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经看过一本书《心理营养》,里面有一段生动的比喻:如果我们打算养一株植物,首先要了解的就是这是一种什么样的花,要用哪种肥料,需要多少阳光多少水。其实植物的天性是各不相同的,有一些喜欢阳光的暴晒,有一些却需要躲避烈阳;有一些植物需要吸收大量的水,而有一些呢,浇水大多反而会枯萎。
这其实和我们养育孩子的道理是一样的。我们需要学习如何发现孩子的特别之处,他在哪方面更有天分,又在哪方面容易出现问题。有天分的方面就要多鼓励,给他充分展示的机会。而在容易出现问题的方面,给他及早的引导。
一、什么是气质
气质,是孩子出生后最早表现出来的较为明显而稳定的个性特征,气质是天生的,具有稳定性、持续性、连续性。
比如,有的孩子晚上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入睡,而且睡前哭的很凶,这个行为特征是从出生就开始的,那么这个就是稳定的个性。
但,还有一些孩子,从出生就特别的乖,很少哭闹,性格非常的平和。可是到了1岁之后开始的变得急躁,不高兴了就各种哭闹,那这样的就不是气质带来的,很可能是养育方式带来的。所以,看孩子的气质类型需要追溯到出生后一直有的那个状态。
二、气质的9个维度
美国心理儿科医生托马斯和切丝在1956年组织了一个研究组,对115名婴儿进行了长达20年的追踪研究,提出了孩子气质的9个维度。1977年出版的《气质与发展》一书中对于托马斯的气质理论作了比较详细的介绍。总结起来,托马斯的气质研究主要从9个维度进行判断。
01活动水平
指的是儿童活动时限与不活动时限的比例。婴儿时期就能看出显著的差别,有的婴儿在不睡的时候都会一直动不停,而有的婴儿则会一直很安静,甚至让人忽略他是睡着还是醒来。
02节律性
节律就是规律,指的是身体各项功能活动的规律。有的婴儿在出生后很短时间就形成非常明确的规律,什么时候睡、什么时候醒、吃喝拉撒等都容易掌握规律,而有的婴儿则表现得没有规律,抚育者对他们的行为较难预测。
03注意的转移
指的是儿童根据环境刺激改变行为的程度。从婴儿期开始,有的儿童在哭的时候比较容易被安抚,而有的则很难转移注意力,不好安抚。
04趋避性
指的是儿童对环境中的新事物做出趋向或退缩的反应。比如有的儿童很容易接受新事物,对陌生人感到好奇,会做出微笑或探究的反应,而有的儿童面对新事物或陌生人时的反应是害怕和退缩。
05注意的广度或持久性
指的是儿童从事某种活动时稳定注意时间的持久性。比如有的婴儿拿一个玩具能够翻来覆去地玩很久,而有的婴儿很快对手中的玩具失去兴趣。
06适应性
指的是儿童对环境中的变化能否很快地适应。有的婴儿对环境的变化最初可能不太适应,但很快就习惯了,但另一些婴儿却在较长的时间后仍习惯不了,表现出紧张不安和啼哭。
07反应强度
指的是反应的能量水平。如有的婴儿哭也大声,笑也大声,而有的婴儿反应会被形容成小奶猫,声音小而细嫩。
08反应阈限
指的是能引起婴儿反应的最小刺激强度,即我们日常所说的敏感度。有的婴儿反应阈限比较高,对于环境中声音、光线的变化不太容易察觉,而另一些婴儿则比较警觉,环境刺激的一些小变化容易使他惊醒。
09心境质量
指的是儿童持续的情绪状态是欢乐高兴的时候多,还是不高兴的时候多。有些婴儿在游戏时或与别人交往时经常面带笑容,欢乐开朗,而有的婴儿则经常啼哭,情绪紧张。
三、如何在气质与发展之间取得平衡
虽然孩子的气质是天生的,但仍然会适应环境的改变,而如何了解孩子的气质,才能够因材施教呢?这和每个父母本身的气质和教养方式有关,而且非常的关键。
气质是天生就有的,就是对内,对外刺激的反应方式,没有好坏之分。对于不同类型的宝宝,就要采取不同的对待方式。比如活动量高的宝宝,就要特别注意游戏时的意外发生。同时培养宝宝的规律性,多鼓励,少指责。活动量少的宝宝,要多鼓励动态的活动,建立固定的户外活动时间,多找一些能够让宝宝动起来的游戏。再比如,对于趋避性高的宝宝,由于本身性格大方又容易接近,就可以多加强教导孩子如何分辨危险,建立危机意识,必要的时候应该给适当的限制。比如,不要随便给陌生人家的地址和电话之类的。对于趋避性低的孩子,要多给他一些鼓励和赞赏。
总而言之,我们了解孩子的气质类型,是为了更好地了解孩子的特点。帮助他们学会与人沟通的方式,让孩子能够更好地扬长避短、适应环境和社会,以求更好地发展自己的特长。
了解宝宝的气质当然是越早越好,这样我们就可以尽早根据自己孩子的气质类型,从日常生活的细节入手开始因材施教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