕硬?这种不尊重生命的行为不制止,发展下去就可能击穿道德底线。

3

近年来网上屡传虐猫事件,手段残忍令人发指,而由儿童实施的虐猫事件更是令人震惊。与之同时频频传出的,是校园凌弱视频。

16年4月,湖南女生在不到100秒视频中被牚掴32次;5月,日照五莲一中一名中学生被同学殴打,几十人围观;17年四川一未成年女生被同龄人扒衣拍裸照,拍照者微笑比出“剪刀手”……其中甚至还有殴打致死的事件。

这些事件大多有一个共性,施害者以被害者的伤痛为乐。

这与那些小孩欺凌小鸭子何其相似!只不过他们施虐的对象从小鸭子变成了小猫、变成了人!

是什么让他们这些欺凌生命的行为最终击穿道德底线?是他们自身的肆意妄为,更是他们成长过程中,他们身后那些如虐鸭小孩妈妈般的父母们,他们对生命的漠视和缺乏敬畏。

尤瓦尔·赫拉利在《人类简史》中说:“人类其实是一种没什么特别的动物,智人优于动物之处,在于智人可以构建共同的‘想象’。”

对生命的敬畏感属于人类共同的“想象”,它能时刻提醒我们,人只是茫茫宇宙中诸多生命中的一种,我们相互依存生活在地球上,享受生命赠予我们的种种美好体验,我们感恩这自然的馈赠,珍惜这宝贵的存在。这种想象让人类得以文明而有尊严地活在地球上。

法国学者史怀泽说:“当一个人把植物和动物的生命看得与他的生命同样重要的时候,他才是一个真正有道德的人。”

在亡灵的墓碑前献一束花,保持肃穆静默;在马路上遇到一只过马路的小鸡,停车耐心等待它穿过;不遗人力物力搭救一只爬到树上下不来的小猫……这些,都是人类共同构建的对生命的尊重。

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新书字典》的修订版本已经删除了如下内容,比如:“狸:毛皮可制衣物”;“鹌鹑:肉可以吃”;“鲳:肉细腻鲜美”……这样的改动同样是基于对生命的尊重。

去年9月份那辆从上海开往西安的高铁列车,为救一名大出血的孕妇,列车长宁威当机立断让疾驰中的高铁临时停车,这更是对生命的高度敬畏。

对于一个孩子来说,最能让他产生对生命敬畏之心的,就是十月怀胎生下他的母亲。

母亲,不仅是塑造孩子生命的那个人,更应该是给生命赋予神圣意义的那个人。

在孩子第一次踩向地上的蚂蚁时,及时对他说“不”,告诉他,谁都没有随意剥夺别的生命的权力。让孩子懂得什么是敬畏生命,行有所止,这是除生命之外,母亲馈赠给孩子最珍贵的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