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失踪的孩子,都被拐去哪了?

作者:妈宝帮帮帮 10-08阅读:5566次

国庆期间,发生在北京丰台区某商场的孩子被抢一案,引发了社会了社会高度关注。@平安北京 在10月6日晚公布了对这一案件调查的情况通报,因为原文较长,现总结要点如下:

1、李某伙同沙某、高某、运某,在商场内抢女事主张某的孩子(11个月)证据确凿;

2、李某解释抢孩子的原因是,其儿子和儿媳关系不合,李某一直见不到孙子(14个月),李某与同情并愿意帮助她的沙某、高某、运某相约来到儿媳居住地附近抢孙子;

3、事发当天。李某错认女事主张某为自己的儿媳,追赶途中摔倒,沙某、高某、运谋继续紧跟女事主到商场,并执行抢孩子的计划。

4、民警对李某及其儿子、儿媳进行了调查,观看了现场监控,认可李某的解释,并作出不予立案的决定,并以扰乱公共秩序,对4人行政拘留5日,其中高某因为患有多种疾病,依法停止执行拘留。

5、对于事主因为处罚过轻提出的复议,分局已经受理,目前案件正在进一步办理中。

Jo妈觉得,不管是不是抢自己的孙子,只要从孩子的亲生父母手中抢孩子,那就是犯罪行为。这次事件已经在社会上引起高度关注,如果警方纵容这样的恶劣行径,未来会有更多的犯罪分子以此为借口,会有更多的孩子和父母骨肉分离。

今天和大家分享的这篇文章来自“网易数读”,这篇文章研究了历年被拐儿童的数据,人贩子的目标,孩子被拐的原因和去向,让大家了解更多的真相。

- 失踪儿童有多少-

中国每年有多少失踪儿童?目前还没有权威数据公布。

“宝贝回家”是中国最大的寻找失踪未成年人的公益网站,因与公安部合作,被看作是“中国失踪儿童的晴雨表”。

虽然网站没有涵盖所有失踪孩子的信息,但也能最大限度描绘出中国近几十年来失踪儿童的情况。

数读菌爬取了该网站截止至2018年8月12日所发布的35850条“家寻宝贝”信息(寻找失踪儿童)和36020条“宝贝寻家”信息(失踪儿童找家),对中国失踪儿童的情况进行了分析。

中国儿童的失踪问题,是从上世纪80年代起变的严重的,到90年代初,失踪儿童数达历年之最。

也是从90年代起,有关拐卖儿童犯罪的刑事立法越来越明细,公安部也开始组织“打拐”专项行动。失踪儿童数开始逐渐回落。

(点击查看大图)

中国的失踪儿童人数之所以在20世纪80年代猛增,与计划生育政策脱不了干系。

由于一孩政策,一些父母(亲属)选择将超生的孩子送养甚至遗弃,这导致失踪儿童数猛增。

同时,“重男轻女”、“养儿防老”的观念之下,一些没有男孩的家庭不惜铤而走险买男孩领养。

学者李钢在一篇研究论文里提到,虽然在1980年时,计划生育政策就调整为只准生一胎,但还未落实,到了1984年,计划生育政策成为地方计划生育条例,开始严抓。这一年开始,失踪儿童的数量开始急剧增多。

在35850个被父母寻找的孩子中,因父母(亲属)送养导致失踪的有13360人,直接被遗弃的人数也达到了2376人。

另外,由于重男轻女的观念,女孩被父母(亲属)放弃的比例要更高,超过一半失踪女孩都是因为被送养、遗弃。

(点击查看大图)

因参与拐卖22名儿童而被判处死刑的谭永志,曾在受审时强调自己是“做好事”。

他在法庭上供述,有工人告诉他,孩子不想要了,让他去打听有没有人要小孩。“我认为我是在办好事,帮助别人解决需要,不算违法。也没有骗、偷孩子,更没有伤害孩子。”

正是由于很多父母会将自己的孩子不合法地送出,甚至是卖出,司法部门一直将“亲子亲卖”作为打击的重点。

需要强调的是,父母(亲属)寻找失踪孩子时,主动承认是自己送养和遗弃,需要一定的勇气。还有相当一部分父母送养、遗弃、甚至卖掉了孩子,但从未坦承过甚至意识到有错。父母(亲属)抛弃孩子的实际情况可能更加严重。

- 人贩子的目标-

除了父母(亲属)导致的孩子失踪外,儿童失踪的最主要因素就是人贩子诱拐。

提起人贩子,所有人都咬牙切齿。在有关拐卖儿童的刑法中:“刑法(八)第二百四十条规定:拐卖儿童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死刑,并没收财产。”

拐卖儿童的最低法定刑罚,高过了故意杀人。毕竟,当孩子被人贩子拐走的那一刻,就是整个家破碎的时候。

那么,几岁的孩子最容易遭到毒手?

答案是2-4周岁。

(点击查看大图)

之所以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最易失踪, 是因为孩子到这时已有脱离家长监护的情况,但孩子年龄小,没有自我防范意识,一旦遇到危险无法进行自我保护。

同时,与其他国家人口贩运的主要目的是剥削不同,在中国,人贩子拐卖儿童的主要目的是卖给别人收养。年龄越小,孩子的记忆越少,越能融入被拐家庭。

因此,低年龄段的孩子,最易成为人贩子的目标。

除了瞄准低年龄段的孩子外,13-14周岁孩子的失踪率也比其他年龄段高。这时人贩子拐走儿童的目的已不是为了收养,而是做苦力、去乞讨甚至强迫被拐孩子参与违法犯罪。

此外,人贩子最常下手的公共场所是火车站,30%的公共场所失踪案发生在这里。人员密集、流动性强成为人贩子拐走孩子的绝佳场所。各类市场和学校也是孩子极易失踪的地方。

(点击查看大图)

- 被拐孩子去哪儿了 -

《亲爱的》是陈可辛执导的一部“打拐”题材的电影,上映后让很多人关注到了拐卖儿童问题。

该电影的原型人物孙海洋,在儿子被拐后写过一篇文章,叫《孙海洋悲痛的寻子路》。其中有这样一句:“自80年代起,无数儿童被人贩子从中国西南的云南贵州等地,大批大批运往了东南的潮汕福州沿海一带”。

孙海洋没有说错,中国西南地区确实是失踪儿童情况最严重的地区。

(点击查看大图)

贵州、重庆、四川三省的失踪儿童数与各自人口的比例,全国最高,是儿童失踪最严重的地方。这些失踪的孩子,除了被贩卖到广东、福建,还被人贩子带到了河南、河北和山东。

有学者将其概括为“西部集中拐出,东部分散拐入”。

如果按照失踪儿童总数计算,失踪儿童则主要来自人口大省河南、山东和河北等地。

(点击查看大图)

失踪的儿童最终流向了全国各地,其中流入江苏的人数最多,和东部的福建、广东一起,成了儿童拐卖回流大省,拐入和拐出儿童的数量都比较高。

(点击查看大图)

不过,并非所有的失踪儿童都被拐到了天南海北。实际上,高达43%的被拐儿童没有离开原本的地级市;16%的被拐儿童虽然出了市,但仍在省内。

(点击查看大图)

即使是有41%的被拐儿童被送出省去,但大部分人贩子也只送往周围邻省,因为路途越长,暴露的风险就越高。

将数据细化到地级市以后,可以明显的看到,失踪儿童虽然遍布全国各地,但是主要集中在华北和华东一带,外加西南的成都、重庆,以及东南部的莆田、泉州、广州等地。

(点击查看大图)

大部分的孩子流向了华东地区,和诸多省会城市,其中成都流入的孩子数量高于流出的数量。

之所以流入集中在大城市,可能和在大城市被发现的几率高,上网填报较多有关,还有许多孩子被拐去落后地区,很难找到,更谈不上在网上填报了。

(点击查看大图)

不论孩子被拐去哪里,就算没有被送出家乡,他们与自己亲生父母相认的几率也微乎其微。

2014年,福建晋江警方破获一起拐卖儿童案,乐氏夫妇的龙凤胎儿子失踪十年后,被警方找回。夫妻二人没有想到的是,被拐孩子就生活在邻村,离他们只有4公里。乐氏夫妇不敢相信,“经常到洋埭那边去逛,但都没有遇到小鑫,如果遇到了可能也会认不出来。”

像乐氏夫妇一样,还能找回被拐孩子的例子并不高。“宝贝回家”上有七万多条寻亲消息,但目前为止实现家人团聚的只有2500多人。

在另一部“打拐”题材电影《失孤》中,刘德华饰演了一位驾着摩托车寻子的父亲,但寻找了十五年,他也没找到自己被拐卖的儿子。更多孩子失踪的家庭就像他饰演的角色一样,一辈子都找不回自己的孩子。(完)

【学前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