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家长意识到孩子用哭来“威胁”爸妈时,最好这么做

作者:童之梦 06-11阅读:5240次

哭是人类重要的情感表达方式,越长大哭的次数就越少。在我们还是孩童的时候,哭似乎是每天要进行的锻炼一般,可渐渐地这哭,就变得不纯粹了。

母婴店里一个不到2岁的小女孩赖在地上嗷嗷哭,不远处的妈妈不动声色地站着,哭了好几分钟,小女孩见妈妈无动于衷,便扯着嗓门哭得更凶猛,这时,不出意料,神助攻出现了,娃她爸过来抱起了她,爸爸一边瞪着一旁站着的妈妈,一边安抚着自家娃说“你不哭,爸爸就给你买。”

听到爸爸的话,小女孩哭声戛然而止,拿到心仪玩具的那一刻,她裂着嘴巴开心地笑,那表情看似带着一丝胜利的味道。

妈妈走过去小声地跟爸爸嘟囔:

“你这样惯着,我怎么教孩子!”

“给孩子买个怎么了,这么多人哭着好看吗?”

“你就依着她,你看看她现在的样子,骄横……”

“小孩子都这样,大了自然会懂事。”

……

两人不欢而散

曾看过一本书,说孩子的哭是呈波浪式,作者把孩子的哭分为5个阶段:大声的哭——小声的哭——凶猛的哭——小声的哭——结束哭。

大部分的父母会在第三个阶段(凶猛式的哭)妥协。

这五个阶段解释成可理解的话是:先哭出来试探你,如果他的哭没有得到回应会渐渐变弱,然后会再次发起攻击变成凶猛式的哭,这时候是关键时候,你妥协了就输了,你坚持了,孩子也会见好就收,自己结束哭闹。

父母的反应至关重要,如果父母的管教意见不一致,会让孩子钻到很多的牛角尖,久而久之,孩子会变本加厉地以哭来操纵父母,以此博得更多的要求。

孩子用哭来威胁你,妥协你就输了。

心疼孩子,舍不得让孩子哭,听到孩子哭自己就难过,是正常不过的。

但孩子哭,真的代表孩子是伤心了吗?

孩子的哭,可以分为三种:

第一, 为了宣泄情感。

第二, 把哭作为达到目的的手段。

第三, 在遇到问题时不会解决,用哭来解决。

为了宣泄情绪的哭,我们大可不必急着制止。哭是发泄情绪的方式,成年人需要发泄,孩子也会有情绪宣泄的时候。

第二种把哭作为达到目的手段。就像上文中的小女孩,对于这种哭声,我们可以尝试这样应对:

1. 温柔地拒绝。抱着孩子对她说“我知道你很想要那个玩具,妈妈也想给你买,不过妈妈今天是来买牛奶和零食的。”让孩子知道,妈妈很爱你,但是今天的目标是买牛奶和零食。

2. 将孩子带离玩具。如果孩子哭闹不止,还影响了旁边的人,把他抱走去到另外一个地方,是平复他情绪的一种方法。

3. 在不打扰别人的情况下,坚定地陪孩子哭完这5个阶段。如在家里,你不用说话,就安静地陪着孩子或者抱着孩子,慢慢地孩子自己会停止哭。

第三种,在遇到问题时不会解决,用哭来解决。我女儿玩拼图玩具,怎么都拼不好就会大哭。这时候最需要的是引导她如何拼好,而不是单纯地安慰她,让她停止哭。

孩子伴随着哭声呱呱坠地,哭是孩子与生俱来表达需求的本能。

你可以理解为,哭,是孩子表达需求的一种讯号和语言。

能读懂孩子哭的语言,对父母是一种考验。

对于那些真的不舒服的哭声,我们应该予以关注。

而对于那些用来威胁父母的哭声,我们应该置之不理。

……

如果,不分青红皂白,只要孩子一哭,你立马想着答应孩子,减少孩子的哭闹,当然,或许是你实在实在受不了孩子嗷嗷哭声,或许是你真的心疼孩子哭的过于惨烈……

但这都不是理由,为了停止孩子的哭声,无条件地满足孩子,长期以往,孩子会:

无法拥有自己解决困难的能力,因为只要他一哭你会来解决。

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因为无论沮丧还是焦虑、生气,这类的负面情绪,他会用哭来表达。

即便你是他最亲近的家人,也没办法弄懂他的真实需求。孩子一哭就哄,就像是在滚雪球,孩子的欲望和要求会越滚越大,直到你失去气力。

如果你不希望看到自己的孩子是个泪人儿,那么你需要先帮助孩子分清楚他的需求,然后用不同的应对方式,引导孩子正确表达自己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