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会 | 孩子,我对你“冷”,是因为我爱你

作者:中国教师杂志 10-28阅读:3895次

本文约1700字 预计阅读时间3分钟

编者按:

教育从来不缺故事。这里是《中国教师》杂志的教师故事会,邀请您来讲一讲自己的故事,关于教育,关于生活,关于家庭,关于成长。您是来,还是来,还是来呢?

故事会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

在电影《放牛班的春天》中,主人公马修来到一所学校担任代课老师。他面对的不仅仅是严苛的制度、冷漠的教师、暴戾的校长,还有一群顽劣的学生。初来乍到,孩子们的种种表现都让马修难以忍受,但他坚持了下来。他利用自己的专业优势组建了合唱团。在音乐的熏陶下,在马修的宽容与耐心中,孩子们一个个地逐渐爱上了这个貌不惊人的可爱男人。

合唱团要进行演出了,孩子们都积极地参加排练,唯独一个男生除外。这个孩子有着极高的音乐天赋,但是长期缺乏家庭温暖,在学校又经常被不公正地对待,导致他对他人充满敌意,包括马修在内。马修没有用苦口婆心、循循善诱的方式来对待这个孩子。他只是扭过头,不理会他。在很长的一段日子里,男孩眼睁睁地看着马修和其他同学一起排练,一起享受音乐的快乐,而自己却像一个局外人。

有一天再次合唱时,男孩站在旁边,静静地观看。马修觉得时机已经成熟了。于是,他扭过头,询问男孩是否愿意加入,结果自然是皆大欢喜。男孩和大家一起歌唱时,他幸福的神情深深地打动了我。从此,马修走进了男孩的心里。

每次想起这个画面,我都能感受到马修呆呆的智慧。他没有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男孩,他只是沉浸在音乐中,给男孩一个硬硬的却有力量的背影,上面分明写着:看,这么美好的事,还在等什么呢!

这样对待学生,看似冷淡,其实却有着极大的魔力。我把这称为教育的“冷处理”。

“冷处理”原是材料科学中改善金属工件性能的一种工艺,也叫低温冷处理。它可以大幅度提高工件稳定性,降低淬火应力、提高强度的作用。而在教育领域,“冷处理”是指师生矛盾发生后不急于马上处理,而是放一放、降降温再进行处理。

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我也常常使用“冷处理”的方式。

有一次下课后,一个男生被他的班主任叫到办公室。他满脸的桀骜不驯与年少轻狂,让年轻的班主任更加恼火。指责与辩解的声音一声高过一声,充斥着整个办公室。我把班主任拉到一边,然后看着男生,他高傲地仰着头,对我撒下一句:“老师,你用不着激励我,我不需要。” 我笑了起来,也轻轻地、轻轻地撒下一句:“孩子,你把我想得太高尚了,我都懒得和你说话,怎么会去教育你呢?” 他听后,眼里的杀气淡了一些,面部表情也柔和了一点。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有意减少和这个男生说话的次数,即便在课堂上,不得已提问到他时,我也常常装得面无表情,变现得很不在乎他。他当然也感觉到了,逐渐收敛了在课堂上的不规范行为。又过了一段时间,我才逐渐开始评价他的表现,但即使是进步也说得云淡风轻。终于,有一天我再找他谈话时,他说他要向班主任道歉。

“冷处理”不仅给了学生反思的时间,同时也给了老师适当的缓冲机会。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当学生本该做好但却总是失误的若干事情集中到一起时,老师是很容易失控的。“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这句话,经常回想在我的耳边。我时刻提醒自己,不要贪图一时的嘴上痛快,因为很可能一句脱口而出的话就会让孩子们终生都受到它的影响。

进行“冷处理”要把握好两大原则:

一、表面冷,但心底的爱一丝也不能少。冰心曾说过:“世界上没有一朵鲜花不美丽,也没有一个学生不可爱。”出于爱,表面的冷也是温暖;没有爱,表面的热只是表演。孩子的心是灵动的,能够敏锐地感知到爱还是不爱。

二、把握“冷处理”的力度与时间。要把握好“冷处理”的力度并不容易,重了,孩子可能从此自暴自弃;轻了,不起作用,这个度真的挺难拿捏,一切都要在实际的工作中好好琢磨。在时间上,三天?一周?一个月?不同的孩子、不同的事件可能需要不同的时间。时间过长,孩子就容易变得无所谓;时间太短,又可能没有让彼此的情绪获得足够的恢复,没有充分的思考就不会有更深的认识。在这一点上,我常常觉得就像放风筝,既要保证风筝可以高高地飞向天空,又要有随时可以把它们收回来的能力。

无论是“热处理”还是“冷处理”,归根到底,都是为了孩子的成长。其实在陪伴孩子的道路上,我常常觉得育人即育己。此刻,耳边想起自己的座右铭:

假如我是孩子!假如是我的孩子!

作者系河南省郑州市第63中学教师

图片来源 | 网络

本期编辑丨孙昕

编辑:《中国教师》编辑部