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会后,让孩子表现更好,要这样做好“传话筒”

作者:尹建莉父母学堂 10-24阅读:371次

学期即将过半,好多家长陆陆续续收到了家长会通知书。如果家长会上被老师点名了,很多家长会恼羞成怒,恨不得立马回家揍一顿孩子。就连教育专家尹建莉老师也曾因为家长会而“犯错”,武断地批评了孩子。现在就让我们来看看尹建莉是怎样犯错,以及发现错误后如何改正的过程吧。学会这些方法和技巧,让开家长会不再成为孩子们的“受难日”。

圆圆四年级时,有一次我去参加家长会。班主任表扬了几个学生,提到圆圆,说她跳级上来,在班里年龄最小,但仍然是班里学习最好的学生之一。不足之处是上课有时不认真听讲,她示意我会后找各科老师交谈一下。于是我会后就去办公室找几位老师了解了一下圆圆的情况。

其中有一位教思想品德的老师说她学习没问题,就是上课经常不注意听讲,还偶尔会顶撞老师,感觉这个孩子很骄傲。旁边教“社会”课的老师听到了,接话说,感觉这个孩子是有些骄傲,有时老师正讲着课,她显得很不服气,就在下面嘀咕,让她站起来说,她还说老师讲得不对。

我听老师这样说,有些着急。关于她上课不注意听讲,我倒不认为是什么问题,以我对她的了解,知道她在学习上心里有数,哪些有必要认真听,哪些只用部分注意力去听,哪些可以完全不听,她自己明白。我甚至允许她上不喜欢的课时,可以偷偷看小说,这样一是可以节省时间,二是可以防止和别人说话。我担心的是老师说的骄傲问题。圆圆从上幼儿园起就显得聪明伶俐,一直受老师的喜欢,我担心她有优越感,把自己看得太高。我希望她始终有平常心,踏踏实实的。现在老师们有这样的评价,真是很糟糕。

于是我回家后就对她说:“妈妈今天去开家长会,老师们反映你学习一直不错,但有些骄傲,还顶撞老师,是不是这样的?”

圆圆有些吃惊,说她没顶撞过老师,问是哪个老师说的。我不想告诉她是哪个老师说的,担心她以后对提意见的老师有逆反情绪,就说,不止一个人这样说。谁说的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己要反思一下是不是有骄傲情绪,不要觉得自己有什么了不起。

圆圆一脸困惑,很不愉快地说:“我没有骄傲,什么是骄傲呀?”我知道她是问自己做的哪些事可以称为骄傲。就说,老师也没说具体事情,你自己想想,什么时间顶撞过老师,你是怎么说话的,是不是在老师面前自以为是了。圆圆生气了,大声吵吵说:“我没有,我没有自以为是!”她这样的态度,让我不高兴了,就批评她说:“你没有,那为什么老师们都这样说,一点不反思,就急着嚷嚷!”

圆圆万分委屈的样子,沉默一小会儿,嘴里嘟囔一句“她们怎么都这样说”,哇的一声哭起来。圆圆平时很少哭,这一瞬间,她不仅委屈,眼睛里还有惶惑。

她这样一哭,我突然意识到自己把问题说得太严重,超过孩子的承受力了。

一个只有九岁的孩子哪里有能力反思自己骄傲还是不骄傲,她如果在学校有些事做得不妥,应该想办法引导她认识,并让她高高兴兴去改正。而我这样说,只会让孩子很迷惑。她接下来有可能不再“骄傲”,但也会从此变得不自信,以为老师们都说她的不是,对所有的老师都有疑虑,在和老师的交往中没有了正常心态。

我赶快抱起她放到腿上,对她说:“对不起宝贝,妈妈说得不准确,说得夸张了。不是老师们都这样说,只有两个老师这样说,就是教思想品德和社会课的老师。别的老师都没说这个问题。”圆圆听我这样说,情绪才好些,停止哭泣。

我说:“妈妈和老师直接就给你下个‘骄傲’的定义这不对。不过你想想有没有顶撞过老师,对老师们说话不礼貌,或者见了老师不打招呼?”

她想了想说,思想品德课上,老师要求回答“看电视的意义”,没有同学举手,老师点圆圆起来回答,圆圆想不出看电视的“意义”来,就说了句“看电视没有意义”。好多同学都笑了。老师很不高兴,说看电视可以学到知识,这不是意义吗,怎么能说没意义?圆圆反驳说,那为什么家长都不愿意让孩子看电视,都说看电视耽误学习?她的反驳让老师特别不高兴,批评她说你以为你比老师知道得还多。

至于社会课老师,圆圆想不起来有什么具体的冲突事件,她就是不喜欢这个老师。她说这个老师讲课时经常说不正确的话,比如说南方人精明,北方人都是“大彪子”(烟台方言,指一个人比较傻、莽撞或缺心眼),还经常骂学生,班里同学都不喜欢社会课老师,所以她遇到这个老师也不爱打招呼。

我不知该说什么了,欣赏圆圆的质疑精神,这优点在一些脆弱的老师眼里就是缺点。她一直是个表里如一的孩子,以她的年龄还不会隐藏自己的想法和情绪。但她给老师们留下这样一个印象,这肯定是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我一下拿不准如何和她往下谈这件事,就等她爸爸晚上回来,我们商量后,第二天又和孩子谈这件事。

我们首先告诉孩子她在思想品德课上的回答没什么错,怎样想的就怎样回答,这是个优点。但由于小学的老师们大多数不习惯和学生辩论探讨,所以以后没必要在课堂上那样说。我们建议她以后如果有什么想法,下课后找老师谈,如果老师表现出不愿听,就把在学校的一些想法拿回家和父母谈,父母特别喜欢听她的“不同观点”。我们还就“看电视的意义”讨论了一会儿,使圆圆认识到老师的问题有些无聊,但自己的回答也有些绝对了。

为了让她能更好地接纳各种各样的老师,我们又对她说,老师这个行业和任何其他行业一样,有的人素质高有的人素质低,这是正常的,不要强求自己遇到的老师都让人满意。但是对学校的每个老师我们都要尊敬,不是尊敬他们的坏习惯,而是像尊敬世界上任何一个人一样,只要这个人不做坏事,仅是有些我们不喜欢的毛病,我们也应该尊重他。素质不高的人本身已很不幸,这是因为他从小没有遇到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如果受到良好的教育,他一定不是后来表现的那样。我们如果现在不尊重他,他就更不幸了,素质更难提高。

圆圆觉得我们这些话可以接受,谈完后她干自己的事去了,看起来心情很好。

我们觉得以后要多和老师沟通,多了解一下孩子在学校的情况,但不能回家后不认真和孩子沟通就简单地教育她或教训她。凡事都要两方面看待,既要考虑老师的意见,也要考虑孩子的感受。这次家长会后,如果不管三七二十一地批评她一顿,简单生硬地要求她尊重老师,那其实是激化矛盾,恶化她和老师的关系。她当时会生气,感觉委屈;往后会不自信,变得谄媚或奴性。我们的目的应该是让她学会和老师相处,在现有环境中适当调整自己,让自己和环境取得协调,但要保有自信,不失去思想的独立性。

从此,我们就很注意如何把家长会上的情况带回来和孩子分享,无论是针对她的优点还是缺点,都注意谈话以能够对她形成促进为目的,而不是干扰或打击。

现在有一种令人痛心的现象,许多中小学生特别害怕开家长会,开家长会的日子已经成为他们的“受难日”,尤其是一些学习成绩不太好的男孩子,家长会通知简直是下达给他们的“惩罚通知”。在他们的经验中,家长会就是“成绩排名会”和老师“告状会”。后果是回家轻则遭训,重则挨打。

在家长会后打骂孩子的家长,一定是简单粗暴的家长。他们大多平时不主动和老师们沟通,只是在开家长会时或老师“请家长”时,才听到一些关于孩子的在校情况。老师向他反映孩子不守纪律,或者孩子成绩不佳等各种问题,都是他生气的理由。从学校回家的路上,他不去想孩子的问题到底该如何解决,不去反思自己在教育中是否有过失,不去思考如何有效地帮助孩子,他只是想赶快找孩子算账。这样的家长对待孩子原本就简单粗暴,在家长会后处罚孩子,与其说想“教育”孩子,不如说只是家长想平息自己心头的怒火,想出口恶气。但这只能让孩子的问题变得更为糟糕。

孩子是敏感而脆弱的,如果老师和家长的见面,变成了让孩子蒙羞、挨训的恐怖事件,后果只能是让孩子憎恨老师,讨厌学校,让孩子在学习、自信、道德等方面失去上进心和判断力,而且最后多半会反映在学习上,影响学习成绩。

家长即使从家长会上发现孩子学习退步,不守纪律,和同学打架,甚至旷课等严重问题,回家后也不应该打骂孩子。要先和老师好好分析沟通一下,尽可能寻找出问题的缘由来。孩子不会凭空出现问题。出现问题,一定是有一些长期积淀的症结没得到解决,或是有某个外在因素使一些小问题恶化。比如一个孩子突然不想去上学了,就要考虑他和班里同学的关系是否出现了问题,是否受到某个老师的批评而感到委屈,是否遇到了他人的威胁等,孩子的成绩一路下滑,就要考虑自己对孩子的学习管理是否得当,观察他最近情绪如何,对什么感兴趣,主要和哪些人交往,他遇到了什么打击或诱惑等。最重要的,是要好好和孩子沟通交流,首先让他信任你,能对你讲出他的困惑或困难,然后获得你的鼓励和帮助。

孩子表现不好,把他骂一顿,揍一顿——这是多么容易的事啊,做起来也很痛快,每个家长都做得到——所以它为许多家长所钟爱。只是,它不能解决任何问题。所以,它也会让那些习惯于“痛快” “容易”地解决问题的家长在以后的日子里,慢慢品味教子无方所带来的更多的不痛快和不容易。

听到孩子的问题后,能冷静行事,能自我反思,和孩子真诚对话,努力去理解孩子,想尽办法激励孩子,巧妙地帮孩子解决问题——这些做起来有些难度,需要家长付出许多理性和思考——能为孩子一生成长着想的家长,难道不可以为孩子付出这些吗——教育就在这点点滴滴的细节中。你此时付出一点理性、思考和智慧,在遇到种种问题时处理得艺术一些,孩子会用十倍的优秀来回报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