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等一等”,是孩子拖沓的根源

作者:富兰克林读书俱乐部 08-29阅读:3541次

作者:朱香记(富书签约作者)

一、等一等,让孩子感觉被忽视

在小区楼下陪女儿,零零散散的有几个孩子在玩,几个大人坐在附近。

一个三四岁的小男孩在开心地跑来跑去,他好像是在花丛里发现了什么好奇的事情,欢快地朝妈妈跑去:“妈妈,快来看。”

她的妈妈正和人聊天,看都没看孩子,随口说了一句:“等一等。”

孩子只好又回去花丛边,等了一会儿,见妈妈还是没过来,他又跑向妈妈,拉拉妈妈的衣服:“妈妈,快跟我去看一看。”

妈妈转过来看了他一眼,还是说:“等一等。”

孩子只好失望地又走开了。

男孩儿自己在花丛中又研究了一会儿,似乎还是想弄清楚什么问题,第三次跑向妈妈:“妈妈,你就跟我去看看嘛。”

妈妈转过身,竟然凶起了孩子:“叫你等一等,没看见妈妈在说话吗?”

小男孩一下子哭起来:“我都等了好一会了,我都叫了你三回了。”

这下妈妈终于停下了和旁人的聊天:“你这孩子怎么事那么多,走走走,看什么?”

孩子看来是真的伤心透了,说:“你根本就不是陪我玩儿的。”

说完就哭着跑了,妈妈只好追着孩子回家。

看到这一幕,真的很心疼孩子一直被无视。

那一句等一等一次又一次打碎了他的希望,他满心欢喜地想与妈妈分享,却没有得到想要的回应。

最终失望离开。

如果孩子一直被用等一等搪塞,那么妈妈等来就是孩子的失望。

让孩子一再地等一等,似是回应了孩子,其实却是敷衍。

当孩子呼唤爸爸妈妈时,满腔欣喜地渴望得到回应,但只是得到敷衍甚至不耐烦的回应,就会失望,会有挫败感。

一再地被敷衍,孩子会感觉到自己是不重要的、不被爱的、被忽视的。

久而久之,也会产生自我怀疑,自信心会受到打击,甚至发展为自卑,影响到未来的人际交往。

二、等一等,让孩子丧失兴趣

一位朋友和我聊起她儿子阅读兴趣的丢失,特别后悔。

她儿子小时候很喜欢听故事,还喜欢自己编故事玩。

二岁多的时候,儿子拿着故事书来找妈妈:“妈妈,给我讲故事。”

她很忙,就跟儿子说:“等一等,妈妈在忙。”

于是,儿子耐心地在旁边等着;

等了一会儿,见妈妈还不给自己讲故事,儿子又跟妈妈说:“妈妈,给我讲一个故事嘛。”

在电脑面前忙碌的妈妈再次说:“等一等,妈妈事情没做完。”

儿子失望地低下头自己看书,再等了一会,儿子又说了句:”妈妈,我都等好一会儿了,快给我讲故事嘛。”

忙碌的妈妈依然没有重视孩子的诉求:“再等一等,妈妈一会儿就忙完了。”

看妈妈盯着电脑屏幕,依然在忙碌,再三被拒绝的儿子只好走开了。

就这样,妈妈有时候在忙碌,有时候是太累了,都很随意地让孩子等一等,一次又一次,孩子不断被拒绝,不停被搪塞,最终,孩子只得灰溜溜地走开。

一再被妈妈说等一等的孩子,不再来找妈妈念故事书,有空就玩IPAD,慢慢地不再爱看书,阅读兴趣因为逐渐丢失。

现在,朋友特别后悔,如果她当初少对儿子说两句等一等,及时回应儿子,或者给儿子更好的回答,而不是简单粗暴地对对待孩子的诉求,那么,孩子不会那么早就丧失阅读兴趣。

和我说这话的时候朋友看着远方,眼里有泪花,仿佛看到了儿子小时候失望的背影。

是啊,不仅是阅读兴趣的丢失,很多父母不断用等一等搪塞孩子,孩子请爸爸陪溜冰,爸爸一再地说等一等,等待多次的孩子最终放弃。

孩子请妈妈陪画画,妈妈一再说等一等,等不到妈妈陪伴的孩子,最终不爱画画了。

想让爸爸陪打篮球,爸爸不止一次告诉孩子:“等一等。”

等啊等,孩子不再爱打篮球。

爸爸妈妈的一声等一等,说来很容易,但对一直等待的孩子来说,却是一再地失望,对爸爸妈妈的失望。

而对本来感兴趣的爱好,因为没有适当的带领和引导,逐渐失去了兴趣。

教育家斯宾塞说:如果兴趣和热情一开始就得到顺利发展的话,大多数人将会成为英才或天才。

由斯宾塞抚养长大的侄儿子小斯宾塞,小时候对大自然产生兴趣,总是第一时间来向斯宾塞求助,他总是在第一时间回应孩子,并给孩子及时的引导和帮助,在他的教育下,孩子长大以后成了植物学家。

说等一等很容易,让孩子失望进而失去兴趣却很可悲。

三、等一等,让孩子学会拖沓

去朋友家吃饭,已经准备好饭菜了,朋友开始叫5岁的女儿来吃饭,孩子说等一等。

过了一会儿,又叫她,还是说等一会儿就来了,等到第三次叫她,孩子拖拖拉拉还是不来,直到第四次,朋友几乎是生气地吼孩子,她终于来了。

朋友开始向我们抱怨,说:“这孩子,就是爱拖沓。”

从朋友和孩子的相处模式来观察,孩子的拖沓,并不是天生的。

这位朋友也爱和孩子说等一等,孩子说:“爸爸,给我拿一下酱油”。

朋友明明可以顺手就拿,但忙着和我们聊天的朋友说:“等一等。”

孩子吃完饭请爸爸给她开电视,朋友本来可以马上给她开的,他说等一等;

孩子请他帮开一下水瓶,他说等一等。

孩子说:“爸爸给我修一下玩具。”他看都不看,就说等一等。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终生的老师。

朋友总说等一等,孩子也学会了说等一等,孩子在说等一等的背后,却是拖沓的坏习惯。

遇到事情的时候,总是不第一时间解决,总用等一等来敷衍,久而久之,就养成了拖拖拉拉的习惯。

爸爸妈妈轻易对孩子说等一等,并且一再失信,就是一种延迟拖拉。

孩子总是被这样对待,也学会了对时间观念松懈,遇事也是随便说等一等,爱拖延,办事效率也变低,长大了也会变成不守时不讲信用,没有时间观念的人。

只是常对孩子说等一等,若是导致这样的教育效果,那就太得不偿失了。

如果,朋友在女儿寻求帮助的时候,能够不让孩子等一等,而是及时给与帮助,或者和孩子一起想办法,那么,孩子也会学会家长的高效和准时,而不是也跟着说等一等,跟着学会拖拖拉拉。

日本作家谷口雅春说:

孩子的言行就像一面镜子,反映着家庭和父母的精神,所以希望孩子好,首先自己要起模范作用。父母或教育者的日常性言行,对培养孩子的人格有最强的说服力。

你说的每一句等一等,都是给孩子的示范,希望孩子不拖沓,你也不要总让孩子等一等。

四、心理学实验,不及时回应孩子的危害

在孩子最需要父母回应的时候,父母常说等一等,就是没能及时回应孩子,而那个时候,孩子是最需要父母关爱的。

每一个孩子的健康成长,离不开父母的积极关注与呵护,爱、支持、尊重、信任、接纳。

这些都是孩子赖以成长的心理营养,每一位父母都不容忽视。

而一再说等一等的父母,会让孩子失望、恐惧。

曼彻斯特大学心理学教授埃德·特洛尼克曾经做过一个非常有名的实验——静止脸实验。

实验中,他让一位妈妈先和孩子正常互动。按照要求,妈妈坐下来和1岁的宝宝玩耍互动,她和宝宝打招呼,积极回应宝宝的各种要求,和他用眼神、微笑互动。

这时候母子二人的交流非常愉快,宝宝很开心。

然后,开始静止脸试验。无论孩子和妈妈怎样互动,妈妈都面无表情,孩子开始疑惑、好奇、恐惧,最终崩溃大哭。

就像上文每一个一再被父母让等一等的孩子,失望、无助、最后放弃,甚至自己也学会和父母一样的行为。

试验证明了父母的情绪对孩子的影响,也证明了父母一再忽视孩子的诉求给孩子带来的后果。

那个实验里的孩子,在妈妈毫无反应的时间里,心跳加速、压力激素增加。

那些如婴儿般一次次尝试引起回应的孩子,在不断重复中失败,感受着悲伤与无奈,却又带着对父母的爱再次重来。

长此以往,被等一等这句话一再被敷衍的孩子,无法从外界获得安慰。

那些常常被忽略的孩子,不但价值感和自尊低,还容易自我否定,心灵上无比孤独。

这是父母最不希望看到的,可是一些父母,却在不知不觉中,将孩子推向心灵的深渊。

五、让孩子等一等,却不常常说“等一等”

1、当孩子需要的时候,及时回应孩子。

培养三个孩子考入斯坦福大学的歌手陈美龄,出版了很多教育书籍,她说:“孩子问我问题的时候,我绝对不会说你等一下。”

有时她在炒菜,孩子们会来问:“妈妈,妈妈,天为什么会是蓝色的?”这个时候,虽然她答不上来,但她会把火关掉,对孩子说:“你问得真好,等下我们一起去找答案”。

孩子天性好奇,喜欢探索,对不知道的东西就会来问父母,但是有时候忙碌的父母会让孩子等一等。

可一等之后,或许家长忘记了,或许孩子失去了兴趣,久而久之,孩子的探索欲望就消失了,就像上文说到的阅读兴趣丢失的孩子。

所以,当孩子在发问时、求助时,父母尽量放下手上的事,及时回应孩子,让孩子感觉到爸爸妈妈对自己的重视。

2、让孩子等一等以后,一定要信守承诺。

现在的工作节奏都很忙碌,有时候,父母确实没法儿一下子放下手上的事情,不得已需要孩子等一下。

这时候,可以先跟孩子说抱歉,并告诉孩子具体等待的时间,五分钟,或者十分钟,让孩子有一个时间概念,而不是空洞地一再说等一等。

时间到以后,要信守承诺,及时回应或者帮助、陪伴孩子。

这样,既能够让孩子理解父母的忙碌,也让孩子有守时、重承诺的习惯,而不是学着父母拖沓、敷衍。

3、说等一等,有方法。

在综艺节目《不可思议的妈妈》中,在吃饭时,胡可的儿子小鱼儿一心想着自己的新玩具,他要求妈妈“现在、立刻、马上”把新玩具组装成“机器人”。

遭到妈妈的反对后,小鱼儿不愿意等一等,马上要发脾气了。

看着发脾气的儿子,胡可温和而坚定地说:

我知道你很让玩具变身,你很想让它变成拿着武器的机器人,但是要等到吃完饭以后,这是规则,你要遵守规则。

在这个时候,胡可不是简单地跟孩子说等一等,而是耐心和儿子讲道理,并告诉儿子理解他想玩的心情,可是这需要等待。

在这样的劝说下,儿子理解了妈妈的意思,愿意等到吃完饭再玩玩具。

所以,说等一等,用合适的方法,会让孩子更易接受,不会觉得被忽略,也不会对喜欢的东西丧失兴趣。

德国心理学家赫尔巴特说:“孩子需要爱,特别是当孩子不值得爱的时候。”

当孩子需要你,无论何时,不要让孩子一再等待,请给孩子他需要的爱。

浙大学霸逼10岁女儿每天写4篇作文:教育的核心是这一点

钟丽缇48岁备孕:这才是女人拿命生孩子的真相

30岁以后,拼的是“抗逆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