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木分享】父母要学会欣赏自己的孩子

作者:积木宝贝合肥绿地中心 05-12阅读:1112次

4岁以下的孩子,

如果总听妈妈说自己不如邻居及同事的某个小孩,

心理压力会增大,

会有被抛弃的恐慌。

而当孩子渐渐长大,

意识到自己再不合妈妈的意,

妈妈都无法抛弃自己时,

向上的动力也会消失,

这个时候孩子就会变得疲沓,

任何批评都无法触动他。

然而,

在现实生活中,

大部分父母都会随意选择评价标准,

盲目比较,

对孩子求全责备,

导致孩子在变乖听话的同时,

也丧失了个性,

丧失了自我。 那么,

做父母的看到自己的孩子不如别人家的孩子优秀,

又该怎么做,

如何才能不拿自己的孩子和别人作比较呢?

保持一颗平常心

父母应该从内心深处杜绝“攀比孩子”的想法,

不要用别的孩子作例子来给自己孩子压力,

要用一颗平常心来对待孩子暂时的不足,

对孩子多一些鼓励,

多一些赏识。

良好的教育意识与能力应该成为每一位家长的自觉追求。

看到孩子的进步父母应该学会全面看问题。

比较有两种,

一种是横向比,

一种是纵向比,

看孩子的进步,

不仅要横向地看孩子和别人的差距,

更要纵向地看孩子比从前取得了哪些进步。

家长不能用学习上的进步来牺牲孩子的成长,

盲目攀比的结果是孩子的个性消失,

甚至是个性的扭曲。

承认孩子间有差异每个孩子的性格和特点都是不同的,

许多父母喜欢把自己的孩子跟别的孩子进行比较,

而且总拿自家孩子跟别的孩子的长处相比。

这样做实际上是忽视了孩子之间的差异,

父母应当接受并承认孩子之间的差异,

帮助孩子学会取长补短。

而且,

当父母看到自己的孩子和别的孩子有差异时先不要着急,

这种差异未必就是差距。

孩子跟别人的差异性往往是其个性形成的开始,

其实,

这种差异更需要父母来加以保护。

此时,

父母的正确态度是,

根据自己孩子的特点进行教育。

例如,

自己的孩子脑子迟钝一些,

教育孩子笨鸟先飞,

多卖些力。

孩子有了进步就应该鼓励。

只要孩子付出了努力,

已经尽其所能,

父母就不要对孩子提出过高要求,

这样的教育就是成功的。

尊重孩子的天性父母要尊重自己孩子的天性,

不要盲目跟风,

人家孩子学这个我就让自己的孩子学这个,

人家孩子上北大我就让自己孩子上清华,

这样的做法都是不可取的。

其实,

做父母的只有找到适合自己孩子的发展道路,

按照孩子的天性去培养他,

孩子只有按照他自己的规律去成长的时候,

他才可能获得幸福和成功。

培养孩子的个性父母应该认识到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

和其他人没有太多的可比性。

学习别人的优点固然重要,

但是,

培养孩子的个性更重要。

相信孩子,

解放孩子,

首先要赏识孩子。

现在父母教育孩子的心理有些错位,

不是用赏识的目光去看待孩子的优点,

而是用挑剔的眼光找孩子的毛病。

最可怕的是,

用别人家孩子的长处去比较自己孩子的短处,

越比较越觉得自己的孩子不如别人家的孩子优秀。

其实,

你的孩子就是你的孩子,

没有必要总去和别人家的孩子相比,

只要你的孩子今天比昨天进步,

你就应该祝贺他。

所以,

父母要学会欣赏孩子,

不要总是拿自家的孩子与别人的孩子比较,

孩子之间是无法比较的,

父母要让孩子保持自信!

不论如何,

父母都要鼓励孩子在生命的交响乐中演奏属于自己的乐章。

这是孩子潜能最大化的重要通道,

也是孩子自信最大化的源泉,

更是使孩子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

父母要知道任何此类比较都是有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