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不听话,是一场父母必须学会应对的“权力之争”

作者:涵妈育儿 09-25阅读:5903次

已为人父或人母的你,或许早已忘记自己儿时调皮、任性、噘嘴、发脾气、故意跟父母“作对”、跟兄弟姐妹打架时,心里在想些什么了。

而今天站在你面前的小孩,他们表达自己心境和情绪的方式,与当年的你简直一模一样。


每一代的成长都会碰到这种局面——当事人太懵懂,过来人又太健忘。我们在这个永恒的循环里一直寻找、追忆和思索,到底该如何教育孩子。


在家庭教育的书单中,有一本书被很多家长列为必选书目之一。这本书,就是《孩子:挑战》。


此书由美国现代实践派儿童心理学奠基人Rudolf Dreikurs(鲁道夫·德雷克斯)所著,它不仅能带你一步步跳脱出来反观自己的育儿方式,也能帮你用科学的心理学知识了解自己的个体情绪和行为。


相信很多爸爸妈妈都曾苦恼过,孩子不听话、做错事还反抗该怎么办?对待孩子,在“听任”和“强制”之间,怎么才能把握好度?或者,什么时候我们不管,什么时候我们该管?


书中有一个章节,是关于家长和孩子之间“权力之争”的论述。书中的分析、案例、对策都很精彩、生动且实用,今天,我们就将这一章节分享给大家,希望能给到大家一些启发。


1

“把狗盆洗干净!”妈妈对苏妮说。“什么?凭什么要我洗?”“我让你现在把狗盆洗干净,赶紧去洗!”“我看不到非得是我洗的原因!”“因为我让你去洗!”苏妮耸耸肩,不再回应。


几个小时后,妈妈发现狗盆还是很脏,爬满了蚂蚁,她大声对女儿说:“几个小时以前,我就告诉你把狗盆洗干净,你怎么不做呢?你看看,到处都是蚂蚁!赶紧去洗,现在就洗!”


苏妮答应了,妈妈回去做她的事,可实际上苏琳妮根本没有洗。过了一会儿,妈妈发现狗盆还是脏的。


这次,她打了苏妮一下。小姑娘吊着脸,不说话也不哭。妈妈说:“如果你现在不马上洗干净,今天晚上你就不能看电视,而且还得提前上床睡觉!我还会狠狠揍你一顿!现在就洗!”“好,我会洗的。”苏妮弯腰拿起狗盆,妈妈转身离开了。可是那天晚上,妈妈发现狗盆还是脏的。


苏妮和妈妈进行着权力之争。妈妈试图强迫女儿按照她的话去做,而女儿则想要表现谁才是自己真正的老板。


类似权力之争的情况现在正在以惊人的速度增加。这是因为现在的社会文化正在发生剧变。孩子们也能体会到现在的民主氛围,对大人的强加权威感到厌恶,他们向父母“宣战”,不愿意受到控制或支配,让父母对他们的强制成为无效。


这场斗争中,孩子们灵活无比,他们不会想自己的行为会有什么危险后果。这样,家庭变成了一个战场,没有合作,没有和谐,只有怒气和争斗。


2

帕蒂十二岁,妈妈通过各种方式让帕蒂同意用饭盒带午饭去学校,并且到家以后自己把饭盒洗干净。


刚开始几天很顺利,可是有一天帕蒂没有洗饭盒,妈妈发现厨房台面上放着帕蒂的饭盒,里面有剩饭,妈妈非常生气。她对帕蒂指责和说教了一番,帕蒂保证会记得洗饭盒。


可是几天之后,同样情形又发生了。她想着“要给帕蒂一个教训”!


第二天早上,妈妈把帕蒂的午饭装在纸袋里,饭盒还留在厨房台面上。帕蒂一看就知道是怎么回事儿!她不满地想:“我绝对不会洗的。”于是,发霉的剩饭继续留在厨房台面上,帕蒂继续用纸袋装午饭。


又过几天,妈妈忍无可忍,对女儿大发了一顿脾气。帕蒂也怒目而视,坚决不洗饭盒。


最后,妈妈实在没有办法,把帕蒂拽到厨房,打了她一顿,强迫她把饭盒洗干净。


“从现在起,你记不记得要洗饭盒?”妈妈厉声问。“是的,妈妈。”帕蒂回答。可是第二天,帕蒂又留下了脏饭盒。


结果是,妈妈彻底绝望了,就此放弃:“你不能再用饭盒,只能用纸袋子。”


“我无所谓,反正我们同学都不用饭盒。”帕蒂说。


从帕蒂对洗饭盒开始怠工那天起,权力之争就发生了。


妈妈试图强迫帕蒂洗饭盒,虽然她想的是自然结果,实际却是在惩罚——“要给她一个教训!”


妈妈隐藏的怒气,帕蒂能感受得到。妈妈并不理解自然结果的真谛,当她把午饭放进纸袋里的时候,自然结果就已经失效了:即使女儿没有合作,妈妈仍在继续为她服务。


在这个案例中,帕蒂从一开始就讨厌用饭盒,因为初中生很少有人用饭盒带午饭,小孩子才用饭盒。


那为什么帕蒂开始不和妈妈说明白呢?因为一开始妈妈就用各种方式迫使帕蒂答应,结果帕蒂开始利用这件事和妈妈进行权力之争。到了最后,她赢得了战争,妈妈输了。


如果妈妈看到女儿没有洗饭盒,和女儿友善地谈一谈,了解女儿对午饭的感受,就能避免这场持续多日、让双方痛苦的权力之争。妈妈可以说:“我看到你没有洗饭盒,是不是不喜欢饭盒,希望用纸袋?”这样简单的询问,权力之争就消失了。


不论什么时候,当我们命令或者强迫孩子做事情,就会导致权力之争。这并不是说我们不要引导孩子发展恰当的言行,而是说我们应该用有效的方式进行。我们需要塀弃过时的、无效的态度和方法。

读到这里,有些读者可能会困惑,什么时候我们不管,什么时候我们该管?


有些时候,关系到孩子生命危险,我们需要用强力;还有的时候,我们需要借由作为大人占有的体力优势维持规则。


3

彼得五岁半,患了严重的感冒,不能上学。下午,雪开始融化,彼得想出去玩。妈妈说:“儿子,你现在不能出去,你咳嗽还很严重。”彼得生气地噘着嘴。


没过会儿,妈妈听到开门的声音,看到彼得自己穿上棉衣和靴子到了门外。妈妈跟出去,拉住他的手,告诉他现在应该到屋子里去。


彼得不愿意,妈妈把他抱起来,进到屋里:“对不起,今天你还不能到外面去玩,再好一点就可以了。”彼得开始大哭大叫。妈妈知道捂得太多对彼得不好,就放下他,平静地脱下他的棉衣。


彼得发怒地冲向大门。妈妈静静地站着,把住门,什么也没有说,也没有试图让彼得不要生气。


因为用力哭闹尖叫,彼得开始剧烈地咳嗽,并大声叫道:“我恨你!我恨你!”妈妈什么都没有说,只是不让他出去。最后彼得冲进自己的房间,倒在床上。妈妈继续做自己的事情,安心让彼得处理自己的愤怒情绪。


如果旁人没有经验,看到这个会觉得这是一场权力之争,彼得想出去,而妈妈强迫他留在屋子里。然而事实上,妈妈并没有加入这场权力之争。


我们怎么才能看出不同呢?那就是妈妈的态度。妈妈有责任维护孩子的健康,她做到了一一一她没有生气、受挫、专制。彼得和妈妈之间发生的情况,不是权力之争,因为这和妈妈的利益没有关系。这是个重要的线索。


当我们搞不清是否是权力之争时,我们可以问问自己:在这件事中,我个人的好处是什么?这是为了孩子好,还是为了维护我们自己的威望?如果孩子顺从,我们是不是得到了个人心理的满足?希望别人都能看到我们的孩子很听我们的话?我们是不是希望自己得到“好家长”或“成功家长”的名号?我们是不是在寻求对孩子的主导权?


另外一个判断是否是权力之争的线索,是看结果。尽管我们对孩子训练了很多,孩子是不是仍然有同样的行为?孩子有没有反抗行为?我们生气吗?愤怒吗?


第三个线索是我们的语气,这是个非常准确的观察点。我们的语气是强硬的、怒气冲冲的还是苛求的?坚定的语气应该是沉着、平静、踏实的,而权力之争的语气则是言辞越来越激烈,越来越愤怒。


彼得因为不能按照自己的意愿出门而大发脾气,而妈妈对他说出的“我恨你”并没有生气,她知道那只是孩子的气话,是他生气的反应。如果妈妈当时做出过激的反应,就会陷入“战争”。


当孩子违抗我们时,我们的权威受到很大打击。如果这时我们能够顺应情况的需要,把自己受损的权威放在边上,就给了自己一个很大的转变机会。


最重要的是坚持——我们自己要做什么,而不仅仅是要孩子做什么。了解、鼓励、合理后果、相互尊重、尊重规律、赢得合作,这些都是解决权力之争的方法。


在这个过程中,父母要明白自己是权力之争的一方。这不容易做到,它需要父母不断地自我审视,不断提醒自己:

我真心不能强迫孩子做任何事,或者控制他们。孩子不能被强迫,只有我赢得他的心才能合作。


孩子的恰当行为应该通过我的激励而不是强权来做出。但是我可以通过自己的思考、方法和幽默感,促进他合作的意愿。


这样的想法,给了父母处理问题时更多的选择。发展这些技能也让父母的创造力大大增加。


一旦我们明白了这个道理,就很容易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最重要的是,我们现在知道了除了强迫孩子,我们还有别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