抛开育儿书籍和理论,你也能做出对孩子最好的决定

作者:养育无忧 08-16阅读:2693次

作者:薛灵芸

本文由:彤妈育儿经(mama037)

1

洗完澡,在小丫头再三的据理力争下,接下来的流程,是她先看半小时的电视,然后再和我一起上床睡觉。

可调试了半天,电视还是没反应。网络也没问题啊, 怎么回事?电视坏了?

我皱着眉头不停的按着遥控器,坐在一旁的彤彤也等得不耐烦了。

“妈妈,你错了,不是这个,我要看《超级飞侠》!”

“我要看《超级飞侠》!”

一边是彤彤生气的叫嚷,一边,我正在不停的调试电视机。

可她实在等得不耐烦了,拿过我面前的遥控器,生气的直接冲着我砸了过来。

“啊!”

虽然小丫头的力气小,而且仍得也不准,遥控器只砸到了我的大腿。

但突如其来的痛感,还是让我忍不住叫出声。

“彤彤,不能打人!”

很快,再次迎来了彤彤的第二轮“遥控器突袭”,而这次,她刚好不偏不倚的砸中了我的脸。

刺骨的疼痛袭来,愤怒不已的我当即厉声何止了她。

被我的大声斥责吓住了,彤彤愣了两秒,当即哭着扑到了我的怀里。

“妈妈,我要妈妈!”

没错,害怕惊恐之下,她的第一反应,就是不顾一切的扑到我怀里,要我抱着她。

脸上依旧是火辣辣的疼,可同时,我也同样紧紧的把小丫头抱在怀里,轻拍着她的后背,安抚她。

此刻,我脸上的疼痛是真的,看到彤彤生气打人,我那一刻的愤怒,也是最本能的条件反应。

但同时,我也没有松开抱着彤彤的双手。

因为我知道,此刻的她,同样惊恐,害怕,甚至,还夹杂着刚刚没发泄完的愤怒。

站在我的角度,我不能容忍彤彤生气打人的行为;但同时,我接纳,也理解她此刻愤怒,害怕交织的负面情绪。

站在彤彤的角度,原本,她好不容易说服我,答应她每天睡前看半个小时的电视。

可结果,今天她等了半天,还没看到电视,她心里自然焦急愤怒。

她不知道为什么电视不能看,她只知道,我拿着遥控器弄了半天,还没让她看《超级飞侠》。

所以,她愤怒,生气,认为是我不肯让她看。

所以,等得不耐烦的她,不顾一切的拿起遥控器砸向我。

可接下来,我的厉声呵斥把她吓住了。

她知道不该打人,可那一刻,她控制不住自己,只想发泄。

面对我的怒骂,她紧张害怕,那一刻她所能想到的,唯一可以寻求安慰的避难所,就是我的怀抱。

哪怕前一秒,她还冲着我发火,把遥控器砸向我;

哪怕前一秒,我还在愤怒的吼骂她;

但在她害怕,惊恐的时候,她还是不顾一切的扑到我怀里。

因为她确信,那里是最安全的,因为她确信,我不会推开她,抛弃她。

2

其实,一直以来,我都在看不同的育儿书籍。

从《无条件养育》到《正面管教》,从《PET父母效能手则》到《爱与自由》。

基本上,所有市面上畅销的育儿书籍,都在给为人父母的我们灌输同一个基本观点:

从前,我觉得,这些太难了,我根本做不到。

彤彤不听劝,一定要自己把菜端到桌上去。结果“哐啷”一声,好好的瓷碗摔得粉碎,更别说,还有洒了一地的菜。

这时候,你跟我说,要先跟孩子共情,不能吼孩子?

为了哄小丫头睡觉,读绘本,听儿歌,喝水,讲故事,各种方法齐上阵,折腾到晚10点半。

哄了一个晚上,我已经眼皮子打架,困到不行了,可小丫头还是兴奋莫名的在床上各种花式乱窜,毫无睡意。

这个时候,你跟我说,要尊重孩子的需求,要理解孩子的感受?

……

要无条件养育,要通过孩子表面的“坏行为”,看到孩子内心的真正需求;

要随时随地捕捉孩子的各种敏感需求,要接纳孩子的负面情绪,和孩子共情;

……

抱歉,我真的做不到!

我是人,不是神,我也是第一次为人父母,凭什么对我要求这么高?

3

可渐渐的,当我不再纠结于要怎样去做一个好妈妈,不再按照育儿书里的高要求强迫自己时,我突然间发现,其实,我已经做到了。

所谓共情,所谓区分对待孩子的情绪和行为,并没有我想象中的那么难。

就像这次,彤彤拿遥控器砸我时,我本能的,在第一时间制止了她,但同时,当她哭喊着扑到我怀里寻求安慰时。我也同样紧紧的把她抱在了怀里,在第一时间接纳了她。

就像之前,很多次她做错事,被她爸爸责骂时,我认可她爸爸的做法,坐在一旁默不吭声。

可当她哭得上气不接下气,根本停不下来,扑到我怀里寻求安慰时,我也会把她抱在怀里,轻拍着她的后背,耐心安抚她,而不顾她爸爸反对说,我这是在宠坏她的错误做法。

是的,我从来没有想过要娇惯,或是纵容她的不良行为,包括打人,包括撒泼哭闹。但同时,我也理解她每次做错事,或是被骂之后,内心的愧疚,害怕,乃至不安。

所以每次,她被骂后,哭着喊“我要妈妈,妈妈抱抱我”,跑到我怀里寻求安慰,或是每次做错事,不等我发作,就自觉的扑到我怀里说“对不起”时,我都会抱着她,安抚她的情绪,耐心的等她自己平静下来。

事实上,在我这么做的时候,我压根没想过是要先接纳孩子的情绪,还是先摆事实讲道理,让她意识到自己的错误。

我只是本能的,凭着我的直觉,我的本心去做。

其实,就像我们自我调侃的那样,懂得了许多的育儿大道理,到头来,还是养不好自己的娃。

毕竟,具体到了每个家庭,每个孩子头上,情况永远是千变万化,完全不一样的,根本不可能照搬。

我们都知道要科学育儿,要理解接纳孩子的负面情绪,要看到孩子不良行为背后的真正需求。

可具体的,实际操作实施起来, 到底该怎么办?

不妨试着放下内心的高要求,放下脑海中那些科学育儿的条条框框,听听自己的内心。

当看到孩子犯错时,你会忍不住批评教育她,这是为人父母的本能。

同样的,当看到孩子哭泣难过时,也请遵从自己内心的声音,先上前去抱起他,安慰他。

最重要的,不是如何理智区分孩子的行为和情绪,如何区别对待孩子的错误行为和负面情绪。

而是相信自己的直觉,在纠正孩子表面的错误行为时,也请用心去感受面前哭闹的孩子内心的不安与恐惧。

只要你真的愿意去走近,聆听,并用心去体会和感受孩子的情绪;

只要你愿意敞开心扉,和孩子建立起真实的深度情感链接;

相信我,不需要去参考任何的育儿书籍和理论,你的内心会让你做出最自然,也最正确的决定。

作者:薛灵芸,言情小说作者,全职宝妈,育有一女,专注亲子成长和儿童心理学习研究。用朴实的文字记录育儿路上的点滴感动与自我成长;以自己的亲身育儿实践和您分享最实用,最接地气的育儿干货。原标题:区别对待孩子的行为和情绪,真的很难吗?

编辑:刘韶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