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你说爸爸卖给公司了,我存钱把爸爸给买回来。”

作者:华大母婴 07-19阅读:2844次

前几天,被一则某银行名叫《爱的无解题》的广告刷了屏。视频中,小女孩哆哆的爸爸因为时常加班,无暇顾及家庭。

为了工作,哆哆爸不能和家人共进晚餐;为了应酬客户,哆哆爸甚至不能在孩子睡前见上女儿一面。就连女儿的生日晚宴,哆哆爸也因为赶报告而对女儿爽约。

小女孩哆哆原本闪亮亮的眼睛,在接到爸爸无法赶来的电话时,突然暗了下去。她低着头瘪着小嘴开始不说话,连哆哆妈也忍不住抱怨起来:

哆哆爸想用礼物补偿女儿。因为哆哆说想要一个能存钱的礼物,爸爸就送给她一个智能存钱罐,还约定每次哆哆帮助做家务、表现好时都会获得奖金。

女孩哆哆非常宝贝她的存钱罐,但一次却被来家里玩的好朋友相中了。

哆哆妈擅自做主,要把存钱罐送给小伙伴。这下子可惹怒了哆哆,她毅然决然地拒绝把存钱罐给别人。

哆哆妈苦口婆心劝女儿要懂得分享,小女孩一句话道破缘由:

说着,女孩泪如雨下。

听到小女孩的话,顿觉心头一紧,鼻子发酸。

我们总觉得自己对孩子的爱整个地球都装不下,殊不知,孩子们也许比我们想象的,更加爱我们。

当我们拼尽全力想要给他们全世界的时候,也许他们更想留住你。

因为,对于孩子来说,你就是全世界。

被这个故事感动之余,哆哆妈妈的那句抱怨一直萦绕在我脑海。

工作过的人都知道,在职场上,也只有站在金字塔顶端的人,才拥有选择的自由和权力,那些基层的“上班狗”,有的更多的只是身不由己。

试问,谁不是“一入职场深似海,从此任性成路人”,哪一个人不是卖给了公司?

前一段时间,和老同学聚会。十年前那个眼神发亮皮肤白皙的帅小伙,如今已经变成了头顶一片地中海的发福中年程序猿。

谈起家庭和孩子,他掏出手机看了看屏保上女儿的照片,无奈地摇着头说:

他跟我们讲,有一次好不容易老板给放假一天,他带着孩子在外面玩得正起劲,又被公司一通电话叫走了。当时女儿一直抱着他的大腿,说着爸爸别走。

后来自己坐进车里,准备发动的时候,从镜子里看到女儿站在那里,看着车子开走的方向一直哭一直哭,他心都碎了。

可是能怎么办?辞职不干了?和老板说我不能去加班了?

最后还不是自己捡起来那碎了一地的心,一一粘好,滚回去老老实实做加班狗。

不是所有人,都可以如扎克伯格一样,可以在女儿出生时,在facebook甩下一份26页的ppt后扬长而去,闭关两个月,专心陪妻育儿。

这样的任性,也是需要资格和门槛的。

这份潇洒的背后,又有多少像我老同学那样的爸爸,在用他们的无奈承受着、支撑着。

而职场中的妈妈,又比班爸承受了更多的压力。

一面是要独立要实现自我价值的新时代女性,一面是要陪伴要建立亲密关系要“不错过孩子头三年”的超人好妈妈,被两股舆论浪潮拍打的职场妈妈,那份无可奈何早已埋在沙滩中无人问津。

一个同学在群里讲了个故事,说有一天回家看到孩子正拿着自己的工卡玩,妈妈随口说了句:“不要拿妈妈的工卡乱丢,找不到的话妈妈就进不去公司了。”

没想到,三岁孩子接下来的话让她五味杂陈:“妈妈进不去公司正好呀!就可以不去上班陪我在家玩了。”

她说,一想到每天早上出门,孩子都会央求她:

她的心头就涌上一阵无法控制的心酸。

她家认识的第一个数字是6,因为孩子奶奶告诉娃,当钟表的指针指到6的时候,妈妈就能回家了。

每到六点,孩子就会趴在防盗门的小纱门上,看楼道里的动静,等着妈妈回来。

听到这些的时候,心肯定是软的。可是看到公司一个女同事,之前因为孩子频繁请假、拒绝加班,被调到了相当于流放的岗位,这样的前车之鉴让她面对孩子的不舍,一次又一次硬起心肠来。

她说,如果明明能通过自己的价值,给家庭带来更丰厚的收入和物质条件,又有哪个妈妈不想给孩子更好更多?

谁能否认,金钱有时候的确能带来更多的机会、更广阔的世界。都说父母是孩子的起跑线,那这些也是孩子所需要的不是吗?

我也曾经是职场妈妈,也曾无数次经历这样的无奈。

有时有半夜或凌晨的采访,我出了门万一半夜潼潼醒来,看见妈妈不在真是能哭到肝肠寸断;周末带她出去玩儿,一个临时的突发新闻需要去,那真是当下就要赶紧走人的;多少个晚上,为了能省出时间在潼潼睡前多陪陪她,我自己熬夜写稿要写到半夜……

还小的潼潼经常天真地问我:“妈妈,能不能你不去上班,在家多陪陪我?”看着她那双亮亮的眸子,真是无言以对。

很多时候,职场如战场,没有那么多情分可讲。

再加上,职场对女性的天然不利,更让职场中的妈妈们步履维艰。

有人说,钱是永远赚不够的,工作是永远做不完的。可那些在职场的爸爸妈妈们,有很多并不是抱着多加一个班就多赚一份钱的心态,而是必须加这个班才能维系自己在职场的位置

都说“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但现实却是,如果我们只想着陪孩子,那就有可能以后一直都呆在家里陪孩子了。

要是等到孩子成长过程中需要金钱或是社会资源时,两手空空的我们可能会更后悔。

那天看见一句特别无奈的话,说:

“孩子,对不起。我放下工作养不起你,

拿起工作又陪不了你。”

这才是我们在喝完鸡汤之后,要面对的,赤裸裸的现实。

说真的,咱们自己和身边那么多一直努力工作、努力生活,身陷职场、心系孩子的班爸班妈本就非常不易了,再去用一些煽情的文字去加重他们对孩子内疚与抱歉的心情,是极为不公平的。

在我看来,对孩子真正的陪伴,应该不是用时长来计算,而是以质量论高下。

所以,真正需要“批判”的,并不一定是广告中那个真的为了家庭而“卖给了工作的爸爸”,而是那些能回家却不回家,依然贪恋独身生活的自由,亦或者是那些身体在陪伴、灵魂却在出走的爸爸们。

在综艺节目《音乐大师课》第二季里,有个7岁的小男孩王浩丞,他选唱的曲目是《父亲》。导师古巨基提起选歌的原因,说浩浩是因为歌词中的那句“多想和从前一样,牵你的手掌”。

因为浩浩爸是个十足的手机控,每次孩子想要爸爸陪玩的时候,爸爸总用等一会搪塞他,说完后便自顾自地沉迷在手游中。

当浩浩再次问爸爸:“可以陪我玩了吗?”的时候,爸爸只丢给他一句“一局很长的”。

几次下来,浩浩终于明白,原来爸爸说的“等一会”其实就是“拒绝和自己玩”的意思。

浩浩对于爸爸手掌的温暖念念不忘,想到爸爸拒绝自己,孩子在舞台上抑制不住地哭了起来。所以他想借《父亲》这首歌,唤回那个被手机夺走的爸爸。

这段视频看得人真是既心酸又心痛。

很多时候,卖给了手机要比卖给了工作可怕得多。那一方发着光亮的屏幕,成为他们和孩子之间最遥远的距离。

他们一边刷着手机,一边呆在孩子旁边。孩子时而举起自己画的画,时而亮出自己搭的乐高,旁边的爸爸只是抬起头机械地说一句“真好!”,更甚者连眼睛都未曾从手机上挪开一秒。

你以为,这般敷衍,孩子不曾感受到吗?

孩子对爸爸的信任,就消解在那一声声无人回应的问话间。想起那句心理学上的名言,无回应之处,便是绝境。

这样的状态,与其说是“陪伴”,不如说是“陪着”。那些幼小而单纯的心灵或许怎么也想不明白,为什么爸爸会因为一部手机,一次又一次的拒绝自己。

所谓的“高质量”陪伴,不是看时间的长短,而是求诚意的质感。

高质量陪伴,需要一场全情投入,需要一次心无旁骛,需要一份及时回应。

给陪伴加一点爱的佐料,融入孩子的世界,参与到他们的游戏中,建立一种你来我往的双向沟通。

也许,每天一个小时,放下手机和心事,与孩子共读绘本、搭建乐高、拌家家、蹲在地上看蚂蚁、看天空的云、抚摸一草一木、聊一聊幼儿园里发生的事,都要好过刷着手机呆在孩子身边的那一整天。

说到最后,“爱的无解题”真的无解吗?或许,我们应该先弄清楚什么是爱。

爱的确需要陪伴,但绝不仅仅是寸步不离的相伴。

你在职场拼尽全力的样子,你为了家庭努力奋斗的姿态,你在有限的时间内给予孩子真心的陪伴,都是爱孩子的方式。

工作时全情投入,带娃时一心一意,在不同的角色中尽职尽责的扮演过,就不会觉得亏欠。

因为只要心有所愿,就是值得。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