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最好的陪读方式?家长一定要看!

作者:爸妈必读 08-22阅读:2988次

文 | 赵秋 ·来源 | 海狸妈妈(hlmommy)

-01-

上次去山区玩,经朋友介绍,晚上住在一个农家。这里经济条件差,教育也很落后,村里至今连个高中学历的人都没有。

但是我们住的这家人,儿子现在在市里上高中,成绩优异,因为家庭困难,学校主动给他免去学费,还补给他生活费。

女儿上小学,每次考试,基本都是年级第一,而且总能把第二名远远拉下。

我很好奇,这对小学都没有毕业的父母,养出的孩子为何对待学习如此努力?

后来住了几天才发现,他们家孩子学习,特别有仪式感。

这里每家都会养几十只鸡鸭和五六头猪,一到傍晚每家的院子就开始变的很热闹,一番“鸡犬相闻”的景象。

我常常看到很多村里的小孩,坐在院子里,伴随着鸡叫声、猪叫声和大人的忙碌声做作业,甚至桌子上还放着碗,作业本上还粘着饭。

而这家,孩子做作业有专用桌子,是爸爸用几个木板自己做的;家里的猪都会提前喂饱,不会哼哼唧唧;鸡也被赶出院子,不许到处乱跑;大门紧闭,任何过来玩的小伙伴都不能进来。

一向大大咧咧的妈妈也开始轻手轻脚地忙碌,爸爸乖乖出去,尽量避免在院子里干活。

刚刚还特别热闹的院子,突然变的安静和整洁,空间就好像被人按下了暂停键,一切都不动了,只有写字的孩子手在动。

在别人家大人吼着“你还不去做作业”的时候,他们家孩子已经安静地投入学习,宛若与世隔绝。

他们也许并不知道,这也是一种仪式感,为学习而举行的仪式。

就是这种仪式感,让这个穷人家的孩子不仅懂生活之苦,更能懂学习之重,她觉得学习特别重要,到时间就打开书本,全力完成学习内容。

即便作为他们家的客人,我们都自觉的地在孩子作业完成之后才回来,否则都不好意思推开那扇门。

-02-

在《小王子》里,小王子问:仪式是什么?

狐狸说,它就是使某一天与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时刻与其他时刻不同。

这种不同,让人期待,也能给人一种开始自我约束之感,告诉自己到什么时候就该干什么事。

心理学家荣格说,正常身心需要一定的仪式感。仪式带来的感觉,是一种强烈的自我心理暗示,能把自己的专注力、反应能力、动作能力迅速提升,让自己更专注,更认真。

家里孩子做作业的仪式感,并不是非要庄重神圣地举行个什么仪式,而只是一种时间、空间、事件之间的明显划分,让学习和其他事件隔开,使之显得不一样。

之前听到一个叫罗天的培训师,讲到他奶奶教育他的故事,真的特别有仪式感。

他家里可谓世代书香之家,奶奶从小读私塾,父母不在身边,奶奶承担了他的家庭教育职责。

从很小的时候他就知道,家里凡是带字的纸,都不能踩在脚下,一定要捡起来看看,即使不要的,也要统一整理,然后专门焚烧。

每次烧完,奶奶还对着一堆灰烬作揖,她说,字字通神灵,我们要尊敬文字。

他做作业有固定的时间,每次开始做作业前,必须确认桌面整洁,需要用到的东西全部备好,中途不允许找这找那个,而后奶奶检查坐姿是否正,告诉他人正字才能正。

如果实在无法静心学习,就让他去磨墨写毛笔字,还告诉他,不是人在磨墨,而是墨在磨人。写完毛笔字,心静下来,再继续做作业。

所以他从小就对学习心怀敬畏,觉得这是一件很神圣很认真的事情,一旦开始,就特别用心和专注。

虽然父母忙于工作,从未管过他的学习,奶奶也因时代不同,无法指导他学习,他仍然成长成为一个优秀的年轻人。

后来长大成人,每次看书学习,他仍保持了小时候的习惯,认真而专注。

-03-

之前看到一段话,女孩抱怨说,我的生日你都能忘记,还谈什么关心?

男孩说,只要我俩感情好,每天都是生日,每天开心就可以啦!

女孩说,我的生日只有今天,不是每天,我现在一点也不开心。

没有区别对待的,就根本谈不上特别,更谈不上特别重要。

而孩子的学习,随时随地被提醒,和吃饭睡觉混为一体,也就引不起孩子重视。

同事儿子上小学三年级,学习很差,提起儿子,同事几次差点落泪,她不明白,为什么她越努力,儿子成绩越差?

有次去她家吃饭,发现他们家从来没有划分“什么时候做什么事”,更谈不上仪式。

准备吃饭了,孩子刚坐下拿起筷子,妈妈就顺手拿出一张试卷,说是找别人要的,比较经典,让孩子饭后做一遍。

孩子边吃饭边不耐烦地说:“好好好......”

孩子三两下吃完饭,跑到房间里看课外书,妈妈又追过去说:“怎么才吃这一点?你再吃点吧”。

孩子说:“我觉得我饱了,你去吃吧!”妈妈不走,还连续发问:

“今晚作业多不多?除了地理还有什么?”“也不知道你妹妹考的怎么样?”“我把你姑姑学校数学老师出的试卷给你看看好不好?”

孩子不理,妈妈语气越来越严厉,后来孩子直接把妈妈推出来,把门关上。

而且不管儿子在干什么,爸爸回家第一件事情就是去检查儿子作业,询问复习情况。

父母过度关注学习,不分场合,不分时间,却适得其反,孩子的成绩也慢慢从班里排名中间慢慢滑落到倒数,甚至有继续下降的趋势。

心理学中有一个“贝勃规律”,意思是第一次的刺激能延缓第二次的刺激,开始受到的刺激越强,对后面的刺激也就越迟钝。

父母把督促学习变成了“司空见惯”,孩子也就慢慢“习以为常”,对父母的说教、对学习也慢慢变得“无所谓”,甚至视之为负担。

之前听到一个老师演讲说,对于学习,孩子和父母不应该有束缚和被束缚的关系,而是造一个环境,孩子自然而然地去学习,慢慢形成一个适合孩子的习惯和规律。

强迫学习很难走远,但是习惯却可以陪伴终生。

习惯的养成,就需要“到什么山头唱什么歌”,父母不把工作带回家,孩子不把学习带到饭桌上。

生活有生活的方式,学习有学习的仪式,才能好好生活,用心学习。

-04-

每个父母都要了解自己孩子的习惯,选取最合适他们的学习时间段,造一个仪式,创一个环境,让他主动学习。

去年暑假,我们家有三个小孩,一个八岁,一个六岁,一个五岁,都是最调皮的时候,玩的很疯,这样的状态老大完成暑假作业都困难。

开始的时候,我带的特别痛苦,我得督促老大做作业,提醒弟弟不要吵,需要反复交代把东西回归原处,每天精疲力尽,却还是无法带好他们。

后来我很认真地召集了一个家庭会议,根据“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四个要素,制定了一个表格,列举出什么时间、什么位置、哪些人可以做什么事情。

然后征求他们的意见,将表格完善,大家都没有意见后,就一人按了个手印,然后贴在客厅最显眼的地方。

这个会议,也是我们家庭的一个仪式,划分了学习、玩耍、做家务等事项,每次到一个时间点,值日生就会提醒大家:现在是开始学习(玩耍)的时间。

从那以后,我真的节约了很多精力,上午谁都不会去开电视,哥哥做作业,弟弟会乖乖在另外一个房间看绘本或者画画,连走路都变的静悄悄的。

为了避免时间久了后,“仪式”变成了“形式”,孩子重蹈覆辙,我们每周五都会开一次家庭会议,宣布下周的活动安排,然后征求孩子的意见,适当做一些调整。

通过这样的方式,孩子们将“被迫去做的事情”升级成了“应该去做的事情”。

培根说:“集体的习惯,大于个人的习惯”,全家人的习惯,一定比孩子一个人的习惯更能约束人。

所以孩子学习的阶段,我不会玩手机,要么看书写笔记,要么带着两个小的孩子一起轻声读绘本。

很多大人总是打着监督孩子做作业的名义,坐在孩子旁边玩手机,手机那么好玩,孩子怎么能静心做作业呢?

古人“焚香沐浴为读书”,这是古人读书的仪式,而现在,我们要努力按照孩子学习需求,营造一个仪式,让学习这一刻,和其他时刻不同。

仪式最终成就的是良好的习惯和高度的自律。

让孩子更专心、更主动地去学习,让父母和孩子之间多一些母慈子孝,少一些鸡飞狗跳。

*本文转自微信公众号:海狸妈妈(hlmommy),小学生、初中生爸妈必读教育干货,为了孩子,每天补充6分钟知识。

◎ 本文编辑✎妩悦

“孩子,别怪妈妈心狠”,

这位妈妈的一番话,刷爆了朋友圈!

唯有狠下心,

逼会孩子一些规矩,

孩子才会拥有受益终生的良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