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珠海市启雅幼儿园的大门,一顶巨大的、五彩缤纷的遮阳天篷呈现在我眼前。巨大的幕布上被满满喷绘上了孩子们的作品。珠海是一个阳光明媚的城市,湿热的亚热带季风常从海上吹来,有时会雷电交加、大雨倾盆,因此有一个既敞亮又有遮阳遮雨功能的天篷,对教师和孩子们来说真的是非常有必要。而美术老师张笑将留存在幼儿园的200多幅孩子们的画作,化为了一件色彩斑斓的衣裳,铺展在了幼儿园的上空。
进门处的遮阳篷
清晨,家长们在这里和孩子们道别;白天,孩子们在天篷下面奔跑嬉闹;傍晚,老师们在天篷下面运动健身。孩子们用线条和色彩描绘的梦想和故事,以这样的方式铺展在了幼儿园的天空,日夜陪伴着孩子和老师们。
据介绍,这上面还有15年前幼儿园孩子的画作呢,他们现在都已经长成大姑娘和小伙子了吧,他们会为儿时的自己骄傲吗?他们会带心爱的人来看自己的童年吗?他们会在这个时光隧道中遇见记忆中的那个自己吗?我相信,那一刻,幼儿园已不只是一个通常意义上的教育机构了,而是一个散发出生命光芒的华邦之地了。
著名的建筑师马克·杜德克曾说,儿童建筑应该是一场未完成的叙事,她应和孩子同生共长。由此我感悟到,一所刚建好的幼儿园,就如一个新生儿,一切都刚开始。这个儿童生长的空间会随着生命个体在其中的生活而逐渐丰富和变化。是的,她就是一个生命体,生长着,氤氲着,舒展着。
当我们有意识地将生活在其中的生命个体的成长印记留存下来,让它成为这个空间的一部分,这个空间就拥有了时间的属性,就具有了延续和超越的功能。她与这个空间实用功能的完美结合,又体现出一种极强的现代精神和人文关怀,人们不能不为这样的艺术作品而感动。
接下来,我走进了幼儿园的美术工作坊,我又看见了“时间”。在这个由不同质地、色彩、形状的自然物和造型材料围合而成的空间里,摆放着一排排整齐的工作台。给人带来强烈视觉冲击的,是这一排排色彩斑驳的台面,以及台面上那一排也是色彩斑驳的颜料罐。
孩子们的美术工作台
时间老人似乎就站立在那,注视着每天一群群可爱的孩子们奔走进来,在工作台上涂抹。他看着一个又一个画面和故事在这里诞生,色彩的余光则一天一天积淀到整个台面。千万次画笔的压蘸和舔舐,又使颜料罐在不断流淌、堆积、干涸过程中成了色彩的“溶岩”,蔚为壮观。
色彩的“溶岩”
这是一个诞生艺术家的地方,每个走进来的孩子显然从来不必担心弄脏纸张和台桌,他们的心神不必放在遵守“卫生”的要求上,只需全部放在创作上。当激情来临,当想象开始驰骋,即兴的涂抹和挥洒不是最正常的吗?孩子的手臂和手指不恰恰应有自由的挥动方式和节奏吗?因此,这样的“脏”和“乱”正显示着孩子们的艺术天性和生命活力!
张笑老师告诉我说,最老久的那张工作台面还不在这里呢。10多年前孩子们抹上第一笔色彩的那个工作台面已经被他揭下来了,连同那上面布满斑驳的笔触和凝固着色彩“溶岩”的颜料罐,被制作成了一件艺术品,这件艺术品还参加了珠海市幼儿园艺术作品展呢。
这会儿已回到幼儿园,被挂在了楼梯的侧墙上,成了永久的纪念了。懂得欣赏这样的艺术作品的人,一定是懂得童心的,一定是懂得成长的,也一定是珍惜生命的。这真是一份来自时间的礼物,是童心和成长赐予幼儿园的光彩和荣耀。
参加了艺术展的工作台
毋庸讳言,当下还有不少幼儿园的美术区域或美术活动室仍然在对幼儿提出“不能涂到纸张之外”“不能弄脏桌子”“保持衣服干净”之类的要求。大人们总是希望孩子能保持这里的整洁,宛如没有被使用过一般。
可是,当我们一次又一次将这里的空间恢复到崭新齐整的状态,一次又一次将孩子限制在不能弄脏、不能弄乱的桎梏里,我们实际上是在取消时间感,取消孩子的成长。这样的空间也许看上去是整洁的,却是空虚的、无生命活力的,它只是一个容器的存在,一个物质的外壳,没有与活生生的人的联系,没有连接过去和未来的可能,没有诗与远方。
在人生很多美好时刻,我们都希望时间停驻,虽说逝者如斯,难以重返,但我们可以留下这其中种种的成长印记,让她成为物理空间的一部分,滋养和生发我们的未来。如果说这也是一种环境教育,那么孩子在其中获得的不是确定的知识或技能,而是与历史的关系、对可能性的理解以及对未来的信心和勇气,也正是这样一种场所或空间,让成人和孩子、在场的和不在场的、曾经的和未来的,都能诗意相遇、共同感受。♥
配图/黄进
图文编辑/周珊
⊙作者:黄进;单位: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文章版权归《幼儿教育》所有,欢迎转发朋友圈,如需转载请后台输入“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