厉害!7岁男童哭着上演教科书级报警!每个家长都该让娃学习!

作者:甜甜圈伐木累 07-25阅读:3585次

我爸爸妈妈今天晚上不在家,我一个人特别害怕……

7月17日晚上10点多,杭州滨江高新派出所接到一名7岁小男孩的报警,小男孩带着哭腔,语气十分无助。

我本来在看我的游戏视频,但爸爸妈妈就莫名其妙走了……

报警电话接通之后,小男孩虽然惊慌不安,但仍然逻辑分明、口齿清晰地讲出家庭住址和报警原因,堪称“教科书式报警”。

- 1 -

为什么说是“教科书式报警”?

第一,先表明自己的身份“我是个小孩子”。这是一种提醒:首先我是个小孩,但不是来捣乱的,请不要挂机;另外因为我小,所以在表达上可能会有点不流畅,所以请保持耐心。这是后续沟通的前提。

如果上来就是“我要报警”,就凭这个奶声奶气的腔调,警察就会以为报假警。这个表达看似多余,但有存在的必要。

第二,这个孩子能极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在语音语调上我们可以发现,在对话刚开始的时候,孩子处于情绪失控的边缘,可能在哭(或者刚刚哭过了)。但在十几秒后就恢复了平静,能够很清楚地问答警察的提问,而不是继续失控,或者重复表达。

这一点很多大人在报警时都做不到。我曾经见过一位中年妇女,报警时翻来覆去就在吼“你们快来啊”,还辅以捶胸顿足的各种动作,问题是这些动作电话那头也看不到啊。

第三,能梳理出充分的报警理由。我一个人在家的时候,发现自己被遗弃了。我试图展开自救,联系父母,却发现父母的手机都在家里。我在发现自己陷入困境,且无法自救的情况下,拨打了110。

注意,这才是110的必要性——有些大人,别说110,就是打12315,也常常会有如下的对话:“请问你联系过对方的售后吗?”、“没有啊,我直接就打12315!”

第四,逻辑清晰、语言表达不拖沓。无论是报地址还是报名字,这个孩子基本上能以最短的语句直达问题重点。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姓名。我们都知道,人在紧急时刻的沟通是会慌乱的,尤其是名字里有相对生僻的字,误会可能更多。

然而,这个小朋友非但没有慌乱,反而还能非常冷静的说出自己名字中的生僻字。小朋友的名字里有个忱字,民警问他是哪一个字?小朋友非常机智:“忱是竖心旁,再加沈阳的沈,去掉三点水。”

第五,是我重点想提的——礼貌。在表达完诉求,询问完出警时间,获得行动建议后,孩子两次说“谢谢”。

这个表达自然且真诚。而在成年人的层面,有相当一部分的报警、求助电话并没有“谢谢”这个词,甚至不乏“快点快点”“怎么回事”“你们管不管”这样的抱怨。

这表明孩子受过良好的待人接物的礼仪训练,非常有家教。

以上所有对话,耗时2分钟。

- 2 -

家长要注意孩子的安全

小朋友教科书般的报警电话火了之后,民警也表示:“这个小朋友非常厉害。

当然,圈圈得说说这对父母。

虽然你们把娃教得不错,但就娃被独自关在家这事儿,做得随意了。即使离家不远,出门前也得和娃说一声嘛。

夜幕浓重,爸妈都不在,偌大的房间里空荡荡的,认识世界还不全面、想象力丰富的小朋友遇到这种情况,内心肯定慌的不行。

惊慌之下,不少小朋友可能做出危险的事情。

最近,儿童意外伤亡事件的发生,无一不给广大家长敲响了警钟。

在这里,圈圈提醒各位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