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岁=母亲?|探访快手少女妈妈

作者:蜻蜓fm 06-30阅读:2674次

Talking:

他们是十几岁的女孩,

镜头面前他们分享着生活中的乐事,

唯独一处令人不自在的是,

他们怀中的婴儿或隆起的孕肚。

前段时间,

快手上的少女妈妈这个群体“火”了起来,

在各大主流媒体相继报道之后。

迫于压力,

快手CEO宿华于4月3日正式公开道歉。

快手少女妈妈何以引起这么多人的关注?

01

少女or母亲?双重身份的尴尬

小兰是快手短视频上一位坐拥百万粉丝的少女妈妈。在她分享的将近20个短视频中,其中超过一半都是谈论自己的生育经历,她3个月的宝宝也常出来“抢镜”。在她的视频中,我们得知,小兰初中毕业后15岁便成了家,按照农村的习俗,办过酒席等于承认婚姻关系。

小兰的丈夫是她的初中同学,他16岁,有时候也会在视频中出境。与小兰热情洋溢与粉丝打招呼不同,小兰的丈夫显得稍为内敛。

而像小兰这种少女妈妈,早婚早育的未成年夫妻仅是这个群体中的一例,在他们背后是一个更为庞大的群体。

他们是少女,在视频中也会透露对于烦心事的抱怨,偶尔的撒娇卖萌更不在话下。他们是母亲,给宝宝换尿布的动作略显笨拙,对于宝宝的哭闹也自有一套应对方法。

他们在这两重身份中自由切换,我们很难感觉他们有不适的地方,但相信很多人在了解认识到这样的现象后,心中会有些许不适。少女和母亲,这种本该是两个不同阶段的身份标签,在他们的身上极为尴尬的扭打在一起。

02

逝去的青春,谁来买单?

本该是如花绽放的年纪,为何早早扮演起了为人父母这个和他们年龄不相称的角色?

在深入了解快手少女妈妈这个群体后,发现这个群体主要集中于落后的一些城市,多生活在偏远的农村,或者是被时代发展甩在身后的城镇。

少女妈妈们大多是初中上完后辍学在家,有的甚至初中没有毕业就已“成家”。之前有记者对此做过采访,这些未成年父母们话语间透着成熟,但眼神中还留有孩童的天真。

对此现象给予简单的肯定或者否定都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行为,我们要看到他们的遭遇有更为深层的社会原因。

教育资源的贫乏,经济发展的落后,少女妈妈们的青春和这些词语连在一起。他们的青春如同田间的野草肆虐的生长着。

03

少女妈妈现象背后——未成年性教育的缺失

对于未成年人性教育,不能再视而不见!

1.正视性教育,这并不敏感

或许是囿于传统文化的影响,国人向来是羞于和孩子谈论性这个话题。近段时间接连爆出的儿童性侵案刺痛着大众的神经。

17年台湾女作家林奕含更是因年少时遭受性侵,而后长达十几年未走出阴影最后选择用自杀结束自己年仅26岁的生命。

而这些惨痛的教训依旧没有使我们正视起未成年性教育该有的地位。

2. 各大内容平台要做好内容筛选和管理

随着电子媒介的发展,我们获取知识的方式更为便捷。在《童年的消逝》中,美国媒体文化研究者尼尔·波茨曼曾探讨过电视的普及使得一切信息都能够在儿童和成人之间共享,从而儿童和成人之间的界限逐渐模糊,儿童被迫提前进入有着战争、冲突、性爱的成人世界,他们的童年不再。

当下,网络的发展使得获取信息变得更为便捷。未成年可以在网络上几乎不受阻碍的获取任何知识,这时,一些平台应在认真审视自身责任的基础上,建立相应的审核机制,对平台上一些不规范的内容进行管理。

3. 父母们一定要正确引导性教育

在家庭这个层面,父母作为孩子成长过程最为紧密的守护者,如何给孩子正确的关于性知识的引导,不羞于和孩子谈论性,这也是教导孩子学会保护自己的一种方式。

快手少女妈妈这种现象值得我们反思,在抛却传统文化影响这个方面,我们更多要反思的是如何正确和孩子谈论性这个话题。只有不回避性教育,未成年才能更健康地成长。

(文章人名均为化名、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快手少女妈妈绝对不是短视频时代下的产物,将快手拉到道德的高地上进行鞭笞毫无疑问是一种简单粗暴的做法。

作为平台,快手在视频内容监管这块确实有不尽人意之处,但关于快手少女妈妈这个群体,我们还要看到深层原因:未成年性教育的缺失。

加强未成年人的性教育刻不容缓。

对于少女妈妈一事你是如何看待?

-END-

今日推荐

点赞你就归我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