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别将你的孩子遗忘在身边

作者:北京大学出版社 07-31阅读:4595次

最近,一档名为《少年说》的节目成为了许多人讨论的话题。在节目中,身穿校服的孩子们站在学校的天台上,大声喊出自己的心里话,向站在楼下的家人和老师宣泄出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情感。

譬如有一位叫做袁璟颐的初一女生,因为好朋友是学霸,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别人家的孩子”,所以她的妈妈经常表扬她的好朋友,却很少表扬她。她得不到妈妈的肯定,感到很难过,在节目里直言“不要再说别人家的孩子……”袁璟颐的哭诉,其实也是无数孩子的心声。

还有很多其他孩子的心声,更让人心疼。

“你和别人可以聊的很开心很久,和我却总是三五句。”

“印象中,爸爸妈妈从来没有陪我一起过过生日。”

“如果你多些时间陪陪我,就不用怕我穿不了而买大一号的衣服给我了。”

“一个月我能见你们几回?成绩不好你们只会唠叨我,好不容易我的成绩有了提升,你们看不到也听不到。”

听了孩子们的这些心里话,不少网友都表示感同身受,仿佛现在的她们就是曾经的自己。

前些年,“留守儿童”这一群体很受社会关注,尤其是农村留守儿童,甚至被当做一个社会问题。现在,“留守儿童”的问题不仅没有解决,反而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新留守儿童”,那就是虽然有父母在身边却得不到父母足够陪伴的孩子们。他们与传统意义上的留守儿童一样,在成长中感受不到父母的爱和家庭的温暖,独自忍受着孤独,背负着压力。

父母没能好好陪孩子,有很多复杂的原因,但主要可以分为以下两种情况:一是迫于生计,忙于工作,实在没有时间;二是尽管一定的时间和能力,却只顾自己的休闲娱乐,忽视了孩子。

对于第一种情况,不能太过苛责,毕竟对于这个社会中的不少人来说,生存以及获得较为舒适的生活条件是他们目前最为首要的需求。毕竟,脱离基本的物质保障而去谈教育、谈陪伴,是不切实际的。

而对于第二种情况中的父母,我想我们需要说些什么,他们自身也应该反省一下自己是否是一个合格的父母。

我们有时会看到类似于“家长沉迷游戏,将孩子遗忘在车中”这样的新闻,我们会觉得骇人听闻,感叹怎么会有这么不负责任的父母。这当然是极端情况,出现的也不多。但比这种稍轻微一点的情况却是常见的。

譬如,在地铁上、公交上等很多公共场所,都会看到年轻的家长带着孩子,他们一手牵着孩子,一手拿着手机。他们的视线固定在手机屏幕上,几乎不怎么看孩子。孩子为了博得父母的关注,不停地叫唤着“爸爸”“妈妈”,得到的却是一句呵斥——“别吵了,你烦不烦!”

在家中,许多家长也常常只专注自己的事,而忽视或不愿陪伴孩子。当孩子发出一起玩的邀请时,他们或是说“我现在正忙,你自己去玩,好吗”,或是以“我不会玩这个,你自己去玩吧”为借口而拒绝。当他们看到孩子一个人也自得其乐时,会觉得孩子一个人玩耍也没有问题,从而对自己的拒绝感到心安理得。但是他们看不到的是孩子内心的失落和孤寂。

有的家长可能会说,“我家的孩子很独立,根本不需要我陪”。但其实,“独立”并不意味着不用陪伴。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人都希望被关爱、被需要、被陪伴,没有人是真正完全喜欢孤独、享受孤独的。

比起足够的陪伴,陪伴的质量更为重要。有的父母放弃工作,专门在家照顾孩子,给了孩子全天候的陪伴,但却适得其反,孩子怨声载道,家长苦不堪言。这主要是因为家长忽视了陪伴的质量问题。

什么才能叫做“有质量的陪伴”呢?教育专家陈采霞老师对她儿子的陪伴就是一个有质量的典范。她在《幸福就是一起成长》一书中,讲述了她儿子从出生到工作的成长历程。而在这一过程中,她不仅一直陪在孩子身边,而且用她的爱心和耐心循循善诱,最终帮助孩子避免了走弯路,取得了学业和事业的成功。

那么反过来,没有质量的陪伴又是什么样的呢?像《少年说》中袁璟颐的妈妈那样,总是在表扬“别人家的孩子”,却没有考虑到自己女儿的感受,不仅打击了孩子的自信心,还给孩子造成极大的压力,就是“没有质量的陪伴”的一种表现。

事实上,中国有许多像袁璟颐的妈妈这样的父母,他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情急切,总是将关注点放在孩子的学习成绩上,而忽视了孩子的生活以及心理健康。这也是近些年越来越多的青少年患有心理疾病甚至自杀的一大重要原因。

在某机构所作的关于儿童青少年自杀情况的调查统计中,将中小学生采取自杀行为的原因归纳为六大类,从多到少依次为:家庭矛盾、学业压力、师生矛盾、心理问题、情感纠纷以及校园欺凌。这些原因也有相互交叉的部分,譬如在家庭矛盾中,会发现诸如“父母责备其成绩退步”、“作业未完成被家长批评”、“因学业与家长发生口角”等原因也与学业压力有着密切关系。

但总的来看,家庭是影响一个人心理健康的极其重要的因素。有时候,父母一些细微的言行举止都会在孩子心中被放大,被铭记,进而塑造着孩子的个性乃至命运。

近两年来,对“原生家庭”的讨论越来越多。有人认为我们之所以不幸福都是因为原生家庭的消极影响,父母在教育子女的过程中也将他们错误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传递给了子女;也有人反对这种观点,相信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家庭并不会决定我们全部的人生。不管原生家庭究竟“是福是祸”,我们都无法否认父母对孩子一生的影响。打个不恰当的比喻,孩子就像商品,而父母则是生产者,生产者必须要对其产品负责。

或许,正如心理学家凯伦•霍尼所说,“做父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我们的社会中,尽管养育孩子是我们面临的最重要的事情之一,但在这方面缺乏培训,对什么人能养育儿童、怎样养育儿童都没有规定,其结果是,很多儿童缺少个人价值感,他们对父母感到害怕,不知道怎么与他们相处,他们担心因他们不理解的原因而受到父母不公正的惩罚,他们感到不安全和不适应,他们渴望温暖,他们需要支持,但却得不到。这些儿童感到迷惘、害怕、焦虑。”

(文 / 子水)

《幸福就是一起成长》

作 者:陈采霞

孩子厌学、网瘾、叛逆等问题如何化解?积极、上进、成功等奇迹如何创造?

点击图片一键购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