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招搞定孩子的任性

作者:山东行知青少年发展研究中心 07-02阅读:3551次

文/张光年(山东行知青少年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学习能力指导师)

一个男孩,在家人朋友一起吃饭时,不管其他人,将转盘蹭蹭地转,就是为了吃到自己想吃的那道菜,父母制止他时,他还不以为然,依然我行我素。

这就是我们认识中的任性,一个任性的孩子,会让家长异常头痛!网上也时常报道,哪一个任性的熊孩子又怎么样了。

生来都是很招人爱的小孩子,怎么就任性了呢?

其实,孩子的任性多数是由于平时家长的过分宠爱造成的

不少父母对孩子呵护备至、有求必应,孩子会以自我为中心,自然会得寸进尺。

而有的家长对孩子的任性则是粗暴惩罚,以自己的任性来对付孩子的任性,打得他非听不可,这反而更强化了孩子的任性。

很多家长反思时也都清楚这一点,也想着以后不能再去宠爱娇惯孩子了,也想到了用打骂的形式不能很好地纠正孩子,可是不知道怎么才能更好地帮着孩子改掉任性的问题。

在这里,教给各位家长三招,一定能搞定孩子的任性。

首先,制定规矩、明确责任。

一家三口可以开家庭的会议,家长要给孩子明确不可为的事情。

同时,家长在处理孩子的事情时态度要坚决,坚决让孩子明白什么事不能做。家长不坚决的语气其实就是在暗示孩子“这事也没什么大不了的!”比如,开始讲到的例子中,妈妈的回应如果是:你这么做太没有礼貌了,让叔叔阿姨笑话。

那孩子对于妈妈的指令就会感觉没什么大不了的,家长的话语可以变化为:你抢饭,不顾及他人的行为很糟糕,你现在马上停下来。

这是很多家长没注意到的地方,教育态度不明确不坚决,一件事情说了很多遍孩子都没有改变,这主要是家长所说的话没有教育的力量,慢慢的孩子就把家长说的话当成耳旁风,或者是当成了唠叨。

再举例说明,一个妈妈想让孩子回家之后就换下衣服来,因为衣服穿了一天了脏兮兮的,家里又比较干净整洁,可是妈妈多次说的话都是:你衣服这么脏,先别玩了,快换下来!而孩子就是把这句话当成了耳旁风,家长很苦恼。

其实这件事,换个语气语调说会直接解决,直接告诉孩子:先换衣服!这样孩子就会换衣服去了,即便不情愿也会换衣服,因为孩子感受到了妈妈语气里面的坚决。

其次,可以适当忽视,正确引导。

就是用不予理睬的方法来对待孩子的任性。

当孩子任性时,家长如果大声训斥、恐吓,甚至打骂,这不仅无益于问题的解决,还有可能加剧孩子的对抗。

而家长的适当忽视却是可以达到良好的效果的。

例如,低年级的孩子吵着要买玩具,甚至在地上撒泼打滚,父母可采取不劝说、不解释、不争吵的方法,让孩子感到父母并不在意他的这些行为。

当孩子闹够了,从地上爬起来时,父母可以说:“我知道你不开心,看到你这个样子我也很不高兴,但你现在不闹了,真是一个好孩子。”并表示出高兴、满意和关心,跟他讲道理,分析他刚才的行为对不对。

这种针对性的方法往往比较有效。

第三点,体验感受,承担后果。

多与同伴交往,体验只顾自己的后果。

目前多数孩子是独生子女,在家里受到的宠溺比较多一些,家长也一般比较包容孩子的一些任性的行为,容易养成任性的性格,但孩子在与同龄人交往时,伙伴却是不会给孩子这样良好的待遇,孩子再去任性的结果就是“没人理”,孩子有了这样同伴交往的体验和感受之后,家长再去和孩子交流孩子的任性行为,这样孩子就会更多地去约束自己的行为。

现在可以给孩子带来比较好的体验感受的活动非常多,家长可以给孩子报夏令营冬令营(欢迎点击了解2018山东行知青少年学习能力和心理素质训练营(总第27期)),参加一些集体活动,特别是包含团体心理辅导类型的训练营会更好地帮助到孩子。

如果因为任性造成了一些不当的后果,只靠和言悦色是比较难起到教育效果的,进行适当的惩罚是可以纠正孩子的一些行为,比如孩子不听家长的劝说,那就扣除孩子的一些零花钱,或者取消一项外出游玩等,要让孩子知道自己行为的后果是须有他自己来承担的。

虽然三招就能搞定,但这三招还需要家长有更多的家庭教育理念的支撑,要有坚持,要有耐心。

当然,我们希望的是一开始就帮着孩子建立好规则意识,不去用这三招。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