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家有钱吗?”这个爸爸的回答亮了

作者:年糕妈妈 09-26阅读:5891次

闺蜜家娃,见什么都想买,家里玩具一大堆,但依然止不住小孩买买买的节奏,是花钱的基因会遗传么?“最可怕的并不只是买买买,是小孩一点感恩的心都没有。”闺蜜吐槽说,什么都要买,而且认为这都是理所当然的,小孩这点让她很担心。

为了让小孩能体会赚钱不易,闺蜜也是操碎了心——比如带孩子去参加卖花卖报活动。

@soogif

结果呢?折腾一趟,她的吐槽又升级了:

“哪是教小孩体验大人赚钱艰辛,明明是让老妈子带娃艰辛升级好不好。小孩在指定范围内卖东西,家长不能在身边,还得暗暗跟随保护。

平时看娃还能刷两下手机,那个时间简直是吓得要死。而且哪里是卖花卖报,明显卖萌。一趟活动下来,小孩子很开心啊,赚钱哪里艰辛了嘛?

所以,到底怎么才能让小孩知道赚钱不易?难道要去搬砖?

@Facebook.com/spidey.adventure



做家务给钱行不行?


“要不我让小孩在家做家务赚钱吧。”闺蜜又有了新想法。

要我说,这个主意,不好,很不好。

什么洗个碗给一块,洗个衣服给二块……给家务定价这种土味育儿,早就被专家鉴定过时了。

@soogif

家本来就是一个互相扶持的地方,给家务定价是万万使不得的。孩子自己也住在家里,也享受家里的一切,帮忙干点活是理所应当的,如果因此就得到父母的金钱奖励,孩子会对家庭、家务产生很扭曲的价值观。


谨慎使用“买不起”


“那我直接告诉他买不起算了!”闺蜜很焦虑。

要我说,这个主意,也属于欺负小孩。

@soogif

用“买不起”去遏制小孩欲望,最终它只会更猛烈地反扑回来。匮乏感也是一种不安全感,感到不安的小孩是无法健康成长的。“有那么多玩具的小孩怎么还会有匮乏感?”闺蜜惊奇地问。

我跟闺蜜说,我去学正面管教的课,听到最有用的一句话就是,“人的理智脑到25岁才能发育成熟!”小孩子看到什么都想买,就是理智脑发育不成熟的表现,很多你想告诉小孩赚钱不易的道理,他们是听不懂的,更谈不上成人都不做到的理智消费了。

@soogif


别人家的爸爸亮了

那这个问题就无解吗?

就在闺蜜无计可施的时候,小朋友自己挽救了这个局面。

晚上小孩问他爸,“爸爸,钱是从哪来的?”这位爸爸不愧是一位CEO,闺蜜满心以为,他会回答“钱是爸爸妈妈辛辛苦苦赚来的。”但是,爸爸告诉小朋友,“钱是换来的呀。”

“怎么换呢?”

“用你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你解决问题的大小换来的呀。”

闺蜜顿时觉得,爸爸的形象一米八。心心念念想要告诉小孩赚钱的艰辛,但是爸爸的回答很正解了。

好睿智的爸爸呀,我都忍不住给他点赞了。


道理永远赶不上亲身的体验


闺蜜跟我分享了孩子爸爸的正解,但还是很忧虑,“这样也还是没有解决小孩买买买的问题啊?”

那么,还是看看另一位爸爸的故事吧,可能有点启发。

也是我认识一位朋友,他儿子6岁,有天孩子自己说想要赚钱,他没有立刻反对,而是说,“可以啊,我们去哪儿赚钱?”他儿子提出要去海边。(他们家离海边很近)

父子俩来到海边,老爸问儿子,“在海边怎么赚钱?”父子俩沿着沙滩溜达,看到很多来玩的人,可能是临时起意,并没有带沙滩玩具,小孩只能捡沙滩上的贝壳往海里扔,很无聊。“如果他们有沙滩玩具多好啊。”聪明的小孩,立刻发现了这个问题。

于是,周末老爸陪着孩子去批发市场。父子俩顶着炎炎烈日,在没有空调的批发市场选了好久,才选到性价比不错的沙滩玩具,扛着10套玩具往外走,孩子自己说“赚钱真不容易啊。”

这个爸爸从一个真实的需要出发,在真实的环境中,在用心的陪伴下,小孩自己就会有令人惊奇的成长,这比起家长的猛灌道理要有用多了。

第二天,父子俩来到海边,爸爸全程在儿子身边,让孩子自己去“推销”玩具。孩子也遇到了各式各样的家长,有人很不耐烦地让他走开,有人凶神恶煞地说不需要,也有人和善地买单。

很多家长看到带孩子出来卖东西的父亲,都用看奇葩的眼光看着他,还好他顶住了这份压力。在这个过程中,赚钱的艰辛想必那个小孩已经深刻领悟到了。

◆ ◆ ◆ ◆ ◆


玛利亚·蒙台梭利在《童年的秘密》里说,“儿童努力从他的环境中去吸收东西,通过这样的努力,他的个性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其实父母辛不辛苦、容不容易,孩子都看得到。想要让小孩体验赚钱艰辛的家长,还不如好好让孩子知道:钱是好东西,但是它是有限的。如果还能有合适的机会,陪伴孩子自发地体验真实赚钱的过程,或许才是真正有效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