纠正孩子不愿分享,原来我们第一步就错了!

作者:超级育儿师 08-02阅读:1782次

作者:吴晓达

“孩子不愿分享”几乎是每一位家长都会面临的问题,特别是走亲访友或接待客人时,孩子们之间争抢玩具常常会影响家长们的聚会,甚至陷入尴尬。

两岁左右孩子的“物权”意识开始萌发,三到四岁孩子“交换”的意识逐渐形成。要想孩子在人前懂礼貌、受欢迎,顺利地和同龄人交往,父母在家一定得做足训练。今天咱们就来聊聊,培养孩子乐于分享,你一定要知道的5件事:

很多妈妈第一步就错了——不知大家是否还记得:当宝宝还不会说话的时候,会挥舞着小手,笨拙地将自己的食物拿给妈妈、奶奶、外婆或者客人吃的情形?而你又是什么反应?“不要不要!宝宝真乖,自己吃吧!”拒绝孩子的食物,是许多人不假思索的反应,因为我们是成年人,还能要孩子的东西么?

殊不知,正是你不假思索的拒绝,在无形中打击了孩子最初的那种发自内心的“分享”意愿。其实,每个孩子最初都会“分享”,并且他们所体验到的,是那种发自内心、不带任何功利的、最单纯也最珍贵的想法——我喜欢你,所以我愿意分享我的东西给你。你高兴,我也得到了快乐!

所以,父母一定要保护孩子最初的“自发分享”行为。不要自动拒绝,尽可能让孩子体验到“我想要分享”的快乐。

对于引导孩子学会“分享”,最自然的方式,就是运用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的“模仿学习”理论——让孩子跟着大人,观察大人的分享行为,从而潜移默化地习得。

这样做,最符合孩子行为习得的天性。比如:做一些小点心,带着孩子去分享给邻居。这样,孩子既不会因为分享的是自己的东西,而产生情绪上的波动,又能够慢慢感受到那种分享之后,人际互动中流淌着的那种温暖与愉悦。这将让孩子收获,对于“分享”的间接经验。同时还有另外一个好处——还原了“真实的人际互动场景”。

这种“情景化”模仿的另一个好处,就是能让孩子习得更灵活的处事和应对方式,也就是在学习分享的过程中不钻牛角尖,不认死理。这是一个爸爸妈妈经常会苦恼、犯愁的问题。比如,孩子分享了东西,对方不说谢谢,孩子就不肯罢休,分享的积极性大受挫败。

孩子这种僵化“模式”反应,常常来源于家长的“模式化”理论教育:得到东西要说谢谢、碰到了别人要说对不起……而在实际情况却未必如此。这就需要我们告诉孩子,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和行事的风格,既有喜欢说谢谢的也有不喜欢的,分享本身就带给了我们快乐,所以不必苦等一句谢谢。

在孩子真实的“分享”行为发生时,尽可能避免干预,让孩子在体验中慢慢懂得调整自己的行为。比如,当孩子分享玩具给小朋友们玩儿,有的小朋友玩儿得很小心,懂得保护玩具,而有的小朋友却把玩具弄坏了。那么孩子下次或许会更愿意和这位爱护玩具的小朋友分享。这就是一种人际互动中的行为调整,是孩子积累下的人生经验。

其实我们成年人也一样——你借钱给朋友,一位守信用如期归还,而另一位一直拖着不还,那么下一次我们一定会调整自己的行为。

所以孩子在“分享”方面对小朋友区别对待,是一种正常的现象,父母应该尊重孩子的选择。同时,如果我们的宝贝是那个弄坏别人玩具的孩子,也能够从自己的行为后果中得到体验,获得调整自己行为的机会。

在孩子最初的“分享”行为中,常常会以“交换”的形式出现。于是我们就会面临下一个问题——我的孩子分享了,对方孩子不分享,怎么办?不要着急,这其实是一个引导孩子发现自己的“界限”和“底线”的好时机——先接纳孩子受挫的感受,接着可以问问孩子的感受:

你想要和小朋友交换玩具,但是她不愿意,是吗?

我知道,你很想玩儿她的那个玩具,那你下次还愿不愿意再试一次和她交换玩具呢?你还愿意试几次呢?

慢慢地引导孩子发现自己的“底线”——我可以主动、无偿地分享,但一旦过了我内心的这个“底线”,1次、2次、3次以后,我就不会再主动去和她分享玩具了。

每个人都可以拥有不愿分享的“心爱之物”,这一点爸爸妈妈一定要意识到。这就好比我们成人世界中的,爱人、房子、车子、结婚钻戒、珍贵的收藏品……也同样不能分享一样。有时候大人眼里的一个小玩具甚至是一粒不起眼的珠子,或许在孩子的眼里它们就好比我们的结婚钻戒那么重要!

所以要想孩子乐于分享,先要允许ta拥有这种“不分享”的权利,去保护自己的“心爱之物”。提前跟孩子商量好,把不想分享的东西藏起来,如果可以让别人看到的,那就代表可以分享。

小孩子护玩具、护食物,不愿分享很正常。正确的引导方式,就是在分享这个问题上让孩子能够感受到父母对自己的尊重。这样我们的亲子关系也会变得更好,家长在孩子心中的威信也会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