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我会!那个我也会!”孩子是真的都懂都会吗?

作者:央视少儿 10-19阅读:2982次

多多和乐乐是邻居,关系很好,经常一起写作业。两个孩子的家长希望他们能在学习中互相帮助、不懂就问,但多多无论碰到什么问题从来不问乐乐。乐乐提出问题问他,他总是喜欢不懂装懂,其实并不能讲明白。有次在写数学作业时,多多把题算错了,在乐乐指出错误后,多多说:“我这个就是对的,这么简单的问题我当然懂啊。”其实多多在学校的时候也是如此,老师每次课后都会问他们懂了吗,虽然多多每次都说懂了,但一到做题他还是频繁出错。

有些孩子对于自己不懂的事情,总喜欢装出很懂的样子。

有时家长的问题还没有说完,孩子就争着抢着说“我知道!我明白!”,如果真的明白,也应该知道不听完别人说话就急忙插话这种行为,是不尊重他人的。如果不明白还抢话,其实就是孩子在逞能。对于这种现象,有些家长认为是孩子有自信的表现,但这样真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发展吗?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父母教育方式不当

有时候孩子害怕去尝试一些事情,有的父母为了鼓励孩子,可能会用激将法刺激孩子,让孩子为了自尊心或奖励去勉强做事,有时候变成了变相促使孩子逞能。时间一长,孩子养成了习惯,知道自己不行也要硬上。这样的教育方式不利于孩子性格的塑造与培养。

孩子表现欲强/自卑

有些孩子有很强的表现欲,他们希望能够引起人们的注意,得到称赞。不管是看到了新鲜事物,还是学了新的知识,哪怕只是一知半解,他们都会想让人知道。这样的孩子往往容易弄巧成拙,因为不懂装懂而闹出笑话。

相反有的孩子有自卑心理,为了证明自己能行,也会在别的孩子面前逞强,孩子认为面对可怕的事物时用手把眼睛捂起来去做就行,以求得暂时的心理安全。但是他不理解什么是真正的自尊,因而可能会将诚实地承认自己不懂看作是“丢脸”。于是,他选择用不懂装懂来维护自己的“尊严”。

孩子有虚荣心

孩子不懂装懂有时候是虚荣心在作怪。虚荣心有各种不同的表现形式,但基本是否定现实中的真我,编造出一个幻想中的假我,从而抬高自己身价,使别人对自己刮目相看。

为了表现自我,孩子往往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淡化现实中的我,强化理想中的我。由于怕被别人揭穿自己不明所以的真相,所以课堂上即使有不懂的,也不会去问。

如何帮助孩子克服问题,养成谦虚上进的好习惯?

一、帮助孩子克服“居功自傲”的习惯

要让孩子明白,在学习上进步了,或者是其他方面有了突出的表现,并不是他取得优越地位和享有特权的条件。不管他取得了多大的成绩,做家长的,都要把他放在普通的位置上去鼓励,让孩子懂得自己与他人是平等的成员,否则,就会助长孩子的虚荣心。在他人面前夸奖孩子时也是同理,既要彰显孩子的优点,也要注意不要说得天花乱坠让孩子过度膨胀。

二、让孩子客观评价自己

别人看到的可能都只是表象而已,但自己对自己应该有清晰的认识,勇于面对自己的不足,是尊重自己,也是对自己负责的表现。因为一个人不可能总在自己营造的虚幻世界里生活,也不可能总是用不懂装懂来博取别人的认可。

不懂装懂只能是短时间有效,当谎言被拆穿那一刻将丧失别人的信任。就像孩子上课不向老师提问,结果就是写作业的时候不会写,等作业发下来那一刻,就会受到老师的批评,同学的嘲笑,这样反而被动。

三、平等心,让孩子不要太在意别人的评价

很多孩子不懂装懂,是为了给别人留下一个学霸印象,从而掩盖自己学问和能力上的不足,或者得到一种心理上的满足,这都是孩子不成熟的表现。就像上课,如果向老师提问了,怕在同学心目中学霸形象没了,怕同学嘲笑这么简单的都不懂。所以,我们要告诉孩子,不要因为一时的满足感而放弃最根本的东西。

四、家长是孩子的好榜样

作为家长,我们有什么在生活中、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也可以向孩子请教。让孩子清楚,每个人都有不懂的时候,有不懂的地方就要虚心请教,让孩子明白,请教他人不是一件丢脸的事,而是一种好品质。

做到以上几点,孩子会发现,不用伪装就能实现自我的价值感。那时,父母会欣慰地看到,“不懂装懂”已悄然离孩子而去。

编辑:戴润哲

本文来自央视少儿,欢迎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