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五月五是端阳 吃粽子撒白糖

作者:任淑一 05-25阅读:4807次

我们的民俗习惯,我们的生活方式,家的呼唤,亲情的永恒,都维系在传统节日中。时代在变,也许我们远离家乡,也许与亲人不在一起……然而,中国的很多节日,正是在呼唤我们亲人团聚。天人合一的理念,与自然共生共融,正是我们文化蕴藉所在。

端午节马上就要到了,《小艾的端午节》是我最想推荐给大家的一本童书,不仅仅是喜欢它手绘的精美图画,更喜欢它带给我的那份感受。这是一本和端午节相关的绘本,通过讲述小囡囡去古镇吃太婆包的粽子,描绘出整个江南古镇美丽的风景,画风淳朴,传承着浓浓的中国文化。

文中除了吃粽子,其中也介绍了很多和端午相关的习俗,比如说划龙舟、喝雄黄酒、挂艾叶和菖蒲,放河灯、看舞龙、挂香囊、戴虎头帽等等。这些正是我们的家长要和孩子一起聊聊的中国文化。

慈祥的老奶奶在用缝纫机做针线,一个小姑娘看着奶奶在做活,房间里摆着端午节最传统的美食粽子,两筐粽子和一摞蒸笼显得特别的古朴,是典型的乡村生活。水乡,江南印象,若是诗人屈原泉下有知,他也会很欣慰与亲人团聚,我们这样怀念他的方式,文化的脉络,就是这样可以联系到先秦.《天问》已得到解惑,《九歌》还在传承,慧心兰结, 气质犹在。

超市,货架上的东西琳琅满目,很是丰富,到处都彰显着城市的周到便捷

太婆是小艾妈妈的外婆,已经八十岁高寿了,住在一个江南古镇上,那是妈妈出生的地方。

五月五,是端阳,

门插艾,香满堂。

吃粽子,撒白糖,

龙舟下水喜洋洋。

妈妈随口衡器儿时的童谣,小艾觉得好听极了。

“妈妈,今年我们一起回古镇过端午,去看太婆,好吗?”

“小丫头片子,你是嘴馋,想吃太婆包的粽子吧!”妈妈刮了一下小艾的鼻子,打趣道。

“城市里买来的粽子和太婆亲手包的粽子,味道肯定不一样呢!”小艾满怀期待地说。

一片云,一轮阳。

水乡的早晨真热闹。

岸上,吆喝声,此起彼伏。

水里,乌篷船,来来往往。

上学的娃娃们打打闹闹过小桥。

“太婆,太婆,你在做啥?”

“我在等囡囡,她说五月初五就回来。”

娃娃们吵着要吃太婆的粽子,搂着太婆躲猫猫。

“好,好!”太婆笑得眼睛变成了弯弯的月亮,

“别闹,乖囡囡,放学后一人一只粽子。”

“小艾,要有礼貌哦!快叫太婆!”妈妈蹲下身子,叮嘱小艾道。

“太婆——好!”小艾有些含羞,躲在妈妈背后,露出圆圆的小脑袋,向太婆问好。




太婆为小艾亲手做了一个粽子香袋,红艳艳的,煞是好看。小艾好喜欢,一直挂在身上。

太婆又为小艾做了一顶虎头帽,虎虎生威,神气极了!

“乖囡囡,都这么大了,跟你妈妈小时候一个模样。”太婆把小艾搂在怀里,“瞧,这眼睛,这鼻子,这嘴巴……真像。”

躺在太婆怀里,小艾感觉好温暖。

小艾唱起了童谣给太婆听,那是妈妈一直唱给她听的——摇啊摇,摇到外婆桥,外婆叫我好宝宝。请吃糖,请吃糕,糖啊糕啊莫吃饱。少吃滋味多,多吃滋味少。

“好,好!”太婆笑得乐开了花,没了牙齿的嘴巴张得好大好大,“呵呵呵”的笑声好响好响。

古镇的家家户户门窗上挂起了艾叶和菖蒲。恬淡宁静的江南古镇,是那么的让人神往。

端午节,镇上好热闹。娃娃们头戴虎头帽,身上挂香囊,玩疯了。

小艾饶有兴趣地观看小镇上的舞龙表演。

小艾被邀请和娃娃们一起玩转圈圈游戏,小艾栋转转西瞧瞧,玩得开心极了!

一点星,一弯月。水乡的夜很静。孩子们手中举着五颜六色的讽刺,在风中玩耍嬉戏。

小艾放着河灯,许下心愿。

河面上星光点点,传递出绵绵思念。

说起端午假,小艾心中还有很多为什么。

“为什么要喝雄黄酒?”

“为什么要赛龙舟?”

“为什么要吃粽子?”

“为什么挂哎呀和菖蒲?”

“为什么戴虎头帽?”

“为什么挂香囊?”

“为什么放河灯?”

——“为了驱毒辟邪。”

——“为了纪念爱读大诗人屈原!”

关于端午,小艾想了解的事情,想听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

“妈妈,明年端午节我还要来!”小艾认真地说,“到时候,我来包粽子给你和太婆吃!”

“好!”妈妈亲了亲小艾,温柔地答应。

太婆听了,眼里泛出点点晶莹的泪花。

小艾累了,躺在妈妈温暖的怀抱里,闻着粽子清香的芦叶味道,甜甜地睡着了。

今夜的月亮好美,像太婆、妈妈和小艾梦中幸福的笑脸。

一盏一盏河灯,默默地飘向远方,一直到达思念的尽头……古镇的静夜被照得好亮。

《小艾的端午节》,非常温情的故事。水乡,江南印象,每一页都在描述着这个传统节日的寓意。无论是赛龙舟、包粽子、放河灯...都在一点一滴中教孩子懂得,这是我们自己民族的传统节日,这是我们需要传承的文化,这是比外来节日更需要孩子铭记在心里的根本,是绵绵亲情的传递。别错过一本好书,别错过一次亲子共读的机会!祝愿大家端午节都能够感受到属于自己的那份传承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