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为了你好!”被逼着优秀的孩子怨气多

作者:富兰克林读书俱乐部 07-31阅读:2103次

作者:艾洋(富书专栏作者)

01

最近看到两则关于学生暑假补课的视频:

一名四年级小朋友正在写作业,当被问到是暑假累和还是上学累时,他忍不住委屈地哭了。

而另一位小升初女孩则说,暑假报了7个兴趣班,大多数都是父母报了才告诉她的。由于课程太多,感觉比较累,还是想玩。

孩子的哭和累,是因为多少有点被逼的成分,补课很大程度上是父母的意愿和决定,父母也会觉得自己是为了孩子的未来考虑,无可厚非。

同是被迫接受父母的意愿和安排,让我想到最近上热搜的朱雨辰。

为了所谓的成才,年仅4岁的朱雨辰便被妈妈逼学钢琴,尽管试过自残、淋雨、吃生豆角,都没成功;现年40岁的朱雨辰还要被迫活在朱妈妈“无微不至”的照料和管辖之中,无法按照自己的意愿去正常生活、工作和恋爱。

02

无奈的是,不知有多少父母,常常以“爱”之名,全然不顾孩子的感受、兴趣和情绪,逼着孩子优秀,按照自己规划的路去生活,美其名曰,为了“孩子的未来”“为了孩子以后过得好”!

结果,不但无法达到双赢,还容易招致孩子的不理解,甚至怨恨和反抗父母。

名人董卿、徐静蕾、郎朗、郑爽等,就曾曝光和吐槽自己小时候被父母强迫用某种方式学习或生活的经历。

而表现他们“被逼到不想活”“自幼被家暴”“被父亲逼自杀”等心理活动的字眼,简直触目惊心。

虽然这些明星是幸运的,最终都按照父母的期许,达到了目标。但这些被威逼的残酷经历,不仅引起了他们童年极端的心理反抗行为,甚至也给他们带来了一生的心理阴影,甚至成年后也无法原谅父母的行为,甚至以极端的方式来对抗父母。

比如,“郑爽”,就因为小时候被强行送往外地学舞,被逼完成母亲自己没能实现的愿望,养成了“叛逆”的性格,在娱乐圈中常常做出一些反常行为,“自带招黑体质”,并且表示,至今无法原谅父母。

奥斯卡金奖影片《黑天鹅》中的女主角,28岁的芭蕾舞演员Nina也是一个极端的例子。

Nina的母亲,培养她,就是为了Nina有一天可以代她完成芭蕾女王的梦想。

Nina从小在吃饭、穿衣、交友方面都受到母亲的干涉。20多岁了,没有自由的感情和生活。

为了让她完成梦想,母亲过渡的关注和控制,使得Nina心理极其压抑,无法像正常人那样表达情绪,感觉简直喘不过气来。

因而,开始把母亲买的玩偶都扔进垃圾桶、嗑药、跟男人调情,开展了一场寻找自我,打破母亲规则的旅程。最终Nina在表演中用锋利的碎玻璃狠狠的插到了自己的腹部,选择了结自己年轻的生命。

03

《少年说》节目中,就表达了当今很多孩子想摆脱父母对自己过度介入和安排的心声。

比如,初一女生龚雨寒,冒着被“家规处置的危险”,吐槽爸爸,希望爸爸不要过于干涉自己的生活。她在台上对父亲喊话,

“我有一个优秀而完美的爸爸,他有个缺点,喜欢干涉我的生活,我的人生好像已经被他一步步规划好了似的,总是告诉我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让我一点主见都没有。喜欢父亲明白自己已经长大了,不喜欢被人安排。”

初二的张心怡,从7岁开始在爸妈的安排下学打乒乓球,但自己的梦想是学习音乐和乐器。

她上台祈求父母,让父母允许自己每周用1小时学习自己喜欢的音乐和乐器。但妈妈的回答却是“不是妈妈不通情达理,是你没那么多时间,怕你到时候这也学不好,那也学不好”。

鼓足勇气和妈妈在众人面前沟通,没想到还是没成功,于是她哭着下台了。

而另一个初中女生,则上台吐槽妈妈“太有条理”,甚至把自己的暑假生活安排,都写成了一个密密麻麻的表格,上面规定了:从几点到几点学习,在哪上课,老师是谁,联系方式等等,甚至还包括,生活上的几点洗手吃饭、玩游戏、睡觉……听上去就让人头大。

网友纷纷表示心疼,“如果是自己要被逼疯了”。因为这并不是出于自己的自愿,而是被家长半强制性要求做的。

当父母的“自律”,变成“他律”来约束儿女的时候,就会给孩子造成心理压力,甚至给让孩子患上心理疾病。

知乎上就曾有网友发过类似“有多少抑郁症是父母导致”、“由父母导致的抑郁症应该怎么治疗”的帖子,其中有一个帖子居然被浏览了900多万次,关注者也有19000多人,光评论居然就有4000多个。

04

《遇见孩子,成就更好的自己》的作者黄敬茹曾说,“父母望子成龙的心理很容易使教育偏离方向”;“父母的过度关心、过度照顾往往限制了孩子的成长空间。没有父母的成长,就没有孩子的成长。

“每个孩子都是千里马,父母要做孩子的伯乐,发现孩子的兴趣和天赋所在,用科学的方法引导和挖掘,是父母对孩子的最大责任。”

而谈到对“最强大脑选手、心算神童的儿子”饶舜涵的培养,她表示,在她眼中,儿子只是个普通的孩子,他们从来不去强迫孩子去学什么,不报补习班,而是根据儿子的兴趣去培养他。

5岁时送他去学画画,他说他实在不喜欢,就给他停了。

她和孩子的爸爸只是发现了他的兴趣和天赋,然后对他进行引导和训练,陪他一起成长。甚至对于是否参加《最强大脑》,也是儿子自己的决定,他说“我可以去试试啊,名次真的无所谓”。

另外,谈到对儿子的期望,他们表示,“期望儿子是个人才,而不是一个天才,情商尤其重要,必须从小培养,而知识是什么时候都能学的。”

正如德国教育学家斯普朗格所说,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要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父母不要总是叮咛、检查、监督、审查他们。孩子们一旦得到了更多的信任和期待,内在动力就会被激发,会更聪明、能干、有悟性。

所以,无论是真心为了孩子的未来也好,抑或只是出于私心控制孩子实现自己想实现的愿望也好,请不要盲目控制孩子走自己认为“对的路”,去逼着他们“优秀”了。

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愿是美好的,但更应该顺应孩子的发展意愿和兴趣,来引导,才能双赢。如果孩子愿意并且接受家长的安排,不管怎样都可以。

其实比起单纯追逐“优秀教育”,对孩子来说,最好的教育是陪伴;最好的学习是在实践中体验;最好的成长是按照自己原来的样子成长。

作者简介艾洋,爸妈精读主笔,自由作者,作品散见某些常见育儿公众平台,混迹市井,于凡尘琐事中乐活,致力透过笔迹,传达生活中隐藏的温暖。本文首发爸妈精读头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